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讓人撤了宴席,邀孔融到會議室進行對話。
劉正說:“文舉公,青州一統,勢在必行!”
孔融問:“興漢侯這是先禮后兵嗎?”
我可是先帝任命的北海太守,你們這樣明目張膽的攻城掠地,置我于何地呢?
郭嘉說:“文舉公,興漢軍打算組建青州大學,想邀請你當校長,你意下如何呢?”
孔融問:“興漢侯也欺人太甚了吧?”
我可是堂堂正正的儒門傳人,跟盧毓那樣的小屁孩,相提并論,也就罷了。
還得跟糜貞那樣的女流之輩,計較長短。
劉正說:“文舉公,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溜溜。”
青州大學就交給你了,啟動資金,一億元興漢幣。
五年之后,三家大學拿成績說話。
要是青州大學,競爭不過北山大學和南山大學。
你就準備向孔老夫子謝罪吧!
說完,劉正拂袖而去。
孔融看著劉正離開的背影,開口說:“喂,我還沒有答應呢?”
賈詡盯著孔融,看了一刻鐘。
孔融承受不住壓力,忙向郭嘉求助。
郭嘉搖了搖頭說:“文舉公,別再鬧了。”
興漢侯一言九鼎,這青州大學的校長,你是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友情提示:
文舉公和青州大學,是儒門的臉面。
是光耀儒門,還是丟人現眼,你自己看著辦吧?
孔融看著賈詡手中的那張關于“青州大學校長”的任命書,以及擺在桌子上的印鑒。
接!
還是不接呢?
孔融做起了思想斗爭。
接就得放棄北海太守之位,以及孔家在北海郡的土地。
從此專心致志的教書育人。
不接,那就打儒門的臉,孔家的人設,可就毀于一旦了。
他孔融,就是千古罪人。
左右為難啊!
怎么辦呢?
唉!做人難!做男人好難!
做一個繼承祖宗基業的男人,更是難上加難!
孔融很糾結,然而北海郡可不是世外桃源,他躲不開的。
最終,孔融妥協了。
乖乖的交出了,兵符和北海太守印,領了青州大學校長的任命書。
關于青州大學的選址,在孔融的據理力爭之下,選定了安丘。
孔融的理由是老祖宗的名字里有丘字。
劉正想了想,大筆一揮,就把安丘,作為青州大學的,規劃建設范圍。
安丘正式更名為青州大學城。
除了北海郡的幾個縣之外,高密郡也劃入青州大學城的規劃建設范圍。
預計配置可供十萬士子求學與生活的相關設施。
孔融拿著劉正的手令去了青州之后,沮授很痛快的就批準了。
孔融按照北山大學的布局,又參照儒門傳承而來的故事。
共分為十大校區,其中以孔子殿,顏回堂,六藝樓,子路閣,無類居最為有名。
其中孔子殿是名師講堂,供海內名儒講學的所在,是文人士子的最高榮耀。
想要獲得在孔子殿講學的資格,必須要在某一領域出類拔萃,得到青州大學,九成以上學生的贊同,才可以報請孔融批準,安排講學。
顏回堂是生活區,凡是想要進入其中經營的商家,必須要經過孔融和沮授聯合批準。
六藝樓是雜貨交易市場,有專門的筆墨紙硯交易鋪,也有學生修學成果的展示平臺著書立說。
用知識謀生,不丟人。
子路閣是體育活動中心,畢竟好的身體。是學習和生活的重要保證。
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才是青州大學的宗旨。
無類居是論辯臺,相當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無論是誰,都可以把研究成果掛在無類居,供整個青州大學批駁。
能夠堅持六個月,依舊高懸無類居的,一律準予刊印,教化世人。
孔融為了拋磚引玉,直接把劉正的紀效新綱,掛在了無類居最顯眼的位置上。
青州大學的學術研討氛圍,總算是逐漸的萌芽了。
后來孔融親自整理,編撰成通俗易懂的新生活準則,居然成了與“三字經”并列的蒙學教材。
劉正“興漢七十二才子”之首的地位,才算是奠定了基礎。
西園,興漢軍駐地。
郭嘉走了進來,對劉正說:“侯爺,今天又有兩家諸侯,為了爭一條狗,打起來了。”
劉正問:“袁盟主,我的那位二師兄,他在做什么呢?”
