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看到地圖上這舟山群島確實距離海岸線較遠一些,孫承宗等人看后也是悵然若失。
盧象升看著地圖說道:“遠是遠些,但亦不至于與山東,廣東二島并論吧!
楊嗣昌也說道:“百川兄,這舟山群島雖遠,但勝在地大。朝廷便將大島之外其余小島皆白白租賃,不收東夏一文,以補充東夏舟車往來之費用,而這大島則每座都與山東,廣東二島同租如何!”
楊嗣昌言畢,大明君臣便重新歡喜雀躍起來。這時候石為經(jīng)說道:云南,貴州,甘肅雖大,可抵得上江南之一州一府?”
汪三江與李存真聽后正在為石為經(jīng)點贊,便聽洪承疇說道:“寧德公主不以東夏之苦寒,不以永寧之偏遠,高情厚誼委身于燧人兄,燧人兄可不要辜負公主一片玉壺冰心吶!”
石為經(jīng)聽后原本高高揚起的頭顱瞬間耷拉了下來,灰溜溜的回到了小凳子上,不再發(fā)只字片言。
汪三江心中大罵:“真他媽的是慫人兄!”只好說道:“舟山島地處深海之中,來往不便,就如那偏遠之邊陲。每島與廣東,山東二島不能相提并論,但諸君堅持。又兼著大明乃東夏宗主,番邦豈敢與其宗主相爭。故以三江之愚見,不如舟山之島便以二百萬兩租于東夏,諸君以為然否?”
畢自嚴聽后掐指一算,即便是如此,那七百五十萬兩火器之巨款,還差著三百五十萬兩沒有著落,便堅持著說道:“舟山島以二百萬兩租與東夏,每島不過二十五萬兩,百川兄打的好算盤吶!”
“老大人鐵算盤之雅號天下皆知,三江豈敢在老大人面前班門弄斧!如此議定,三江已是無顏北返,還望陛下與列位大人體諒則個!”
盧象升笑著說道:“百川兄足跡遍布海內(nèi),天下商賈莫不盛贊百川兄手段之高明,行事之豪爽,何故今日作此惺惺之態(tài)!”
孫承宗說道:“我等雖位居廟堂之高,但不過是一群書生而已,本不善這商賈之道,豈是百川兄之對手,還請百川兄體諒我等則個!”
畢自嚴想著如此協(xié)商,火器之款任然差額巨大,正要努力爭論一番,就聽朱由檢說道:“以朕來看,這舟山島以百萬兩租與東夏,便會虧了東夏。而以山東,廣東二島之例,則是虧了大明。何不取折中之法,便將這舟山島以四百萬租于東夏可好?”
汪三江見朱由檢發(fā)話,而大明的確沒有銀子支付火器貿(mào)易之貨款,便想著給朱由檢一個大大的面子。在御案前跪了下來,說道:“外臣尊旨!”
朱由檢原以為汪三江定會爭論一番,那想到如此痛快。便尋思,是不是租的低了些,但天子言出必行,豈能朝令夕改。
畢自嚴見汪三江如此痛快,也以為租的低了一些,但此事乃皇上欽定,已無更改的可能。
而太倉存銀所剩無幾,高陽大捷之有功將士封賞在即,而以今日之議,這七百五十萬兩的火器巨款還差著一百五十萬兩整,不知該從何處尋摸,因此他又將注意打在了舟山群島島之外的其余小島上。
汪三江見此事已經(jīng)塵埃落定,正在寬心之際,便聽畢自嚴奏到:“臣戶部尚書畢自嚴要n內(nèi)閣首輔楊嗣昌!”
楊嗣昌聽后吃驚不朱由檢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緩緩地說道:“愛卿講來!”
畢自嚴聽朱由檢發(fā)話,便說道:“舟山之小島雖但也是皇明國土,而楊嗣昌卻白白送與東夏,此乃誤國誤君之舉,請陛下治楊嗣昌誤國誤君之罪!”
朱由檢聽后,馬上就明白了過來,說道:“畢自嚴所奏屬實,楊嗣昌行事果斷,處大事得當,但往往于細微之處恍惚大意,可謂是白璧微瑕,其罪便暫且記下,以觀其后效!”
楊嗣昌那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馬上應和道:“臣有罪!臣往往誤國誤君而不自知,臣本無中樞調(diào)度之才干,還請陛下罷黜臣內(nèi)閣首輔之職,檢拔賢明之士擔當重任,以使大明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朱由檢也陪著楊嗣昌玩了起來,說道:“先生行事不過是白璧微瑕,于大處卻有古大臣之風,凡事當機立斷,臨危不懼,正是中樞之雄才,還望先生繼續(xù)擔起這千斤重擔,萬勿推辭!”
“罪臣楊嗣昌叩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存真見大明君臣連雙簧都唱了起來,而且還這般明顯,水平之低虐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無奈地說道:“既如此,以臣之愚見,東夏便以火器之全款租賃上述諸島嶼。陛下以為如何?列位大人以為如何?百川兄以為如何?”
孫承宗聽后滿臉笑容的上前奏到:“鴻臚寺少卿李存真之言甚善,臣請陛下準了此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朱由檢見孫承宗等跪了一地,并不急著表態(tài),只是將目光投向了汪三江,靜靜的看著他。
汪三江雖不情愿,但此刻也沒有什么辦法。心下想到:“事已至此,此時痛快同意,還能得到朱由檢及大明大臣們的感激,于兩國邦交有利。反之則貨款不能全得,反而與大明朝廷結(jié)下怨恨,于東夏并無好處!”
汪三江反復權(quán)衡利弊之后說道:“外臣贊同此議”
朱由檢聽后哈哈大笑,說道:“太祖以朝鮮,nnn等國為大明番邦,自立國以來,朝貢頻繁,邦交之誼久遠。朕以東夏為屏番,宗番之厚誼與之仿佛。
東夏初立,但汪三江,方立康,石為經(jīng),楊布威之流,皆為忠義之人。前有勤王之壯舉,后又火器之貿(mào)易。
東夏之民皆我漢家血脈,卻并無天潢貴胄而號令群雄。朕以皇妹寧德長公主朱徽婧下嫁之,以率東夏黎庶,共襄盛事,建萬世之太平!”
汪三江,石為經(jīng)聽后山呼萬歲,叩謝天恩。
之后汪三江以東夏國商務部尚書的身份,與孫承宗等明廷代表簽訂了火器貿(mào)易條例及島嶼租賃合約,平臺之議因此而圓滿結(jié)束。
經(jīng)欽天監(jiān)推算,崇禎十二年三月十二便是良辰吉日,朱由檢便將寧德長公主出嫁之日選在了此日。想著到那時候,公主大婚的禮儀也一應完畢,東夏火器也已悉數(shù)交割完畢。
朱由檢覺得在此次海島租賃事件中,大明一方巧辭奪理,又以宗主之宗,下壓東夏,使后者蒙受了無端損失,有些過意不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