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望著盧優,忍不住的放聲質問道:“盧門與梅園同氣連枝,你這樣助紂為虐真的好嗎?濟州島盧家也是盧門一脈,與梅園刀兵相見就是你們的選擇嗎?”
盧優望著陳達,一字一句的說道:“陳校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你應該不會陌生吧?濟州島與帶方之間貿易頻繁,盧家也得仰帶方公孫家的鼻息而生存。加入帶軍是盧家的生存之道,希望你可以理解家父的難處!”
陳達不再說話了,反正都已經擺開了陣勢,不打上一場誰都沒有辦法交代。通敵的名聲可不好背,一旦沾上了,就會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盧優也知道帶軍的內部矛盾重重,授人以柄很有可能葬送一萬盧家的精銳。以公孫淵的性格,有機會削弱盧家,所謂的戰略大局不要也罷。
陳達是真打,盧優出招也不敢含糊。兩人斗了一個時辰,雙方以平手收場,各自收兵。典滿回到駐地,恰逢大軍回營,王雙剛趴下治傷,就被撞了個正著。
典滿終于明白,賈詡為什么要重點批評刑天軍團了。王雙的咎由自取,正是驕兵必敗的典型案例。王雙陣前輕浮,幸虧遇到的是與梅園有著同門之誼的盧優,否則麒麟軍陣亡將領的級別就得提升好幾個檔次了。
陳達建議典滿,把刑天軍團與盧優對戰的經過如實上報。典滿只得無可奈何的接受了他的意見。王雙想要反抗,典滿突然拍了他一巴掌,痛得他直搖頭,事情就這樣拍板決定了。
趙統看完典滿的報告之后,順手丟給了參謀長費詩。費詩看著上面云山霧罩的內容,根本就分析不出什么有用的東西。
費詩拿著典滿的報告去找賈詡請教,想要趁機提升謀篇布局的能力。賈詡有心考校他,于是就問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費參謀長,你能從典副將的報告中看出什么東西嗎?”
費詩仔細的想了又想,才回答說:“賈老,根據情報部的消息,再結合盧優在陣前的表現,帶軍看似一個整體,其實各個家族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公孫淵充其量是一個名義上的主帥,能夠如臂指使的只有五萬嫡系!”
賈詡很滿意費詩的回答。十萬帶軍名義上以公孫淵為主帥,其實究其本質還是一個以利益為紐帶的松散聯盟。同富貴容易,共患難肯定是不可能存在的東西。
費詩抓住了公孫淵名不符實的核心。這似乎比原本的泉州叛軍聯盟好不了多少。公孫淵比荀攸唯一優勝的地方在于擁有帶軍的大義名份。
然而泉州城叛軍聯盟之間的合作并沒有從屬關系,至于彼此之間的吞并就名不正也言不順了。帶軍的情況就有些復雜了,一旦公孫淵掌控不住泉州城的局勢,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事情就不可避免了。
賈詡問:“費參謀長,麒麟軍是本次討伐戰的主力。依你看來,應該如何對付帶軍各部呢?”
