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派人找來龐統(tǒng),直接把獻帝歸袁和異姓封王的事情講了一遍。
龐統(tǒng)說:“侯爺,漢室天下已經(jīng)傾危了。”
請侯爺早作決斷,開元繼漢!
陳琳等人忙下跪請命。
劉正說:“士元,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辦吧!”
龐統(tǒng)忙領(lǐng)命出去準備了。
建安七年的第一天,林小妖替劉正產(chǎn)下了一個九斤五兩重的兒子。
與此同時,梅園總部,興漢軍的大小官員歡聚一堂,共賀劉正進位興漢王。
劉正接受了群臣的道賀。
劉正命令:
興漢國正式成立。
各部機構(gòu)依舊保持不變,只是新增一個對外交流部,負責人為禰衡字正平。
關(guān)于軍隊,也不作大幅度的調(diào)整,依舊各就其位。
興漢國實行九流并重的政策,與此同時,刑部升級為與執(zhí)政官,總參謀部同級的機構(gòu)。
魯肅依舊是總執(zhí)政官。
陳琳為劉正的筆桿子,是sn。
荀攸進位幽州刺史。
郭嘉進位冀州刺史。
賈詡進位兗州刺史。
楊修進位徐州刺史。
沮授依舊是青州刺史。
隨后又任命了五大將軍:
征北將軍呂布,駐地代郡。
征南將軍太史慈,駐地定陶城。
征東將軍趙云,駐地清河郡。
征西將軍馬超,駐地河間郡。
海軍大將甘寧,執(zhí)掌十萬海軍。
關(guān)于五州將軍:
青州將軍張郃,駐地濟南。
徐州將軍周泰,駐地東海。
兗州將軍魏延,駐地泰山。
冀州將軍典韋,駐地界橋城。
幽州將軍黃忠,駐地上谷郡田家堡。
他們就是興漢軍開國十大將軍。
劉正組建了興漢軍總參謀部:
成員有:閻柔,華佗,薛綜,馬鈞,劉義,糜竺,韓浩,龐統(tǒng),陳琳,王越。
其中龐統(tǒng)為總參謀部負責人。
擬定公元195年為興漢元年,與此同時,劉正規(guī)定:興漢年號永久使用,繼任者不允許擅自改動年號,以免造成歷史的錯亂。
劉立與興漢國同歲,定為世子,同時賜字:繼祖。
劉正還規(guī)定:
興漢國的繼任者,都必須簽署:不改年號承諾書。
關(guān)于承諾書的樣本,由sn陳琳擬定。
關(guān)于家事,劉正也做出了決斷。
甄宓為興漢王妃,定于她二十周歲時迎娶過門,依舊負責統(tǒng)領(lǐng)百花軍。
郭穎為蘭妃,同樣定于二十歲迎娶,負責管理興漢王府的產(chǎn)業(yè)。
林小妖為梅妃,負責興漢王府的日常用度安排。
興漢國終于走上了獨立建國的道路。
史稱:劉正開元。
蔣義渠接收了獻帝和文武百官之后,洛陽城中一陣雞飛狗跳。
袁紹更是氣敗急壞,暗恨蔣義渠不懂事。
這獻帝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拿在手中的話,怎么對待都是遺臭萬年呀。
袁紹找來許攸和田豐。
袁紹問:“子遠,獻帝的車駕即將進入洛陽城,我們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呢?”
許攸回答說:“主公,獻帝是一把雙刃劍,怎么用都會后患無窮,不如直接毀尸滅跡,嫁禍給秦王李傕。”
田豐忙制止了許攸。
當年許攸為了榮華富貴,可以與別人合謀另立漢帝,如今會有獻策弒君的言論,倒也不足為奇。
然而袁家四世三公,一旦袁紹弒君,簡直就是給自家招黑呀。
田豐說:“主公,天子只能迎進洛陽城中的皇宮,不可慢待。”
天下將亂未亂,袁紹軍霸占中原,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袁紹說:“元皓,獻帝加上那群文武百官,攪屎棍的威力那是無與倫比的。”
真要陷入了與文武百官撕逼的境地,咱們是殺呢?
還是不殺呢?
