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吁與明朝議和,那剛才豈不白商量了。
吳三桂和洪承疇等人,驚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孫可望急忙問道:“什么時候的消息,可算準確?”
大臣回道:“剛從東吁送回的消息,應(yīng)該假不了!”
吳三桂嘴角抽搐,“難道我們想錯呢?”
洪承疇瞇起眼睛,忽然大聲道:“不會!陛下,東吁王中了趙雜毛奸計,趙雜毛肯定是要攻擊東吁,而且馬上就要動手了。”
吳三桂驚道:“丞相何出此言!”
洪承疇急道:“趙雜毛對東吁實行絕貢之罰時,就有了兼并東吁的野心。從之前,明朝在云南修路,就可以看出,趙雜毛在按部就班的準備出兵東吁,只是后來聽說了,大周、英吉利與東吁結(jié)成同盟,才暫時停止了進攻。不過,趙雜毛卻并沒有放棄兼并東吁,打開通往大周陸上通道的戰(zhàn)略。”
“現(xiàn)在趙雜毛出兵烏斯藏,向關(guān)中調(diào)運物資,威脅收服西域,不過是想引開我大周的注意力。這時他在假意與東吁議和,使得東吁王放松警惕,然后突然發(fā)兵,趁著東吁不備,趁著我大周注意力在西域,一舉兼并東吁,使得三國同盟沒有機會聯(lián)合在一起。”洪承疇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吳三桂驚道:“好個趙雜毛,還是那么狡詐!白莽那個蠢貨豈不危矣!”
孫可望急道:“陛下,如果按著右相的判斷,趙銘怕是已經(jīng)出兵了。現(xiàn)在我們必須警告白莽,讓其不要中計,然后聯(lián)合英吉利,立刻出兵東吁,幫助東吁抵御趙雜毛!”
吳三桂連連點頭,一旦東吁被趙銘吞并,那大周就危險了,“對!立刻讓多尼警告白莽,再傳令大軍集結(jié),準備進軍!”
……
在周國慌忙應(yīng)對之際,明軍的調(diào)動已經(jīng)開始了。
在浩瀚的大海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接著夜色的掩護,進入了暹羅灣。
這時,船隊中的數(shù)百條貨船,進入海灣,十五艘明軍炮艦,則繼續(xù)向南航線。
它們將繞過中南半島南端的馬六甲,前往東吁海岸。
數(shù)百條滿載著明軍將士的海船,在暹羅岸邊靠岸,一隊隊的明軍士卒背著行囊,拿著火槍從船上下來。
碼頭附近,暹羅士兵四處警戒,封鎖了周邊區(qū)域,暹羅王則領(lǐng)著幾名大臣,站在碼頭上迎接。
這時,一身金甲的趙銘,從船上下來,暹羅王連忙上前跪拜:“小王恭迎攝政!”
趙銘微微一笑,扶起暹羅王,“哈哈,暹羅王不必多禮。”
“小王按著攝政的吩咐,已為大軍準備了全套的暹羅盔甲,還有旌旗。”暹羅王站起來,忙表功道。
趙銘滿意頷首:“這次暹羅王做的不錯。若是進攻東吁順利,等寡人擊敗東吁,便讓白莽歸還東吁以前占據(jù)暹羅的土地!”
暹羅王聞?wù)Z,眼眶微紅,忙又要行禮,“天朝上國,真父母之邦啊!小王代暹羅百姓,感謝攝政大恩。”
“哈哈~”趙銘爽朗大笑:“暹羅乃大明朝貢藩屬,保護暹羅便是大明的責(zé)任。不過,眼下寡人大軍抵達暹羅,還需要隱蔽,暹羅必須保密,嚴防消息泄露。”
暹羅王忙保證道:“攝政放心,那東吁國在中南半島,稱王稱霸,數(shù)次欺凌我們暹羅。暹羅人都憎恨東吁人,并且小王已經(jīng)秘密加強戒備,搜捕了東吁細作,絕對不會走漏消息。”
趙銘聞?wù)Z滿意頷首,“好!只要這次攻擊東吁得手,寡人便計你一件大功。”
在趙銘率領(lǐng)兩萬明軍,抵達暹羅之際,駐扎在貴州的明軍,已經(jīng)開始向云南進發(fā)。
深夜,云貴高原上下起小雨,細細密密的春雨帶著一絲寒意,官道兩側(cè)的山林升起白茫茫的冷霧,大地在春雨中蘇醒。
這時,通往昆明的官道上,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在略有點泥濘的官道上列隊行軍,每個士兵都帶著斗笠,穿著蓑衣,于夜幕的掩護下疾速行軍。
為首大將正是李定國,在趙銘率軍從廣州登船時,便密令李定國率領(lǐng)三萬云貴籍的明軍精銳,準時向云南開進,從正面威脅東吁。
李定國的任務(wù),就是在邊境,從新挑起事端,吸引東吁軍隊向緬北山區(qū)布防,為趙銘側(cè)翼包抄,提供機會。
這時大軍經(jīng)過數(shù)日行軍,終于抵達昆明城附近。
在城池外,十里處,云南巡撫楊知畏穿著蓑衣,身后護兵打著油紙傘,站立在涼亭外等候。
這時,李定國看見遠處的火炬,得知是云南官員在城外迎接,忙催馬上前,然后翻身下馬,“揚中丞!”
“殿下,下官恭候多時了!”揚知畏忙行禮道。
李定國問道:“永昌府那邊已經(jīng)恢復(fù)筑路沒?”
楊知畏道:“下官已經(jīng)準備好人手,征調(diào)十萬民夫待命,就等殿下兵到了。”
李定國遂即沉聲道:“算時間,攝政應(yīng)該已經(jīng)抵達暹羅,東南各藩屬的藩兵應(yīng)該將要完成集結(jié)。咱們這么邊,立刻動手吧!”
~~~~~~
周緬邊境,原明朝商人據(jù)點吉大港,十余萬周軍云集。
在海港內(nèi),還有包括十艘英艦、三艘法艦、五艘荷蘭戰(zhàn)艦的百余艘海船遍布港內(nèi)。
洪承疇判斷了明軍迷惑東吁,假意議和,實則準備偷襲之后,周國迅速云集大軍,并請來英國,而英國又招來法國,以及與明朝勢不兩立的荷蘭,組成聯(lián)軍,抵達吉大港,準備援救東吁。
在中軍大帳內(nèi),吳三桂召集眾人商議,進入東吁后該如何布防,才能擋住明軍的攻擊。
這時,軍帳卻忽然被人挑起,周國駐東吁大使多尼,一臉憤怒的闖進帳來,羞憤跪地,“陛下,那東吁王不僅不重視我大周的提醒,而且懷疑我大周想入侵東吁,拒絕大軍進入東吁布防。”
吳三桂眉頭一挑,不禁勃然大怒,“東吁王是頭豬嗎?朕來助他,他反而懷疑朕。”
這時周將夏國相挑帳進來,一臉晦氣道:“陛下,前鋒進入東吁時,被東吁兵給攔住了。”
“氣煞朕也!”吳三桂暴跳如雷,“朕怎么找了這么個蠢材結(jié)盟。傳令下去,直接沖開阻攔,大軍開進東吁!”
洪承疇聞?wù)Z,急忙上前,勸說道:“陛下息怒,若是大軍冒然進軍,恐怕讓白莽誤會更深。”
吳三桂怒道:“那怎么辦?”
洪承疇咬牙道:“臣去一趟東吁吧!”
(新書《武布中華》求收藏)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