第六百零五章 ‘滅燭絕纓’
時光荏苒,率眾南下已經過了三個月,進京也快兩個月,石斌費盡心思如今終于將王驛捧到了次相的位置,這讓他頓時感覺輕松不少。
雖然王驛成了次相,但是道路依然艱難。眾所周知,王三、謝強兵、李旭、賽子龍四人都是鐵桿‘石黨’,想要將他們都一一調動到之前謀劃的職位上去還得加緊時間奮力拼搏。畢竟其中障礙不少,但時間不多。
為了不讓理宗起疑,石斌命王驛提了幾個好建議,讓理宗對他更加滿意。同時又命王驛與趙葵和平相處,不要針尖對麥芒,來個‘和睦相處’。讓趙葵無法在理宗面前說王驛一句壞話,一旦說了,便是抽他趙葵自己的臉。
由于這次相之位其實是石斌給的,王驛即使對趙葵恨之入骨也不敢忤逆石斌的意思,加上他也還有些智慧,知道要在理宗面前留個好印象不能總是進讒言,于是干脆完全按照石斌說得來當個寬容大度的次相。
雖然有些提線木偶的味道,但是相比之前當侍郎時則要好不少。至少現在王驛的意見能直達天聽,也能表達一些他自己的看法,沒人敢再對他指手畫腳。而他又是一個沒多少野心,容易滿足的人,更是不在意放棄自己的意見幫石斌說話了。
如此又過了一個月,石斌感覺時間差不多了,便決定要王驛試探試探理宗,看看理宗對吳潛這個沿河制置使現在是否滿意。
答案自然是不滿意,石斌在北邊的時候攻城略地,捷報頻傳。民政方面發展得也非常快,戶數用‘飆升’二字形容都不為過。如今吳潛當了這沿河制置使卻太沒用了,足足三個月都沒一點消息。但是理宗忘了,吳潛是個傳統的宋臣,沒有圣旨他一不敢出兵,二不敢搶民。
理宗對吳潛不滿意就好,這正是石斌所求的。王驛當然也不完全是個廢物,知道該怎么說話。在理宗表示對吳潛的不滿時,一開始,王驛是為吳潛說好話,漸漸的便將吳潛說成了一個能力不足的忠臣,不足以與元人對抗。
但凡談到此事,理宗問何人可以代替吳潛當那沿河制置使時,趙葵會明確表示不用石斌而用呂文德。王驛則不表態,一切聽理宗的安排。本就對趙葵不滿,所以即使他說的是對的,理宗也不愿聽從,還是想另辟蹊徑,自己找辦法。
當王驛將這個消息告訴石斌后,石斌欣喜若狂,大笑不止。眉頭一皺又計上心頭。
這次石斌召集王三、賈玲、賽西施商議此事,但并未將王驛支走。這讓王驛十分感激,再次表示愿為石斌牽馬墜蹬。
“各位,剛剛王宰輔跟我們帶來一個極好的消息,皇帝對吳潛不滿,但不愿接受趙葵的意見用呂文德為沿河制置使,而打算‘自選賢能’。”石斌狡猾的笑道。
自選賢能?王三、賈玲和賽西施聽后無不大笑不止。在他們眼中,大宋最昏聵的就是理宗,他怎么可能選出賢能?這絕對是奪回沿河制置使的良機。
“都笑夠了吧?我們現在來談談正事,看看該如何將王三弄到沿河制置使的位子上去。”
“大哥,小弟在此先行謝過。”王三立
刻激動的謝道。
“你我兄弟,你越強,為兄也就越強,這要謝什么?咱們還是先想想怎么讓你當上那沿河制置使吧。”
“夫君,我看咱們得先造勢,使人在朝中說吳潛不思進取,只圖安逸。同時使人散播你與王三不和的消息,讓皇帝對王三沒那么排斥和提防,最后再由王宰輔提名讓他當那沿河制置使。”賽西施很快便說道。
“好,如此甚好。說吳潛不思進取,貪圖安逸很好辦,但如何讓人相信我與王三不和?總得有些實據,空口白話恐怕理宗不信。他雖然昏聵,但還不會連這些都想不到。”
“大哥,咱們不如就從朝政上做文章。與之前王驛做的一樣,我與你經常做對不就好了?”王三笑道。
“這自然是好,但是眾人皆知你們我鐵桿兄弟,怎么會無緣無故就對立呢?所以其中必須要一個緣由,一個說得過去的緣由。”石斌皺著眉頭說道。
找個說得過去的緣由有些麻煩,畢竟石斌與王三是最早的鐵桿弟兄,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很難會出嫌隙。何況二人如今正是同心協力共謀大事之時,又如何會輕易反目成仇?
在眾人都緊鎖眉頭之時,賈玲忽然狡猾的笑了笑,說道:“我有一法,可讓王三立刻成為夫君的‘敵人’。只不過此法會要讓夫君和王兄弟受些委屈。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
“委屈?···”石斌與王三對視一眼后,點頭表示同意受這委屈。
“你們聽過滅燭絕纓的故事嗎?”