不殺就會有安全隱患,就算是交出手中的權(quán)利也沒有用。
豪強為了利益,文武百官為了地位,肯定會把咱們袁紹軍往死里整。
殺的話又會惹人非議,關(guān)鍵是漢帝左搖右擺,心中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
要是獻帝倒向那群文武百官,咱們袁紹軍就吃力不討好了。
田豐說:“主公,先迎回獻帝,再想個辦法殺雞儆猴。”
倘若咱們袁紹軍拒納獻帝,只怕是天下諸侯,又有了新的討伐對象了。
袁紹無奈,作為討伐國賊董卓,帶領(lǐng)著天下諸侯伸張正義的盟主。
如今卻不得不承認董卓奉立的傀儡獻帝是正統(tǒng)。
這一波臉打得那是啪啪啪的直響。
關(guān)鍵是漢室天下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怪病誰掌控天子,誰就要倒大霉了。
獻帝和文武百官,會活生生的把忠臣折騰成奸臣。
袁紹極不情愿跳火坑,然而卻無路可退。
興漢元年一月,獻帝重新回到了洛陽城的皇宮之中。
興漢元年二月初二,獻帝帶著文武百官先登壇祭天,再告祭太廟。
文武百官重新占據(jù)洛陽城的朝堂。
興漢元年二月十五,獻帝東歸之后的第一次大朝會隆重的召開了。
獻帝吸取了長安城的教訓(xùn),似乎有意識的打壓袁紹軍。
獻帝詔命:
國丈伏完為大司農(nóng),掌管錢糧開支,至于錢糧從哪里來,找袁紹要。
國戚董承為驃騎將軍,兵馬來源也交給袁紹來提供。
楊奉為車騎將軍,自行招募兵馬。
左靈為尚書令,負責處理朝中大小事務(wù)。
胡車兒為羽林中郎將,負責皇宮戍衛(wèi)。
蔣義渠為司隸校尉,負責保衛(wèi)洛陽城。
袁紹為大將軍,任縣王,田豐為國相。
這樣一來,洛陽城的兵權(quán)一分為三。
其中驃騎將軍董承和車騎將軍楊奉,麾下以西涼鐵騎為底子,算作一股勢力。
他們擁兵三萬,獻帝計劃弄出二十萬直屬部隊。
蔣義渠本來是袁紹軍中的一員,如今得了獻帝的器重,搖身一變,就成了洛陽城中的新貴。
蔣義渠本部兩萬,獻帝又給出了五萬的編制,直接恢復(fù)到當年洛陽北軍的水平。
由于頭頂上有兩個主子,算是一股騎墻的新興勢力。
袁紹軍的主力大軍二十五萬。
并州屯兵十萬。
剩下的分駐洛陽城周邊的大關(guān)隘。
偃師屯兵萬,作為袁紹的直屬部隊。
獻帝的存在,直接把袁紹軍搞得四分五裂。
蔣義渠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了。
左靈執(zhí)掌朝政之后,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迫使許攸交出了大部分財政大權(quán)。
許攸據(jù)理力爭,總算是保全了任縣王的獨立開府權(quán)。
左靈見許攸退步,于是就見好就收,硬生生的把洛陽城中的財政體系,折騰成了兩個系統(tǒng)。
有了錢之后,左靈的動作就大了起來。
他先是把有限的錢糧,優(yōu)先的滿足了文武百官的胃口。
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才交給董承和楊奉養(yǎng)兵。
至于蔣義渠的洛陽城守軍的供給,左靈直接讓任縣王府提供。
由于蔣義渠的軍隊已經(jīng)從任縣王府剝離了出來,直接導(dǎo)致了后勤保障上的變故。
蔣義渠向任縣王袁紹求餉,袁紹礙于情面和出于大局考慮,同意了撥付糧草。
然而許攸在直接向蔣義渠部提供后勤保障的時候,又遭遇了尚書令左靈的詰難。
畢竟洛陽城守軍是朝廷的直屬部隊,要是由任縣王府直接提供后勤保障。
那些關(guān)于任縣王袁紹圖謀不軌的誅心之言,恐怕就會謠言滿天飛了。
許攸無奈,只得把蔣義渠部的補給交給了大司農(nóng)伏完。
錢到了伏完的手里,還能要得出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
文武百官們照例侵吞了九成,剩下的一成留給了董承和楊奉。
至于蔣義渠部,餓死了也活該。
整整三個月,蔣義渠部沒有收到任何的糧餉。
蔣義渠再去找袁紹的時候,卻遭到了許攸的拒絕。
任縣王府已經(jīng)當了一回冤大頭,文武百官還想要故伎重施,真當許攸是傻瓜嗎?
