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思索了一陣,覺得應(yīng)該早做準備了。
劉正命令:
鎮(zhèn)南將軍太史慈,解除定陶城的限入令。
與此同時,魏延負責將兗州流民送入青州,交給沮授安置,迅速的消化這些流民。
郭嘉問:“侯爺,咱們應(yīng)該加強一下定陶城的兵力了,以防魏武侯曹操狗急跳墻。”
劉正說:“奉孝,去傳令吧!”
劉正命令:
將軍典韋,進駐界橋城。
將軍徐榮,進駐扶黎城。
將軍呂布,帶著陳宮,高順,張遼,曹性,成廉,王林以及呂玲綺進駐代郡,正式開始攻略東部鮮卑。
魏續(xù)專門負責并州鐵騎的后勤。
宋憲,郝萌和侯成,組建海商船隊,開始了替并州鐵騎的小金庫努力的賺錢。
將軍趙云,將軍馬超,將軍徐盛,將軍呂蒙,參謀楊修,行軍司馬賈詡,立即趕赴定陶城。
調(diào)兵命令:
紅衣衛(wèi)全軍九千人進駐定陶城。
白馬軍一萬人進駐定陶城。
神威軍一萬人進駐定陶城。
海軍第三艦隊,在黃河中下游巡邏,以免曹操軍的偷襲。
劉正寫完命令之后,交給了郭嘉。
郭嘉看了一遍之后,立即副署上姓名,用了主簿大印。
郭嘉才剛出門,陳到又走了進來。
陳到說:“侯爺,都準備好了。”
劉正點了點頭說:“叔至,馬不停蹄的南征北戰(zhàn),著實辛苦你和文姬了。”
陳到羞紅了臉,一時之間竟然答不上話來。
兩人陷入了沉默之中,這天給聊死了,就只剩下尷尬了。
好在郭嘉走了進來,劉正才算是得救了。
青州各地以及北方九郡,迅速的展開了自查運動。
畢竟糧食問題并不是單純的一個問題,還會出現(xiàn)很多的伴生問題。
糧價上漲,城市中那些不種田的工人,就必須要賺取更多的興漢幣,才能夠維持生活。
直接牽扯到了大政方略的制定。
劉正帶著陳到和郭嘉,以及一千紅衣衛(wèi)大張旗鼓的西進定陶城。
郭嘉問:“侯爺,進青州的時候秘而不宣,出青州的時候招搖過市,你這唱的又是哪出呀?”
劉正說:“興漢軍在黃縣,那一頓砍殺,著實嚇壞了不少人。”
很多基層的執(zhí)政官們,都是人心惶惶,沒有心思辦實事了。
我這樣高調(diào)的離開,其實就是想釋放出一個信號青州的糧價風波到此為止了。
大家不用再想著會被秋后算賬了。
陳到問:“侯爺,為什么不直接告訴青州的執(zhí)政官們呢?”
郭嘉反問:“叔至,要是換了你,你會相信嗎?”
陳到愣住了,要是不親眼看見劉正離開,心中沒鬼的想要拼命的留下好印像,心中有鬼的則是惶惶不可終日。
郭嘉見陳到陷入了沉思,也就不再說話了。
這是一種無聲的交流,向青州上下傳達了一個訊號抓大放小。
也是給那些手腳不干凈的執(zhí)政官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出了東萊郡之后,一路向西。
過了巨野澤之后,很快就要進入定陶了。
劉正突然發(fā)現(xiàn),定陶就像是一把尖刀,隨時可以切斷陳留和東郡之間的聯(lián)系。
怪不得魏武侯曹操會發(fā)瘋。
估計是想趁鎮(zhèn)南將軍太史慈東進平亂的功夫,趁機拿下濟陰郡。
好讓東郡,濟陰郡和陳留郡變得更為厚實。
然而太史慈扎根在定陶城中,曹操就如坐針氈了。
生怕一個不小心,在睡夢中就成了興漢軍的俘虜。
曹操有些后悔,一步慢,步步慢。
事到如今,想要跟興漢軍硬頂卻沒有本錢。
隨著劉正的調(diào)令,興漢軍在定陶的兵力達到了十萬。
當劉正等人進入定陶城之后,趙云,徐盛,馬超,賈詡和楊修,已經(jīng)奉命趕到定陶城集結(jié)了。
呂蒙正在黃河上吹風,就沒有上岸湊熱鬧了。
太史慈和魏延組織了規(guī)模浩大的歡迎儀式。
劉正一見到太史慈和魏延,忙說:“子義,文長,你們辛苦了!”
