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年事已高,所以眼力也不是很好,他手搭蓮蓬的循著朱徽婧纖纖玉指望去,只見有一人已經在登山,對朱徽婧說道:“那是周院長?”
朱徽婧留戀的往四周眺望著,說道:“周院長馬上就到了,看來只好聽他擺布這此游覽了?”
孫承宗說道:“無妨,聽他介紹介紹也好,反而了解的快一些。”
就在朱徽婧與孫承宗說話間,周召南已經登上了“東泰山”,遠遠地拱手作揖,笑著說道:“公主殿下,孫老大人,學生這廂有禮了。”
朱徽婧與孫承宗也滿臉笑容的迎了上去,寒暄了一陣。周召南說道:“殿下與高陽伯蒞臨永寧學院,實乃永寧學院的大事一件,為何不告知學生,也好讓學生為二位帶一帶路,說一說這學院內的布局。”
“周院長與我們約定的時間乃是十點鐘,而學生與公主卻來得早了一些。又想著周院長日理萬機,不敢提前前來叨擾。又見這永寧學院內的湖光山色,房舍與學子皆很奇異,便漫步其間游玩游玩。”孫承宗打著哈哈說道。
朱徽婧也笑呵呵的說道:“這假山之巔,可是永寧城的最高點。站在這里永寧學院內的一切都歷歷在望,就請周院長在這里為我與孫老大人介紹介紹。”
周召南聽后想著朱徽婧之言也不無道理,便說道:“那學生就先將永寧學院的布局為殿下與老大人道來。”
周召南用手臂在朝著前方指指點點,說道:“永寧學院的布局基本上分為三部分。東邊是生活區,中間是教學區,西邊是活動區。請看,東邊那一排排的三層小樓便是生活區,有十多個學生公寓,還有幾個餐廳。”
朱徽婧朝著周召南手指指著的方向望去,只見花木叢中,果然有十幾座木質大樓點綴其間,房前屋后也有一塊塊的水泥空地。
“公主殿下,老大人請看中間的三進院落一樣布局的是教學區。第一進院落為“永寧中等師范學校”,“永寧師范學校”,“永寧高中”的教學區域。”
朱徽婧知道那是“育英廣場”之所在,此刻在這假山上遠遠看去,仍然顯得大氣磅礴,屋角翼然。
周召南見二人已然知道那里,又指著第二進院落說道:“第二進院落為“永寧初中”及“永寧小學”的教學區域,還有圖書館也在那里。”
朱徽婧聽后說道:“此便是那“蓓蕾廣場”了嗎?”
“真是,公主博聞強記,好讓學生羨慕!”周召南說著又指著第三進院落說道:“此為第三進院落,一些音律之事及丹青書法皆在此處教授學生。而一些科學實驗也在此研究。而永寧中等專業學校的一些專業實訓全部安排在了各個工廠里。”
朱徽婧知道周召南說的是那“格物致知廣場”里的情況,她對著音律,書畫清楚,而對什么科學很是糊涂,簡直是問所未聞,還有那什么實驗,實訓的很是糊涂。正要發問,就聽孫承宗說道:“學生敢問周院長,何為科學?”
周召南聽后才知自己失言了,跟古人談的那門子科學,而他自己本為漢語言專業,那能解釋的了這科學二字。便胡亂地解釋道:“科學便是格物致知之學。”
孫承宗聽后“恍然大悟”,笑著說道:“那這科學也是儒學一脈了。”
周召南聽后也被孫承宗弄得糊涂了,便又說道:“科學也就是墨翟之學。”
孫承宗聽后又迷茫起來,剛才還是“恍然大悟”,此刻卻是一腦袋的漿糊,對周召南說道:“心學乃是儒家一脈,而墨翟乃是墨家鼻祖,而這科學與這兩家都有關?”
“非也,非也!這科學乃是。。。。。。乃是。。。。。。”周召南想要解釋科學二字,卻發現對古人根本無從說起,搜腸刮肚地說道:“其實這研究科學之人,古已有之,比如漢之張衡,唐之僧一行,宋之夢溪先生,元之郭守敬,本朝的徐光啟大人,還有宋應星。”
周召南如此說來,令孫承宗醍醐灌頂,古人已經遠去,而徐光啟曾與他同朝為官,孫承宗當然清楚徐光啟的學問,還知道徐光啟的弟子孫元化。但不幸二人均已故去,孫承宗不免惋惜起來,又聽這周召南說大明還有一位做這“科學”學問之人,乃是什么宋應星,便暗暗記在了心里,對周召南說道:“學生謝過周院長為學生解惑。”
周召南說了什么,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見孫承宗卻一副了然于胸的樣子,便指著假山的南側,說道:“公主,老大人請看,此處便為活動區,靠南的一側為操場與體育館,北側便是這洗研湖與腳下的“東泰山。”
朱徽婧沒有把剛才孫承宗與周召南的對話聽進去一句,但此刻聽周召南說起這“洗硯湖”與“東泰山”之時卻抖起了機靈。
朱徽婧望著山下的一洼清水說道:“這洗硯二字,可否出自書圣王羲之洗硯往事,以勸學子們用心于學業。”
周召南聽后說道:“公主睿智,確實如此。”
聽周召南這般說來,朱徽婧又滿面春風的說道:“那這“東泰山”可是出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用以提醒學子們當要志存高遠而又心懷天下!”
這兩處地名煞費了周召南的一番苦心,就連周召南那秀才出身的老泰山徐文遠都不知出自何處,而朱徽婧卻一語道破,令周召南汗顏不已,說道:“殿下博覽群書,學生佩服佩服!”
朱徽婧聽后臉頰微微酡紅,說道:“本宮只是一時猜中而已,周院長為這一湖一山取如此嘉名,用心良苦,怪不得永寧學院興建不過幾年,便有桃李滿東夏了。”
孫承宗聽著二人談話,插嘴說道:“永寧學院桃李甲天下,但學生有一迷惑之處,不知當講不當講?”
“老大人但說無妨。”
“學生見永寧學院男子少而女子多,不知這是為何?”
周召南聽后明白了孫承宗的意思,也知道就這也還是孫承宗客氣。周召南想著孫承宗的意思肯定是,東夏國不但女人拋頭露面,而且還做官,有違天道。
周召南笑著坦然地為孫承宗解釋道:“東夏初建,人才匱乏。而若從孩童教育起,非得十年難見其效。而大明江南各地多青樓煙花女子,她們識文斷字正好可以因材施教,早日畢業而用命于國事。”
孫承宗聽后用手撫摸著胡須,雙眼望著前方說道:“原來如此,這下學生終于明白了。世人都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看來東夏卻是伯樂常有而千里馬很難覓得,想必在諸君的治理下,東夏國再無一人倚門擊劍高唱“長俠歸來乎”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