蔣義渠沒有爭取到糧餉,麾下鬧了起來。
董承直接帶領(lǐng)五千驃騎軍,對鬧事的三千洛陽城守軍進行了s。
蔣義渠這才知道,原來站錯了隊,是要死人的。
忍無可忍的蔣義渠,直接帶兵殺進了尚書令左靈的府邸。
左靈滿門千余口人,無一幸免。
其實在蔣義渠殺到的時候,左靈就派人向董承和楊奉求援。
然而楊奉恨左靈成為尚書令之后,車騎軍的糧餉遭遇了極其嚴重的克扣。
車騎軍當然不會去救一個貪官污吏。
至于董承的驃騎軍才剛剛s過三千洛陽城守軍。
如今蔣義渠率部發(fā)難,董承見尚書令左靈吸引了洛陽城守軍的火力。
當然也不愿意出面干涉,以免引火燒身。
就這樣,左靈成功的替文武百官們獲得了重新崛起的財力。
如今卻被文武百官們裝聾作啞的拋棄了。
蔣義渠帶兵查抄了尚書令左靈的府邸,獲得了大量的糧餉,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洛陽城是沒有辦法呆了,走投無路的蔣義渠去找田豐求計。
田豐在得到了袁紹的許可之后,讓蔣義渠帶兵北上并州五原郡,替漢室戍邊。
至于獻帝敢不敢派人追殺蔣義渠,田豐也不想管了。
投機取巧的人,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蔣義渠是第一個付出代價的人。
蔣義渠帶著大軍離開了洛陽城之后,楊奉和董承的好日子就來臨了。
文武百官一如既往的貪婪。
驃騎軍和車騎軍可是西涼鐵騎的底子,可沒有蔣義渠部那樣的軍紀約束。
剛開始的時候,兩部人馬只是搶劫平民百姓。
然而洛陽城中的百姓已經(jīng)窮得叮當響了,楊奉的部下?lián)屃藥谆兀矝]有獲得足夠的糧餉。
楊奉心想,還是搶文武百官的性價比高一些。
看誰不順眼就搶誰,反正西涼鐵騎就是這樣過日子的。
車騎軍可不像蔣義渠部那樣受委屈。
田豐看著剛剛有幾分起色的洛陽城,居然被一群落魄的文武百官和兩個投機取巧的跳梁小丑,搞得烏煙瘴氣的。
田豐說:“主公,我錯了。”
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我還不如想個辦法滅了那群文武百官,或者是讓獻帝正常的駕崩。
文武百官沒有了獻帝的旗號,根本就沒有興風作浪的本錢。
袁紹嘆了一口氣說:“元皓,千金難買早知道呀!”
既然漢室已經(jīng)腐朽不堪了,那就讓司隸的百姓自由選擇吧!
袁紹命令:
任縣王府遷居太原郡。
顏良文丑的守關(guān)大軍撤到孟津關(guān)和箕關(guān)。
至于洛陽城,就交給文武百官和獻帝胡鬧吧!
袁紹是跪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聲,迫使他無法向獻帝,或者是文武百官們發(fā)難。
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家,幾乎與每一個文武百官,都有著竿子打不著的關(guān)系。
這樣一來,袁紹無法鐵腕懲貪,畢竟袁家靠名聲吃飯的。
然而繼續(xù)攪和在一起也不行。
雖然袁紹軍沒有同流合污,但是百姓對任縣王的不作為,肯定是心存不滿的。
為了避免被豬隊友傷害,袁紹選擇了逃避。
興漢元年七月,袁紹以南匈奴蠢蠢欲動作為借口,袁紹軍全部撤到了黃河以北。
袁紹把任縣王府設(shè)置在了并州晉陽城,從此不再過問洛陽城中的任何事務(wù)。
袁紹軍走得很堅決,一兵一卒都沒有留下。
洛陽城中只剩下兩股勢力了。
文武百官們?yōu)榱俗员#尤患m合出了一支私兵。
伏完參照長安城的舊例奪得兵權(quán)之后,竟然斷絕了董承和楊奉兩支大軍的供給。
楊奉和董承不肯坐以待斃,直接挨家挨戶的搶。
文武百官為了活命,進行了殊死的抵抗。
洛陽城再一次陷入了大亂之中。
這段野蠻的搶掠歲月,影響極其深遠。
直到很多年之后,天下百姓的洛陽城恐懼綜合癥都沒有消失。
洛陽城從此就徹徹底底的衰敗了,治下的百姓南下南陽餓不死,北上并州吃得飽。
整個司隸,十室九空。
漢室的威嚴掃地。
雖然楊奉等人以獻帝為尊,然而洛陽城及其周邊的百姓,深恨獻帝代表著的漢室朝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