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與大明同行 第0061章 都是錢糧惹的事

作者/醉尋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如果說,在整個遼東倭患最為嚴重的地區是哪里,那么李成桂會告訴你,當然是朝鮮啦!每年的三四月間,季風由北向南時,流亡的倭人武士們只需抱著一塊木頭就可以順洋流漂到慶尚道、全羅道沿海打家劫舍,搶掠人丁和財物。

    所以每當這個季節,朝鮮的軍隊也是急吼吼地在備倭,可不像大明有成規模的水師,倭人真大舉進犯那就是送菜,朝鮮雖有戰船,但都是小型漿帆船,用作捕魚還湊合,作戰的話通常都會送給了倭人。

    李成桂篡奪王氏高麗也有一兩年了,但至今未得到大明冊封認可,因此在這年四月開始著手剪除后患,將前王氏高麗宗室全部誅殺。當然了,一些地位不高沒什么威脅的漏網之魚紛紛改姓隱藏,李成桂也就睜一只閉一只眼了。

    畢竟對一個國家來說,人口基數是很重要的啊!然而,好巧不巧,就在這個時候,大明遼王府與遼東都司派使者過來了。在邊境的時候,遼王府審理副丘世明、遼東都司經歷曹驥便遞交了表文照會,但這更多是個禮儀,不會有任何實際事項寫在上面。

    本來這時李成桂正差臣屬去漢城修建景福宮,打算遷都。因為平壤離大明邊境太近,這太不安全了。另一方面則是半島南部的原高麗世族擁有大量的田地莊園卻不想納稅,常借口倭患悄然擴軍,這若縱容下去,李成桂感覺王位要坐不穩了。

    盡管這兩位大明使者是地方所派,但在李成桂眼里仍是天朝上國來使,可不敢怠慢,高規格接待,并派了靖安君李芳遠、刑曹議郎咸傅霖一起到鴻臚寺驛館試探大明使者的來意。

    一番寒喧客套,丘世明便順勢先聲奪人,語帶玩味地笑道:“本官奉遼王殿下之命,一進入朝鮮境內便聽說,前高麗宗室竟被誅殺殆盡,何其過也!想我朝圣上,便是俘虜的北元余燼也賜以財物釋還,朝鮮如此行事恐非長治久安之道啊!”

    咸傅霖頓時愕然,滿臉尷尬之色,因為這事他也參與了,此時便不好解釋,轉頭看向李芳遠,希望他能轉圜。

    “尊使恐怕是誤會了,如今倭寇猖厥,此是倭人武士所為,我朝鮮一向效大明之禮儀,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呢。”李芳遠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倒也想到了一個好借口,便他忽然醒悟,自己是來試探大明使者來意的,便接著問:“朝鮮如今正大舉備倭,尊使此來應該也不是興師問罪吧?”

    丘世明適當提一提便放過此事,畢竟他志不在此,便微微一笑釋放一定善意道:“靖安君想必也已聽說,我朝遼王殿下亦在遼東備倭,正打算興建水師船隊,朝鮮若有倭寇侵擾情報,不妨報與大明,由遼王府與遼東都司助你們剿滅。”

    李芳遠面色一變,飛快與咸傅霖交換了一個眼色,讓大明來幫忙剿滅倭寇,這事李芳遠可不敢答應,因為朝鮮的水師太糟糕了,如果大明水師真來了,那時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謝過遼王殿下的厚意,但此事小子不敢擅自決定,須報與大王再作定奪。”李芳遠趕緊婉拒,同時心里猜測,遼王府來使究意是什么意思,若真是為了倭寇,這事就麻煩了。

    丘世明感覺拿捏得差不多了,終于改口道:“當然了,備倭是長遠之事,我們大可容后再慢慢商談。靖安君想必心里有數,去年遼王殿下征討猛哥帖木兒向貴方借調了十萬石糧食,那么今年就要開始償還,不知貴方可急需用糧?”

    “尊使也知道,朝鮮正在備倭,所以嘛……”李芳遠聽了心中一喜,如果大明要還上糧食,那當然是趕緊還啊,還等什么?

    丘世明見對方也沒再提猛哥帖木兒那點事,看來是暫時打消了進軍遼東腹地的打算,那么接下來也就順理成章,當矛盾隔閡消除就可以談談生意了。

    不過丘世明帶來的貨物都停放在定遼右衛的鳳凰城,與曹驥輕裝簡從到平壤,只帶來了一些貨物樣品,皮貨與羽絨服對朝鮮一方吸引力不大,但皮質柔軟,做工確實好,以朝鮮硝制生皮的技術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個水準,因此李芳遠有點糾結。

    但是等隨從士兵將水泥玩給他們看,幾天之后,李芳遠自己找上門來了,言稱李成桂想用水泥修建景福宮,李芳遠自己也想買水泥經營自己的平安道。

    不過當問明價格,李芳遠和咸傅霖驚呆了,兩百貫一桶?如果不買皮貨與羽絨服,這兩百貫一桶都不賣?我等著接收糧食,你竟然給我看這個?