魏延說:“侯爺,我在北方大草原上,走馬砍鮮卑。”
那是多么酸爽的事情啊!
如今來到了定陶城,成天防備著蠢蠢欲動的曹操軍,還真是沒勁呀。
太史慈說:“文長,你就別抱怨了。”
定陶這一帶水陸縱橫交錯,你又是南陽郡一帶的人。
在這一帶戰(zhàn)斗,雖然說以陸戰(zhàn)為主,但是水面上的情況也得有所了解才行。
好像凡是稍微懂得水戰(zhàn)的人,都調(diào)往了南面,如今的興漢軍,重心在兗州。
估計這樣的對峙,還會持續(xù)很多年。
劉正說:“文長,你在北方呆了近十年,也該好好調(diào)養(yǎng)一下了。”
再說呂布帶著張遼等人去了,你留在代郡也難有什么作為。
倒不如來定陶城,至少魏武侯曹操的手下,還是有很多名將的。
諸侯討董你錯過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中原大戰(zhàn),算是補償你的。
魏延說:“侯爺,北方草原上的日子,才叫揚眉吐氣。”
既然到了中原,獨立軍一定可以成為一支勁旅。
眾人一起進了定陶城,隨即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由楊修主持并記錄。
賈詡建議說:“侯爺,各支隊伍集結(jié),指揮系統(tǒng)得梳理一下了。”
劉正說:“文和言之有理。”
劉正命令:
組建定陶軍團,下轄:
定陶軍,編制五萬人,作為守護濟陰郡,監(jiān)視陳留郡和東郡的主力,是防守反擊的定海神針。
鎮(zhèn)南將軍太史慈,作為防御總指揮。
獨立軍正式更名為泰山軍,編制三萬人,進入泰山郡,防御徐州北部的陶謙軍。
泰山將軍魏延,可以盡快的開展內(nèi)部整肅工作。
對于陶謙軍,只要對方不挑釁,就不要理會。
一切以建設(shè)泰山郡為主。
泰山的水很深,一定要加倍小心。
丹陽軍,編制三萬人,負責東海郡和瑯邪郡。
東海將軍周泰,負責在郁洲山建設(shè)海軍基地,鞏固青徐海防,順便建立補給基地。
保證定陶軍團的供給線安全。
另外,組建機動隊伍,下轄:
紅衣衛(wèi),編制一萬人。
鐵壁將軍陳到,負責定陶城南面的安全。
白馬軍,編制一萬人。
鎮(zhèn)東將軍趙云,負責監(jiān)視曹操軍的動向。
神威軍,編制一萬人,由興漢軍校畢業(yè)的骨干,再搭配上改造合格的青州黃巾軍,混合而成。
鎮(zhèn)西將軍馬超,跟隨劉正一起行動。
組建定陶軍團指揮部:
定陶軍團統(tǒng)帥:劉正。
軍團主簿:郭嘉。
軍團司馬:賈詡。
軍團參謀:楊修。
軍團大將:太史慈,周泰,魏延,趙云,陳到,馬超。
定陶軍團的規(guī)模,已經(jīng)達到了十四萬。
劉正也是感慨萬分,十年時間,興漢軍已經(jīng)壯大到了可以隨時隨地抽調(diào)編組十余萬大軍的能力。
想當初討伐黃巾軍,編制不足兩萬人。
幾年前討董,也不敢超過兩萬人。
如今地盤擴張之后,后勤保障能力大福度提升。
這完全得益于興漢大道的投入使用。
定陶城中的糧草,已經(jīng)達到了近五百萬斛,足以支撐十幾萬大軍很長時間了。
再加上定陶城中軍工企業(yè)的發(fā)展,可以為大軍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劉正才有勇氣聚兵十萬,在曹操面前耀武揚威。
賈詡說:“侯爺,咱們總算是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郭嘉也說:“侯爺,想當年咱們面對孫策一隊兵馬,都能嚇得你神經(jīng)錯亂。”
那段追著馬跑的日子,還真是令人懷念哪?
