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廣寧途中路過十三山水泥廠,朱植少不得停留半日察看一番,在左紀善蔣公和主持下,如今水泥廠運轉良好,冬天柴薪不足,大伙又擴建了幾組立窯,這下一共有十組窯,一個冬天下來倉庫水泥存貨爆滿,還運了不少去廣寧和盤山屯儲。
而附近的廣寧左、中屯衛,寧遠衛、義州衛的軍戶家屬都跑來做工,偶爾還帶些柴來賣,里外一算每月能落下不少錢養家糊口,不過馬上春耕開始,大伙兒要回去屯田,這人手還是有不足。
三月十七的下午申時,朱植回到廣寧,得知消息的一眾王府屬官出城二十里迎駕,鼓樂喧天,吹吹打打好不熱鬧。朱植可沒興趣與眾人在這野外喝風,禮畢便率大家一起回城,讓圍子手護衛著郭釧、黛文等家眷先去王府,自帶著文武屬官去軍衙升堂議事。
軍衙門頭匾額已經換成了“廣寧后護衛軍衙”的燙金字樣,朱植看了頗為滿意,升堂到主位就坐,其下左邊一排的王府文官,右邊則是后護衛指揮使王雄、左護衛孫晉,中護衛、右護衛現將軍衙搬往盤山,這時未能趕來。
朱植干咳一聲,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就此升堂!先說王府營建的事,本王在此先交代一事,去年朝中有言官上書彈頦誹謗,聲稱王府內的蒼海子有帝王之氣,是以這個蒼海子要適當填除縮減一下水面,就改建成蓮花池、岸邊種些垂楊柳,搭建一座石平橋到湖心建個亭臺。另外,王府營建還急需什么,馬上報上來,本王好差人準備。”
“從去年冬到開春,木料、石料、磚瓦、水泥已有大量積存,宮殿門窗、梁架、廊柱、辦公桌椅也打制有存放的,現在急缺的也就是工役口糧加上漆料。”右長史夏良卿稟道。
朱植點頭道:“很好!那么王府營建的事今年仍由夏長史主持,工正所張工、溫副一同操持其事,審理所張、丘二位審理加以監工,務必在八月前初步完工,九月本王要入住,可能做到?”
“這有點緊迫了,不過若人手充足,應該也能達成。”工正張方回道。
“那就好,如果現在砌墻夜間不會凍脆那就趕緊開工吧!”朱植問明王府的事,轉頭看向左護衛指揮大胖子孫晉,微笑道:“皮具廠運營得如何?冬天積下多少存貨?羽絨服還是做不好嗎?”
孫晉聞言一臉笑嘻嘻的樣子,顯然狀況不錯有些自得,不慌不忙起身道:“回殿下,自去年冬月殿下帶走存貨后,到如今又制作庫存兩萬多散件,三千多套裝,這批貨就值二十多萬貫羽絨服的事,末將想了個辦法,用薄軟小羊皮與蜀中錦緞搭配做面料,里布也以綢緞,這也做了兩千多件,但不知該賣個什么價。”
二十多萬貫啊!僅是這筆錢,今年的糧食也不用愁了,朱植頓時精神一振,大喜道:“這個不說事先收毛、洗毛、札毛、曬彈,合裁剪縫制一起做工復雜,僅綢緞與小羊皮,這價格也不能便宜了,基本價就定個二十貫一件,看男、女及老人、小孩,大小尺碼還可以浮動調整一下。”
“嘿嘿末將考慮的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但皮具廠的管理是不是得找個人接手,末將還有軍衛的一攤事要管,忙不過來,再加上銷路也是個問題,得運去關內才能變現啊!”孫晉有些苦惱地說。
朱植想了想,笑道:“這批貨分兩個方向批發,擇日派人人去青州、濟南、徐州分別建立貨棧,一半皮貨帶過去。另一半與羽絨服價格上調五成賣給朝鮮,去年的糧食還上還能賺回一筆糧。”
哈哈眾人一聽都大笑起來。薛整卻反對道:“殿下!據學生到廣寧后所知,去年戰事借調朝鮮的糧食本應由朝庭戶部支給,殿下卻自己還上豈不是虧了?”