    李芳遠與咸傅霖氣得七竅生煙,拂袖而去。這事捅到李成桂的小朝堂很是爭吵了一番,不過水泥確實好用啊,買還是得買的,那再壓壓價吧。

    經過幾輪討價還價的拉鋸戰,最后水泥是一百五十貫一桶,皮貨與羽絨服比在南京批賣的價格也高了三成,當然朝鮮方面是不知道的啊。

    丘世明也是無奈,朝鮮又不傻,若真按朱植的提價,這次出使就要黃了,畢間朝鮮太窮,并沒有太多的存糧可支付,否則人家買不起啊。于是馬上派人從定遼右衛運貨到平壤,同時讓朝鮮一方準備糧食。

    這筆生意僅是五百桶水泥就足夠還上去年的借糧,同時還能從朝鮮拉走二十萬石,再加萬多件皮貨羽絨服,朝鮮一下就欠了一屁股債。拉下來全年,朱植只需派人來收糧食就行了,因為存糧的大量流失,朝鮮也沒了戰爭潛力,南京朝庭對這生意也不可能有二話了。

    就在丘世明派人回廣寧,讓朱植安排船隊來平壤拉糧食時,南京乾清宮內,老朱看完朱植的湊章不禁謂然嘆道:“唉!年輕人就是沒有耐心,諸位愛卿怎么看?”

    坐在老朱御案右下側的有兵部尚書茹瑺、戶部尚書郁新、工部尚書嚴震直,此時三人聽了不禁對視一眼,半晌都沒有接口的意思,還是嚴震直先回道:“遼河岸邊出了石油,這個大用沒有,建個煉油廠也花費不了多少,可要將大遼河與遼河套甩手給工部,這有點說不過去,哪有做事半途而廢的。”

    “這么說,工部不愿接手,戶部也不愿出錢糧,兵部也不想遷移軍戶嘍?”一般單獨接見重臣時,老朱的態度是很好的,就算意見相左也很少發怒,可若在朝堂上大家一吵,老朱通常會大手一揮就決定某事,這時反而很有耐性。

    郁新板著臉,很不滿道:“僅是去年修建王府加上修河堤的花銷已經讓山東官府叫苦連天了,即算是工部接手治理遼河套,但遼王要備倭,朝鮮能買到多少糧食?朝庭終歸還是要出錢糧,這治理遼東的事也不急迫,完全可以緩上一兩年,待水泥有了出產收成再投入進去也還說得過去。”

    “年初遼王離京之前的滅元之策,大家都議過了,遼東恢復州府將來增置為行省是大有可為的,那么此時抓緊治理好遼河套,遷移軍戶增設軍衛已勢在必行,豈可再緩?”老朱臉色一沉,大為不悅,又道:“那么兵部對此如何看?”

    茹瑺回道:“遼王殿下的策略無疑很有遠見,但要將遼東升為行省,沒個五六年也難達成,如今才二十四衛五六十萬人口,這得用多少年才能將人口增加到一百萬,所以此策確實應該緩行。”

    三位部堂重臣都表示抵觸,老朱也猶豫了,如今大明內地還算安穩,既無大災也沒什么寇亂,主要是沿海備倭及諸王建藩,但遼王這兩事都占齊不說,還要擴大工程范圍,不過只要于國有利,對民生有益,老朱都一意支持,可沒錢糧也難辦。

    “既然朝鮮的借糧,遼王府愿意先替朝庭還上,那戶部先把這批糧食按遼王的要求,九月前全部海運過去。遼東缺人口,兵部要想辦法遷調三四萬人過去,錢的話就沒辦法了,朕的內庫調三萬貫給他,擇日派中官與遷移軍戶一起去看看。”

    老朱下了結論,三位重臣算是松了一口氣,一起告退出了乾清宮,茹瑺和嚴震直倒沒什么話說,郁新卻道:“遼河套?這事透著詭異!”

    “此言怎講?”另兩人一聽,不禁異口同聲問。

    郁新冷笑道:“去年遼王就上書要大修水利治遼河套,為何現在有產業收入卻反而要甩給工部,老夫可不相信遼王府真沒錢糧,這八成是想著治理好遼河于他沒什么收入,但備倭作戰不一樣,有戰功還能有戰利品,對了!去年的那批牛馬還沒送來京城,你們兵部不急?也不派人去催要?”

    “不就是一萬匹戰馬?那還能少得了?牛也輪不到兵部,當然不急!”茹瑺無所謂地一笑,施施然先走了。

    嚴震直有些好笑道:“反正在遼東又不花費太仆寺與戶部的糧草,哦……這與工部又沒什么關系,老夫先告辭了!”

    “嗨!這都是錢糧惹的事啊,可天下何處不缺錢糧?”郁新滿心無奈地自言自語了一句,搖了搖頭出皇宮往戶部衙署而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蒲江县| 衢州市| 南乐县| 唐海县| 大宁县| 兴海县| 资兴市| 黄浦区| 青龙| 永兴县| 凤翔县| 阿鲁科尔沁旗| 林口县| 富源县| 孟津县| 万源市| 阿尔山市| 恩施市| 西吉县| 海阳市| 那坡县| 晋宁县| 葫芦岛市| 锦屏县| 绥芬河市| 神农架林区| 东海县| 江油市| 淮北市| 临湘市| 阿合奇县| 营口市| 托克逊县| 石楼县| 秦安县| 墨竹工卡县| 利川市| 汨罗市| 东兴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