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終于在89年步入了婚姻的禮堂,而他也在一夜之間由一個毛頭小伙變成了一個既有事業(yè)感又有責任心的男子漢。但是在籃球場上,喬丹依舊像以前一樣當著所向無敵的戰(zhàn)神,有時甚至一場比賽他可以拿下近50分的高分,而他這樣瘋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公牛隊的成績更好,讓自己在季后賽走得更遠。
不過,球隊的成績依然沒有改進,而喬丹也變得越來越郁郁寡歡,雖然他也曾拿到過最有價值球員獎。直到這樣一個朋友出現在喬丹的生活中,他的生活才得以改變,這個人就是當年公牛隊的主教練杰克遜。
在的圈子里,喬丹真正的朋友并不多,巴克利跟他無話不談,但正經的東西不多,他可以算喬丹一個哥們,皮蓬則一直都是他所罩著的小弟,而真正能與喬丹成為生死之交的恐怕只有杰克遜一個人了。
杰克遜是一名籃壇宿將,而且他也是73年總冠軍隊尼克斯隊中的一員,因為個子瘦長并喜歡留著長胡子,所以才有拖把的綽號。菲爾在球員時代就以喜好讀書而聞名,退役后在網隊干了幾年不出頭的助理教練,直到87年才踏進公牛隊,并在那里協(xié)助科林斯。
從那時起,喬丹就與菲爾私交甚篤。作為神宗教徒,杰克遜可以準確地把握每個球員不同的心理和個性,因勢利導,使球隊中的十幾個球員很快就可融為一體,他也憑此贏得和諧大師的美名,并博得了喬丹的由衷信任。
95年,喬丹復出而他回到公牛隊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留下杰克遜和皮蓬。第二年,喬丹與公牛隊續(xù)約時,他又一次提出同樣的條件有杰克遜就有喬丹,沒有杰克遜就沒有喬丹。一個主教練的執(zhí)教風格對球員的成長有著重大影響,雖然這并不是一個百試不爽的標準定律。
杰克遜和他的前任科林斯之間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賽前戰(zhàn)術布置和比賽中技術指導時的氣氛。道格的風格就是喜歡讓你的神經變得緊張,而菲爾不管在任何時候總是讓你保持冷靜與從容,道格比較喜歡感情用事,而且從來不怕在隊員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實感受一有一點你需要了解,球員的競技狀態(tài)和賽前教練營造在休息室的氣氛是息息相關的,而不喜歡感情外露的菲爾卻能讓你在任何時候感到和諧與融治,有時甚至可以讓自己的球員拿自己開玩笑,不管當時的比賽形勢如何不利,球員們都不會感到束手無策。
于是,以喬丹為首的群牛們開始漸漸學會在喧器中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寧靜,清醒的思維制定對策,戰(zhàn)勝對手,而且喬丹也在這個新老師的調教下找回了一個真正的自己,一個為球隊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的新喬丹,而這也正是在90年5月份,年輕的公牛與不可一世的活塞隊大戰(zhàn)七場的主要原因。不過,經事實證明,這也是公牛與喬丹之所以能在后來創(chuàng)建如此輝煌的公牛王朝的重要法寶之一。
菲爾是一個虔誠的神宗教的教徒,佛教中禪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次在訓練時,菲爾自始至終教導球員們要修身養(yǎng)性,而且敢于面對現實,去迎接各種挑戰(zhàn),無論何時何地。直到現在,喬丹仍認為這是杰克遜為公牛創(chuàng)造的最大財富。
89賽季,45歲的杰克遜接替科林斯成為公牛隊的新任主教練。菲爾到來后給喬丹上的第一課就是個體與整體的關系,而非常聰明的喬丹也很快理解出教練的意圖。經過幾次卓有成效的訓練以后,喬丹和其他隊友體驗到了這種群體戰(zhàn)術在賽場上的作用,而且喬丹也不再只能憑一個人的力量控制場上的形勢,公牛隊終于第一次形成了一個能帶動每個人進攻的獨特防守系統(tǒng),而每個隊員也在實際比賽中感到勝利帶來的喜悅。
杰克遜帶來的這個稱為三角進攻的戰(zhàn)術其實是要五名球員任意站在一個較為平均的位置上,從而制造出一個準確率最高的投籃機會。在這種戰(zhàn)術中,五名站在球場的選手必須要看準對方的防守舉動,相應地改變攻擊方法。有時候明明覺得自己上前攻擊機會比較簡單直接,但因為要強化自己隊伍的合作性,所以還是要把球傳給別人,而此時更要忘記隊友的失誤,為了訓練此攻擊方法,就算在比賽時處于下風也要忍耐下去。
雖然菲爾獨創(chuàng)的三角戰(zhàn)術威力無邊,但在他剛入主公牛隊時,這種戰(zhàn)術卻得不到球員們的信任。剛開始時,菲爾讓霍金斯、格蘭特和喬丹組成一個三角陣,而他的初衷就是希望得分高手喬丹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并調動全隊的斗志,組織全隊進行更有效的進攻,因為光靠一個人努力進球是無法贏取冠軍的。
但所有的球員包括喬丹卻對此三角陣并不感冒,因為它運作起來難度相當大,但杰克遜從不因此而卻步或退縮,他和自己的伙伴、公牛助理教練溫特堅持讓球員們訓練、磨合,直到隊員們可以自由地控制球隊的進攻節(jié)奏。
“邁克爾明白此種攻擊戰(zhàn)術的力量,他也知道其實用性。最關鍵的是他并非一個絕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如果當初邁克爾不能頑強忍耐的話,相信我們也不能成為如此成功的隊伍。”杰克遜說。
當時,喬丹并不敢說這種打法一定會讓球隊取得實質性的進步,但令他感到高興的卻是這種打法讓每個球員都動起來了,而以前那種全隊只有喬丹自己跑動的局面也不再出現。“這種戰(zhàn)術能讓對手在明白怎么回事之前就遭受一次很有威脅的攻擊。比如,對方球員往往不容易發(fā)現我的跑位動機因為我手上沒有球。”
當球隊取得多場勝利之后,喬丹開始對菲爾有些崇拜了。在比賽中,喬丹作為球三角戰(zhàn)術的核心球員,可以隨時跟著陣地進攻的節(jié)奏向外或向內跨步投籃或是傳球給其他的隊友,而在菲爾成為主教練之前,喬丹無須運用這種戰(zhàn)術得分,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速度打亂對方的防守,進而投籃得手。
“我必須承認對他的領導能力以及抓住機遇的機會很嫉妒。他可以很輕松地平均每場得30分,但是他同樣對全隊的得分起到了作用,并使得他的同伴們很興奮。”菲爾杰克遜總是認為喬丹才是他那套三角戰(zhàn)術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時,以活塞隊為代表的精明球隊為應付喬丹這種個人英雄主義而演練出一些相應的對策或戰(zhàn)術,并且不惜為喬丹而改變球隊的陣型,這就是著名的喬丹規(guī)則。
“他們永遠不會讓我感到孤獨,每次我運球前進時,他們都會一起截斷我的進攻路線,讓我的進攻受阻。”喬丹回憶起當年的喬丹規(guī)則時,微笑仍浮現在臉上,“但有了新戰(zhàn)術以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我可以就突然轉身投籃,也可以吸引對方的注意之后將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不給對方防守隊員任何作出反應并實施搶斷的機會。這樣,我們得分的機會就大多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