“不虧!本王就明確上書朝庭,把這件事闡明,那十萬石糧食,戶部要在明年九之前全部拔付到遼東,用來供給龍安衛擴建,碼頭與船廠不用他們操心,如此他們沒心理抵觸,也能心甘情愿出糧了。”朱植說明道。
“哦?學生明白了!”薛整一怔,心下了然,等于用皮貨賺朝鮮的糧食代價更小,而且途中轉運消耗更低,朱植又間接幫戶部還了朝鮮的糧食,戶部要是還推三阻四,那簡真沒有天理,老朱恐怕都不答應了。
“龍安衛上半年要遷置軍戶,另建千戶所軍城、屯堡、烽堠大概要到六月才能開始,遼陽、開原馬上也能自己燒制水泥,雙臺子河海口的工地用不了那么多,因此十三山的水泥有節余,可以賣出五六千桶,看朝鮮能吃下多少,剩余的找寧王府、谷王府,代王府應該也急缺,因為他們自民燒還趕不上用。”朱植盤算著說道。
夏良卿驚喜地回道:“如今這價格怕是會被人打壓下降一點,今年一百貫一桶必須保持,這又是四十萬貫,加上皮貨、井鹽收入,供碼頭和造船廠及養兵之用算是差不多了。”
“差不多?夏長史你想的太簡單,不說造船廠是個吞金獸,羅羅堡的煤鐵場、鍛造坊還得花錢改建,對了這個如今改建得怎么樣了?”朱植想起帶回的粗劣銃、炮,便看向了王雄。
王雄便回道:“煤礦做出來的大、小煤球雖說賣出一些能有收入,但現在礦坑越挖越深入,開年要繼續投入人力打井,并擴建加固礦道,總體能收支平衡就不錯了。鐵礦場這個還是容后末將引殿下去看看,順便也好詳細匯報一下。”
朱植微微點頭,估計冶鐵場新冶煉的鐵料太好,王雄不好聲張,去年就告訴他怎么精煉調配火藥、炸藥,及制作雷管,那么采礦效率提高,水車碎礦坊、鍛造坊可能還沒跟上進度,接下來又要建槍炮局了。
這方面的事確實有點敏感,在知道京城工部軍器局都不允許做火器,火藥、火器這些都是內庭太監管的兵仗局、火藥局在做,老朱把這一塊視為高度機密,管得很嚴的,如果知道自己搞出了更好的,恐怕要又驚又喜又惱怒,然后自己的槍炮局就要被監管了。
想到這個,朱植有點犯愁,決定還是一步步來,先搞好造船廠,同時建立一支全火器裝備的千戶隊,等有了合適的戰艦先裝上三將軍盞口炮試試,再一步換新升級,如此就水到渠成了。
“也罷!這次議事就此結束,丘副審理去皮具廠、水泥廠領一批貨帶去遼陽,讓文廷震調經歷曹驥與你同去朝鮮,把這事辦下來。”朱植很快把事情定下,但忽然想到,去年讓郭銘、丘世明去山東找了一批士人,到現在也沒接見,便又問:“皮具廠、造船廠及碼頭倉庫可能需要很多文案良吏,郭典寶去年帶回的人呢?都召上堂來見見。”
夏良卿苦笑道:“殿下!那批人去年秋冬來的,出身才學也都不算好,現在早就被調到皮具廠、水泥廠、盤山鹽坊三處任職去了,皮具廠還缺總管事,造船廠和碼頭還得另尋干吏。”
不知不覺,廣寧現在已成了一塊干渴的海綿,王雄那邊肯定也是缺管理人才的,加上后續朱植還有項目要搞,這沒人才可不行。
“郭典寶與儀衛副祝友涓再去一趟山東,薛先生看手頭有沒有要事,要么也跟著去一趟,帶水泥和皮貨去建立貨棧,順便挖些人才,不要局限在山東找,河北、南直隸、河南都可以。”朱植說完又看向典儀凌靖元道:“凌典儀領兩百騎圍子手,帶水泥皮貨及少量羽絨服去大寧、宣化、大同、太原,賣給寧、谷、代、晉諸王,不能再等人家找上來買了。”
凌靖元點頭,便問:“西面也是邊境,那賣出這些貨,只能帶回現錢,或者糧食及皮毛原料,若造船可能要些桐油,這些要不要先準備?”
“當然要!”朱植一聽大喜,突然覺得太多事情有點紛繁雜亂,自己還沒理出個系統來,便又補充道:“稍后薛先生與夏長史就各項工程理出個匯總采購清單,再各自分頭行動,出發前來本王這里稟報一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