洛陽城中的各路諸侯,已經開始內斗了。
作為聯軍的盟主,袁紹居然不管不問嗎?
郭嘉回答說:“得了吧!”
諸侯聯軍,誰也奈何不了潼關。
董卓老賊又被嚇破了膽,不敢東出找事。
聯軍內部的矛盾,沒有了外部強敵的壓制,徹徹底底的爆發了。
再說二十幾萬聯軍,賴在洛陽城里,坐吃山空。
袁紹軍正巴不得,諸侯們打生打死,好減少口糧呢?
劉正說:“奉孝,讓大家開會,洛陽城快b了,咱們還是早點撤出為妙。”
郭嘉終于想通了,忙轉身出去通知其他人了。
眾人到齊之后,郭嘉主持會議。
近日,劉岱軍和喬瑁軍劍拔弩張。
一場禍事,就在眼前。
早在聯軍進城之初,孫策軍不辭而別,復歸長沙。
袁術軍撤回伊闕關,打算觀望局勢。
張揚軍退回箕關,遙望洛陽城。
曹操軍追擊董卓老賊,賠光了本錢,也逃回陳留舔傷口去了。
陶謙軍也不愿意在洛陽城中,虛度光陰,已經起程回徐州了。
如今董卓未滅,諸侯聯軍已經分崩離析。
袁紹軍已經把洛陽城,當成了自家的地盤,對于賴在城中不走的諸侯,也是深惡痛絕。
馬超手下的學生軍,到洛陽城南市采買的時候,還與荀諶的部隊,發生了肢體上的沖突。
現在看來,袁紹軍獨霸洛陽城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郭嘉總結說:“侯爺,諸位將軍,興漢軍要是再不走,只怕就得與袁紹軍火并了。”
劉正說:“奉孝言之有理,興漢軍進駐西園以來,袁紹軍掌控了皇宮。”
一旦雙方開戰,無論誰勝誰負,洛陽城必定會毀于戰火。
再說董卓老賊未滅,內斗會勾起董卓軍的雄心壯志。
唯今之計,就是要找一個,進退自如的地方,監視董卓軍的動向,扼制西涼鐵騎的發展。
賈詡說:“侯爺,符合條件的,只有弘農郡。”
劉正說:“那咱們就去弘農郡!”
洛陽城雖好,卻不是興漢軍的菜。
劉正帶著郭嘉和馬超,登門拜訪任縣侯袁紹。
袁紹設宴款待三人。
席間,袁紹問:“七郎是來興師問罪的嗎?”
說完,又命令荀諶,向劉正和馬超賠罪。
荀諶領命,當眾自行罰酒三樽。
劉正接受了荀諶的道歉,隨后就說:“二師兄,如今洛陽城中,局勢已經穩定了。”
其余三位師兄,也各歸駐地,興漢軍也是時候,離開洛陽城了。
袁紹聞言大驚失色,急忙向劉正追問:“七郎要去哪里呀?”
袁紹的言外之意興漢軍一旦撤走,袁紹軍就得獨對董卓軍。
袁紹心里犯慫,十幾萬西涼鐵騎,就擺在洛陽城西面,換了誰都得嚇尿了。
劉正說:“聽說徐榮在弘農耀武揚威,我去會一會他吧!”
