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風傻眼了?怪疾蛔,還真沒有那個膽量;奉旨行事,就得變成忘恩負義之徒。
灞橋離長安太近了,即便是戴陵有心陽奉陰違,下面的屯長和百人將也有能力直達天聽。
司馬亮主動歸附長安,司馬炎雖然說以大局為重暫時的接納,但是卻心存猶疑。朱逸群的生死不是問題。問題是一旦與霸陵扯上不清不楚的關系,戴陵的政治前途也就完了。搞不好還會禍及家人。
“戴雨,你實話告訴我!你愿意為了增援朱逸群而搭上一家二十口人的性命嗎?”戴陵問道。
“將軍,我死可以!然而我的家人都是無辜的,讓他們平白無故的犧牲,我做不到!”戴雨紅著臉說。
“陛下英明神武,肯定不會遷怒于咱們的家人!”戴云底氣不足的說道。
“戴云,要不你帶兵增援朱逸群的陣地。你的膽子不是很大嗎?”戴陵問道。
“將軍,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都尉而已,這級別不對等呀!”戴云推脫說。
“那你廢什么話,你不愿意拿家人的命賭,卻在這里攛掇我下令。到時候陛下的板子打下來,本將軍擔待得起嗎?”戴陵吼道:“要是陛下憐惜老將,你們幾個還能活嗎?戴云,你這安的是什么心哪?”
“將軍,兄弟們群情激憤,我應該怎么向他們交代呢?”戴風問道。
“灞橋是長安的門戶,我等不得輕出!”戴陵說道。
戴風等人終于消停了。
戴陵很清楚,增援朱逸群就得直面鄧艾。晉軍上下都沒有克敵制勝的把握。所謂的據理力爭,其實也只是想找一個見死不救的理由而已。
鄧艾為了吸引戴陵增援朱逸群的陣地,不斷的增加攻擊強度。同時兵臨霸陵城下,看住了司馬亮。
戴陵不敢冒險,坐視朱逸群孤軍奮戰(zhàn)。
仗打到最后,朱逸群已經失去了抵抗力。
鄧艾再也沒有辦法假打了,只得命令大軍發(fā)起總攻。
朱逸群帶著十余騎逃回霸陵,把戴陵見死不救的經過向司馬亮作了匯報。
鄧艾攻克朱逸群的陣地之后,并沒有修筑防線,而是下令撤回金鎖關,把原有的灞橋陣地破壞之后棄守。
司馬亮有心命令朱逸群,再次進駐灞橋陣地,又擔心重蹈覆轍損兵折將。左思右想之后,決定把灞橋全部交給戴陵。
消息傳到長安之后,司馬炎覺得全面進駐灞橋,可以更好的打壓司馬亮的勢力。于是就嚴令戴陵抓住機會分兵駐守。
戴陵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分兵駐防,全面控制灞橋。
朱逸群灞橋兵敗的消息傳到陳倉,劉正愣住了。
劉正原以為霸陵方面的司馬亮會保存實力,想不到卻是長安方面的司馬炎率先食言。
戴陵的見死不救影響極壞,甚至就連長安周邊的駐軍,都對灞橋守備部隊頗有微詞。
劉正綜合所有的情報進行分析并得出一個結論——晉軍上下已經對戴了陵部完全孤立,后面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鄧艾請求再攻灞橋的時候,劉正讓文鴛出兵相助。
戴陵被興漢軍兩面夾擊,只得派人向近在咫尺的霸陵求援。
司馬亮召集眾將商議。朱逸群力排眾議請命增援灞橋。
眾人不解,戴陵見死不救,霸陵方面為什么要以德報怨?
“諸位將軍,霸陵勢單力薄,若是灞橋失守,咱們就無法獲得長安方面的補給物資。這就意味著灞橋不得不救!”朱逸群說道。
朱逸群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興漢軍兵力充足,有足夠的預備隊進行輪換。
霸陵的機動兵力有限,一旦增援不力,就會影響城池防御。
“朱將軍,要是鄧艾圍點打援,咱們又該如何自處?”司馬亮問道。
“將軍,灞橋太重要了。救得了要救,救不了也得拼命。”朱逸群說道:“灞橋若失,霸陵不保!”
