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說道:“這東夏國的諸位先生們,倒向親戚一般,每到逢年過節必有禮物進貢。”
“不知道那方神醫如今可好,他不但救了燦兒一命,逢年過節還如此牽掛燦兒,令人感佩呀!我們夫婦要不是貴為大明皇帝,皇后,說不不定與方神醫這些人相處的親如一家呢”崇禎緩緩地說道。
“皇上,貴為皇家也有親戚啊!”
“愛妃之言差矣,那些皇親國戚不顧國家內憂外患,極力貪墨腐蝕國家,哪有親戚的情意呢”
“臣妾說的不是這些皇親國戚,今日文秀進宮,向臣妾言道,那石先生如今不曾娶妻,想在大明尋一大家閨秀為妻。聽她說那石先生在東夏國也是一部堂官,實打實的尚書大人,我看六妹已經十歲了,一直沒有心儀的青年才俊與之相配。皇上要不將六妹下嫁石先生,大明也可與東夏結nn之好。”
崇禎聽后,拍案而起,說道:“婦道人家,一派胡言,寧德公主乃父皇血脈,朕的至親,豈能下嫁外邦,大明三百年以來,還沒有漢唐和親之事!”
周皇后見崇禎大怒,低聲說道“陛下息怒,臣妾胡思亂想,請陛下原諒!”
崇禎原本怒火熊熊,但見周皇后被他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的樣子,有極為不忍,伸手將周皇后抱了過來,說道“朕一時氣憤,脾氣暴躁了些,愛妃見諒,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臣妾失言,理當訓誡!”
。。。。。。
石為經走出宮中之后,乘上早已等待的馬車往李存真府中走去,車夫本是李存真府上的,輕車熟路地向南疾馳而去,一會兒就到了位于棋盤街李府。
這是一三進院落,白墻青瓦顯得古色古香,長長的抄山長廊皆雕梁畫棟,雖是晚上,但府內燈火通明,進入第二進院落,石為經便聽得李存真那兩個月的寶貝女兒哇哇大哭,進入屋中見李存真的老婆張文秀阿娜多姿的身影,一時恍惚起來。
李存真大聲的笑著,說道:“看什么看,趕緊把你那啤酒肚鍛煉下去,有的是好女人嫁給你。”
正在逗弄著奶媽懷中的女兒的張文秀,被李存真嚇了一跳,才知是石為經又在看她,便覺得臉上發熱。尷尬地說道:“石先生回來了,皇上說什么了。”
“皇上讓我奮勇殺敵,如若建立奇功,必有厚賞。”
“這就成了,今日我進宮見了皇后娘娘,說了先生娶妻之事,我看周皇后也有成就好事之意,到時候先生殺敵保國,此事絕非難事!”
石為經聽后正在高興,李存真說道:“你那的肚子如若下不去,一切都是枉然,哪有姑娘會看上一頭肥豬。”
石為經聽后生氣地說道:“就你好看,哥哥我這叫富態好不好!”
“我就好看,對不對啊,娘子!”李存真打趣著,又對張文秀說道。
張文秀見他二人又如小孩子一般淘氣起來,微微地笑著,說道“你們少坐,我去吩咐廚房,弄些酒菜來!”
石為經聽后,急忙起身說道:“弟妹,不可!俺要減肥!”
李存真聽后,哈哈大笑起來,石為經此言一出,連張文秀及奶媽也笑了起來。
石為經十分窘迫地說道:“是該減肥了,非是為娶妻之事,太胖了,減減也好。”
。。。。。。
就在石為經叫嚷著要減肥的時候,一對人馬大約數萬騎,從北京城西北的居庸關方向疾馳而來,此刻已經在京郊的昌平一帶縱馬飛奔。
奔馳在最前方的是一匹高大地寶馬,渾身烏黑的短毛如同錦緞一般,唯有四蹄及脖子上一塊巴掌大的地方潔白晶瑩如雪,喚作“五明驥”。
馬背上坐著的是肩寬腰細,面皮白凈的將軍盧象升是也,他手提一口關老爺那樣的青龍偃月寶刀,足有三十十斤,雙目緊盯著前方,恨不能飛著前往昌平,守護大明朝自永樂皇帝以下的陵寢。
今年五月其父于老家去世,身任宣大總督,抵御關外建奴的盧象升原本要辭官回鄉丁憂,準備在老父墳前搭上一間茅屋,守孝三年。
但滿清破關南下,京畿山東無不糜爛,盧象升又被崇禎皇帝奪情起復,又掛上了兵部尚書銜,御賜一柄尚方寶劍,讓他總督天下勤王兵馬。
盧象升,自建斗,別號九翁,是年四十歲左右,兩榜進士出身,雖是文官,但卻有一身萬夫不敵之勇,又深知兵法韜略,是一位杰出的統帥。
前幾年在河南一帶剿滅流寇,因他身先士卒,手下將帥也都大多拼命,被李自成,高迎祥等人稱為“盧閻王”。在剿殺流寇的過程中,盧象升組建了一支十分強悍的軍隊,那就是天雄軍。
這是一支以同學,親戚血緣關系組成的軍隊,在戰役發起的時候,一人陣亡,其余士兵皆怒氣沖沖,爭著沖入敵營,殺敵報仇。
幾百年后,號稱晚清中興名臣的曾國藩也建立這樣一支軍隊,那就是剿滅太平天國的湘軍。
一身白色孝服的盧象升剛剛走進昌平總督行轅,貼身的仆人,盧大勇便來稟報,說是楊閣部來訪,盧象升聽后,親自迎接于轅門之外,就看到身穿一品仙鶴補子朝服,頭戴六梁冠的楊嗣昌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盧象升上前拱手行禮道“學生剛剛來到這昌平大營,楊閣老便親自來訪,令學生受寵若驚啊。”
楊嗣昌拱手回禮,說道“老大人乃大明國之柱石,親率勤王大軍,星夜馳援昌平,祖宗陵寢已是安保無虞,學生理當拜訪!”
“學生不過一將帥耳,閣老位居首輔之職,而又身兼著本兵,才是大明朝擎天一柱。”盧象升不喜歡這些客套的言語,伸手做出了請的樣子,說道:“閣老,請里面說話!”
二人進入總督行轅之內,在供著尚方寶劍的條案下面的兩側太師椅上坐下,盧大勇端來了兩碗清茶。
盧象升看著正在品茶的楊嗣昌說道:“學生聽聞目下都中盛傳要與行款議和之事,學生聽后十分氣惱,不知此事真偽如何,請閣老示下。”
“此事學生已有耳聞,不過學生聽后,卻覺得此乃謀國之言,并不像老大人一般地怒發沖冠,假如真的能與東擄議和,使朝廷再無東顧之憂,一行剿滅中原流寇,則太平之日不遠矣!”
盧象升聽后氣得面目發紫,高聲說道:“如此行事,則大明亡國不遠矣,想那東擄久蓄鯨吞蠶食之心,豈能行款議和,閣老身居首輔之位,上承圣意,下撫百官,萬萬不可有如此想法,不然必步南宋汪伯彥,黃潛善后塵,我大明也有南宋之禍,使祖宗蒙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