滅燭絕纓的故事石斌自然沒聽過,但是王三和王驛卻知道,立刻對賈玲的魄力和膽氣佩服不已。
“石夫人莫非是想當那許姬?”王驛問道。
“是的。我欲當那許姬,但我夫君卻不是楚莊王,而應是為了貂蟬而要殺呂布的董卓。”賈玲笑道。
雖然沒聽過滅燭絕纓的故事,但是石斌知道楚莊王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國君,許姬肯定是一美人,而董卓又都是好色之徒。所以稍稍一想便懂了賈玲的意思。這是要自己當個為了妻子而與兄弟反目的人。
雖然這肯定是一好辦法,但是石斌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王三與王驛都尷尬不已,賽西施與許風則懵懂不知。
看出了幾人的不快,賈玲笑道:“我一女子尚且不懼惡語中傷,難道夫君和王三你們還懼怕?”
二人被這么一問心中有些羞愧,但還是不想這么丟面子,成了大臣們的笑柄。
“大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夫人對此都不在意,咱們暫時又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不如就依夫人。若是大人感覺尚需思考,那卑職認為咱們可以徐徐圖之。”
“許風,你這徐徐圖之是什么意思?”石斌問道。
“大人,這臨安城內奢靡之風盛行,到處是青樓和花船,不如先請王大人經常去青樓和花船那取樂。這樣既可以讓別人認為王大人不思進取,只圖安逸,遲早與大人分道揚鑣,也可以為之后的滅燭絕纓之計做鋪墊。”許風很鄭重的說道,“當然,若是中途想出了其它辦法,這滅燭絕纓就不必了。”
由于王驛時不時的和理宗提起恢復漢唐盛世,這讓理宗心癢難耐,自然更加
留意吳潛這沿河制置使的行動。但是好高騖遠的理宗始終不見吳潛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功績,最終真的動了撤下吳潛另選沿河制置使的念頭。
在這期間,王驛就將王三做的這些事情當做笑話一一稟報給了理宗,最后還將王三酒后失禮,賈玲打算滅燭絕纓但石斌卻暗中記恨的事也說了出來。并告訴理宗如今石斌與王三勢如水火,可以拉攏王三,讓王三對抗石斌。
當然不會相信王驛這一面之詞,理宗派宮中親信前去打探。不過就連石斌府中的家仆都說王三調戲了賈玲。石斌正打算與王三絕了兄弟情義,賈玲更勸石斌殺了王三。
這一結果讓理宗興奮不已,立刻召王三入宮覲見,要拉攏他。王三進宮之后,被理宗問及此事,他立刻嚎啕大哭,求理宗救他性命。理宗見王三的反應如此大,雖然有些疑惑但也十分高興。于是試探道:“將軍是四川總領,回四川去便好,怎么還怕石斌加害?”
“皇上不知,那石斌在荊湖兩路和四川經營多年,命令一出無不服從,臣若是回了四川就是自尋死路,肯定十死無生。”王三一邊說著還一邊哭嚎。
為了讓理宗放心,王三又說道:“皇上,臣知錯了,之前不該追隨石斌那欺君罔上的奸臣。只要皇上救臣性命,臣愿為皇上開疆拓土,讓我大宋重現漢唐盛世。”
聽了王三的一番話,理宗動了任命他為沿河制置使的心思,但還是不放心,于是打算再試探試探。
于是在幾日后的朝會上,理宗說吳潛能力不足不能擔當沿河制置使的大任,要換能臣前往。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趙葵,表示吳潛雖然沒有功績但也無過錯,而且吳潛上任不過三四個月,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功績。第二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石斌,表示完全支持趙葵的看法,不贊成撤換吳潛。而王驛和王三這兩個堅定的‘反石派’則表示一定要換了吳潛這尸位素餐之徒,另選賢能。
既然理宗討厭趙葵,懼怕石斌,二人支持吳潛他當然就不能贊同。而王驛和王三這兩個堅定‘反石派’的意見理宗卻要贊同。所以最終決定撤下吳潛沿河制置使的職位,讓他回京東東路繼續當安撫使。
由于北方時刻有元人威脅,所以沿河制置使這個職位不能撤銷,必須有人接替。此時王驛便提議讓王三當沿河制置使。趙葵和石斌又都一起反對,而且王三也表示不敢接受這重任。
往日敵對的趙葵與石斌今日卻意見一致,這讓理宗疑心重重,也憂心忡忡。再想想王三最近令人滿意的表現和那宣誓效忠,讓理宗最終中計,命王三代替吳潛為沿江制置使。
注:滅燭絕纓是楚莊王舉行的一次宴會中發生的事情。酒過三巡所有人都有些醉了,一陣風吹過燈燭全滅。此時一個醉了的將領酒后失態拉住楚莊王寵妃許姬的手,許姬很聰明的扯下那將領的帽纓。并要求楚莊王點燈找出那對她無禮的將領并嚴懲。不過楚莊王卻要所有人都扯下帽纓放過了那將領。
3年后,楚莊王伐晉。一名叫唐狡的將領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大敗晉軍。封賞時唐狡承認自己就是那個侮辱了許姬的人所以不要封賞。這就是著名的‘絕纓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