費詩回答說:“賈老,南山軍校參謀科有警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戰果。只要打掉公孫淵,剩下的帶軍就會像傳說中的養蠱那樣,重新折騰出一個主帥來。咱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賈詡見費詩夸夸其談,心中就有些失望了。費詩畢竟太年輕了,根本就沒有抓住其中的本質。泉州城足以威脅幽州的地方,不是根深蒂固的公孫家,而是實打實的十萬帶軍。
戰爭其實就是一個比拼消耗的過程。十萬帶軍就是帶方的底蘊,也是公孫家敢于在泉州城興風作浪的根本原因。
這十萬帶軍的存在,不管掌握在誰的手中,對幽州都是致命的威脅。要是舍本逐末,死了一個公孫淵,還會站出來一個公孫宇,或者是韓志,還有盧優。
更可怕的是韓志或者盧優掌握十萬帶軍之后,突然來一個識時務者為俊杰。在雙方對峙的關鍵時刻舉城投降,那后果就更嚴重了。
十萬帶軍的編制仍在,戰斗力仍在。只是換了一面旗幟而已,就可以重新蟄伏起來。麒麟軍坐鎮幽州,帶軍自然不敢放肆。一旦麒麟軍到別的地方作戰,十萬帶軍就會對幽州構成致命的威脅。
賈詡的謀略布局,不是針對公孫淵,更不會是韓志。他的目標是消滅十萬帶軍的有生力量。毒士設謀,例無虛發。關鍵在于消耗對手的戰爭本錢。
亂世之中,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軍隊的數量。賈詡的謀略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計劃展開之后,對手的軍隊數量必定會遭到沉重的打擊。
賈詡一擊成功之后,對手在短時間內沒有再戰之力。面對帶軍的叛亂,他也堅持了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的謀略重點。
費詩的擒王戰略,其實是一種速勝理論。他的確可以取得名義上的成功。然而十萬帶軍實力依舊,以公孫家的底蘊,照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出足以威脅幽州安全的梟雄人物。
十萬帶軍才是威脅幽州安全的主要力量,至于公孫淵,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一旦麒麟軍全殲十萬帶軍,公孫家就沒有辦法繼續興風作浪了。
賈詡的布局,是為了消耗公孫家和帶方的底蘊。所謂的底蘊,也就是戰爭潛力,其一是人力資源,其二是戰爭物資。
麒麟軍構建的煤山防線,打掉了帶軍以戰養戰的幻想。所有的戰爭消耗,都得帶方提供。準確的說是由公孫家提供。
速勝可以挫敗公孫淵,卻沒有辦法讓公孫家傷筋動骨。賈詡不需要名義上的勝利。公孫家傳承有守護華夏的使命,即便是攻占幽州也不會輕賤華夏人。
要是十萬帶軍的底蘊被帶方的其他家族掌握,那才是幽州百姓真正的災難。賈詡想要做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幽州問題,徹底的打掉十萬帶軍才是唯一的出路。
舍此之外,只誅首惡的辦法只能在短時間內震懾帶軍。一日反賊就會在骨子里埋下n的基因,只要時機成熟,就會跳出來為禍一方百姓。
賈詡必須要借助討伐泉州叛軍的機會,把公孫家和帶方的戰爭底蘊消耗干凈。一時的婦人之仁,將會讓幽州難以獲得一世的平安。
費詩終于明白了,亂世靠的是軍隊的實力。至于領頭的是誰,其實根本就不重要。怪不得朝代更迭而世家不滅。其實與世家的見風使舵有關。
天下歸心只是名義上的歸心,傳承世家的實力和底蘊,已經在亂世的時候得到了夯實。至于新朝確立之后,很多世家都會選擇遁世。拿著積攢的資源一走了之。
土地其實是世家操縱天下局勢的重要籌碼。每逢亂世,都會有人拿土地做文章。秩序崩壞的最終結果,其實是頂級世家之間的洗牌。
戰爭消耗的各類物資,其實都是一次性的東西。至于可以作為世家底蘊的資源,會一點一滴的匯聚到頂級世家。
就拿興漢國來說,不斷的擴張與征戰,所有戰利品和征收的資源都源源不斷的進入了世家的口袋。糜家主宰天下食糧,張家掌管天下戰馬。
其實這都是表象,糜家的背后是東方家。所有的好東西都進入了公孫家的倉庫。然后賜下的東西都是一次性消耗的資源,確保糜家對東方家的依賴。
至于張家的背后是軒轅家。這就意味著自從黃巾大起義以來,天下有九成的資源都落入了隱族九姓的口袋之中。
十萬帶軍就是公孫家操縱幽州的根本力量。至少從目前來看,泉州城三十年來積累的財富,已經成了公孫家的東西。至于麒麟軍的征戰,也有成的資源變成了隱族九姓的底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