司馬亮終于覺悟了,灞橋的防守關系到霸陵的命運,更與司馬家的生死存亡悉悉相關。
灞橋的反復折騰,會最大限度的消耗司馬家的凝聚力。
司馬亮咬緊牙關抽調一萬人馬交給朱逸群統(tǒng)帥,連夜增援灞橋。
鄧艾命令文鴛攔截。
文鴛帶領兩萬人馬在灞橋北設伏,與朱逸群激戰(zhàn)了一天一夜。
只可惜朱逸群福大命大,再次逃出出天。
司馬亮救援灞橋的軍事行動宣告失敗。
戴陵在灞橋被圍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后,太尉楊駿表奏:
灞橋是長安的橋頭堡。灞橋在則長安無事;灞橋失守則長安有傾覆之危。
戴陵必須要救!
司馬炎也覺得灞橋的位置至關重要,于是就詔命將軍費曜派人增援,務必要保障灞橋的安全。
費曜領了圣旨,立即整頓兵馬準備出征。
左右以為戴陵坐視朱逸群兵敗非大將所為,拒絕快速增援灞橋。
費曜無奈,只得聽之任之。
長安援軍比預期晚到了兩天,恰巧給了鄧艾生擒戴陵的機會。
只是戴陵身為武將,見死不救的名聲已經臭了。
鄧艾不愿意接納戴陵投降,趁著灞橋守軍舉棋不定的功夫發(fā)起總攻。
文鴛陣斬戴陵,戴風和戴云力戰(zhàn)而亡。戴雷身負重傷,戴雨下落不明。
灞橋之戰(zhàn)結束之后,恰逢費曜的增援部隊趕到戰(zhàn)場。
文鴛主動退避三舍,引晉軍進了埋伏圈,一口吞掉了費曜的一萬援軍。
鄧艾替文鴛補充編制,正式成立了長安督帥府。
督帥府駐地灞橋,這就意味著興漢軍攻略雍州全境的決心。
徐蓋升任陳倉督帥府督帥,扼守咽喉要地。
興漢山莊的成員進駐灞橋,就近監(jiān)視長安方面的動靜。
灞橋之戰(zhàn)歷時三個月,興漢軍最終在關中站穩(wěn)了腳跟。
灞橋督帥府的組建,意味著興漢軍正式將灞橋納入管轄范圍。
霸陵再也無法與長安形成合力南北呼應。
興漢山莊進駐灞橋,讓長安世家明白梅園攻略雍州的決心。
司馬亮看著傷痕累累的朱逸群等人,老淚縱橫的說道:“霸陵再也沒有抗衡興漢軍的力量了,大家都散了吧!”
“將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們可以進入北地,然而揮師西域再創(chuàng)基業(yè)!”朱逸群說道。
“可是矩兒還在長安呢?”司馬亮問道。
“將軍已經退出華夏,與陛下再無利害關系。畢竟血濃于水,長安方面不至于為難世子。咱們只有活下去,活好了,才會替世子爭取到最好的待遇!”朱逸群說道。
司馬亮被朱逸群說服了,決定帶著五萬大軍,三十萬家眷西行。
劉正得知司馬亮的決定之后,命令鄧艾將霸陵晉軍送出雍州。
為了統(tǒng)一指揮進攻長安的興漢軍部隊,劉正命令文鴛負責籌備興漢軍集群指揮部。
鄧艾作為久負盛名的鎮(zhèn)帥,是當之無愧的總指揮,參謀長是他的老搭檔龐統(tǒng)。
負責進攻長安的部隊有四大督帥府。
灞橋督帥府作為中軍主力,負責進攻長安北門。
金鎖關督帥府督帥張虎,率部攻打長安東門。
藍田督帥府督帥呂猛,負責攻打長安南門。
陳倉督帥府督帥徐蓋,負責攻打長安西門。
興漢軍各部重兵云集,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劉正登高望遠,書寫豪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