當初的咱們窮啊,要不要哄得魯肅北上,只怕南山城能不能建立起來,都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呢?
如今興漢軍厚積薄發(fā),終于擁有人口一千二百多萬,正規(guī)軍四十萬。
只是幽州未定,后方不穩(wěn),咱們這樣嚇唬曹操,真的好嗎?
楊修說:“侯爺,其實等青州大學正式向興漢軍輸送畢業(yè)生,再大舉進攻,勝算更大呀。”
劉正說:“德祖,你這樣說話,將軍們會恨死你的。”
興漢軍不能停下腳步。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享受慣了,再拿起刀n的時候,就沒有幾分斗志了。
如今曹操軍已經(jīng)率先挑釁了,以荀彧和戲志才的能力。
興漢軍要是中了曹操軍的算計,那可是苦不堪言的。
黃縣的教訓,就是明證呀。
五萬黃縣百姓的死,誰來負責呢?
區(qū)區(qū)一個司馬朗,那一條賤命,怎么可能消除青州百姓的怒火呢?
興漢月報的陳琳,已經(jīng)開始發(fā)表評論文章,把“黃縣糧案”的罪魁禍首,指向了曹操軍。
興漢軍定陶集結(jié),就是要給青州百姓一個交代。
這是必須要有的態(tài)度,也是興漢軍為民請命的標志。
興漢軍必須要讓天下人明白與興漢侯的勢力作對,是要付出代價的。
興漢軍的大將們,都在了養(yǎng)侯而努力。
劉正只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出戰(zhàn)機會。
趙云問:“侯爺,那些留守的人怎么養(yǎng)侯呀?”
劉正回答說:“留守的人可以訓練預備役呀。”
當新兵走上戰(zhàn)場,立下了戰(zhàn)功之后,留守后方的將軍,也能同等論功行賞。
比如南山城輸送一千新兵進入主力部隊。
當這一千人立下軍功之后,兵源地的駐軍將軍,也會獲得相應(yīng)的功勞。
要是為了湊數(shù),弄出一堆廢物點心來,賺不到功勛,那位兵源地的駐軍將軍,也活該受罰。
這樣一來,練兵的人才會好好練,用兵的人才不會為了兵源而折腰。
腹地的駐軍將軍,就得拼命的訓練出精銳的預備役,為前線輸送合格的兵源。
這樣的辦法,讓所有的人都要想一個清楚明白兵練好了,才有功勞拿。
從而促使所有的統(tǒng)兵大將,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
前方立功,后方也能獲得對應(yīng)的功勞。
打了勝仗,大家都有功勛養(yǎng)侯。
要是兵練不好,導致了前線失利,大家一起丟官罷爵吧!
陳到說:“侯爺,這樣一來,各位將軍為了養(yǎng)侯。”
前方的將領(lǐng)得拼了老命打勝仗,后方將領(lǐng)會千方百計練精兵。
畢竟練出來的兵,可是要上戰(zhàn)場掙功勛的。
敷衍了事的話,很有可能兩敗俱傷。
本來可以合作雙贏。
要是有人不識時務(wù),只怕送到前線的精兵的戰(zhàn)斗力會有什么缺陷吧?
前線將領(lǐng)可不是傻子,連兵源的好壞都分不清了。
一旦前線將領(lǐng)拒絕使用某個兵源地的新兵。
那么對應(yīng)兵源地的負責人,就會面臨著降爵的風險。
劉正就是想通過這樣的辦法,來調(diào)動后方的積極性。
畢竟練兵也是一種投資,要是負責人不給力,只怕沒有人愿意使用不合格的兵源。
隨著劉正的命令下達,后方掀起了大練兵的狂潮。
冀州典韋練的重甲錘兵,可是破城的好手。
幽州黃忠訓練的重甲神弩兵,成了呂布的最愛。
青州張郃訓練的大戟士,得到了陳到的青睞。
張繡訓練的n騎兵,早就被趙云給預定了。
李蒙和王方參照飛熊軍,也練出了精兵,在神威軍中大受歡迎。
總之每個人都拿出了真本事,練出了好兵。
安排好前線和后方的一切之后,劉正又過上了站在城門樓上看風景的日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