劉正說完,看著袁紹的表情,等待著下文。
袁紹先是一陣竊喜,隨后就說:“七郎,需要什么東西,盡管說,袁紹軍上下,砸鍋賣鐵也要滿足你們的。”
劉正婉拒了袁紹的好意,興漢軍的后勤保障,不會交給外人。
這是原則問題,否則一旦出現什么變故,討董支隊,就會萬劫不復了。
建安三年七月,劉正帶著興漢軍,離開了西園,朝著弘農郡進軍。
馬超帶著學生軍,居然搶到了先鋒的位置。
先秦函谷關舊址前,馬超扛著虎頭湛金n,向守將徐榮發起了挑戰。
徐榮欺負馬超年幼,居然出關交戰。
僅僅三個回合,馬超一n拍在了徐榮的舊傷位置上。
徐榮吃痛,打馬便逃。
西涼鐵騎沒了指揮,居然跟著跑了。
徐榮過澠池而不入,繼續西撤。
馬超一路窮追猛打,得勢不饒人。
澠池的李肅,早就撤到華陰去了。
弘農也成了一座空城。
馬超追著徐榮,一直到了潼關東門,才收兵回轉弘農城。
劉正帶著興漢軍,在后面馬不停蹄的接收城池,又派遣陳到,屯兵澠池。
黃忠帶著神弓軍,進駐陜縣,派遣一部人馬,掌控平陸,確保興漢軍水上運輸的暢通無阻。
呂蒙帶著內河艦隊,駐軍平陸,隨時準備接應。
賈詡留在了陜縣,主持興漢軍的后路安全。
劉正進入弘農城,讓典韋負責弘農城的安全。
馬超和趙云,輪番監視潼關上的徐榮。
劉正才剛到弘農城興漢軍的駐地,郭嘉就迎了上來。
劉正問:“奉孝,有什么事情嗎?”
郭嘉回答說:“侯爺,前任司徒大人,弘農楊家的楊彪,攜子楊修,前來拜訪!”
劉正忙命人,請楊彪父子到會客廳相見。
劉正還沒有開口說話,楊修竟然先開口了。
楊修問:“興漢侯得先帝器重,卻視獻帝為仇人,難道不是忘恩負義之輩嗎?”
郭嘉冷笑著說:“楊德祖,獻帝連親哥哥都殺了,你們還肯效忠,還真是奇芭啊!”
楊修忙反駁,獻帝是先帝唯一存活的骨血,理應繼承漢室江山。
郭嘉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獻帝是董卓老賊,一手制造出來的傀儡。
他可是名符其實的充當了西涼鐵騎的玩物。
諸侯聯軍大興義兵,就是為了反抗董卓的惡行。
要是獻帝名正言順了。
那么諸侯聯軍的大義又在哪里呢?
華陰楊門,五世四公,現任家主,更是前任司徒大人。
居然侍奉董卓老賊,以傀儡獻帝為尊。
楊門自有“關西孔子”的名聲,孝悌忠信,天下盡知。
怎么到了你們這兩代人,連祖宗的教訓也不遵守了嗎?
居然替殺兄惡徒,搖旗吶喊。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呀!
楊修說:“獻帝年幼,懼怕董卓老賊,怎么可能怪罪于他呢?”
郭嘉說:“古話說得好,三歲看到老。”
董卓老賊的權勢,與當年的霍光相比,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海昏侯正位不到一個月,惡事千余起。
新帝繼位,也能力保海昏侯,性命無虞。
反觀獻帝,天下義士何止千百,反董浪潮一直未絕,這樣的大好形勢之下,漢室朝堂卻是混亂不堪。
兩位試想一下弘農王一朝失位,竟然連性命都丟了。
難道就因為獻帝年齡所以就視而不見了嗎?
楊彪見楊修理屈詞窮,忙說:“智侯教訓得是,犬子無狀,讓大家見笑了。”
楊彪的話,連消帶打,把郭嘉捧成了前輩。
這樣一來,郭嘉就不好意思再打擊楊修了。
楊修不過比郭嘉小了五歲,居然被當成了晚輩。
楊修心有不甘,然而他一直倚仗的舌辯之才,居然被郭嘉,打擊得體無完膚。
郭嘉說:“楊德祖欲成事,先做人。”
獻帝人品有失,護兄不力,又怎么可能得天下人之望呢?
楊修無力反駁,只得郭嘉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劉正說:“好了,奉孝,楊德祖的事情,先放到一邊。”
還是先弄清楚華陰楊門的來意吧!
總不至于是來炫耀楊修的口才吧!
楊彪究竟會怎么回答劉正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