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終于明白了,洛神甄宓入駐靈魂啟三才陣,就是為了重溫舊憶,為成就問仙陣積累經驗。
千萬年創世輪回,十全陣了然入心。問仙陣下香魂怒,道是仙途誤好音。
凌碧波山河永固,濟蒼生日月皆溫。爭向上崢嶸歲月,開大道列位佳賓。
及至洛神斷魂消香之后,天地重新輪回,洛水出,新人類出現。
陳思王曹植引一曲于帝都,卻道出了洛神艷冠天下之名。
劉正攜任務穿越東漢末年,興商派以阻輪回。
一路向上,拼搏至此。
逍遙谷里不逍遙,窺探命運卻操勞。
靈魂有陣,體悟金剛。
這一番修煉,使得劉正看到了一絲道運。
修道者與天爭斗,卻成了天地手中的剔骨刀。
問仙有缺,誰可補全?
眾生皆碌碌,卻沖不破蓋在頭頂之上的天空。
“夫君,捅破牢籠,才能看到真正的自由。”甄宓說道。
“牢籠之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欲掙脫這片天地的人來說,桎梏便是牢籠。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牢籠便是保護傘。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沒有未知的危險,這片天地的秩序就得以維持。”劉正說道。
甄宓沉默了,劉正的選擇,對于巔峰的修道者很不公平。
龍困淺塘,的確需要打破束縛。
然而對于那些生活在池塘里的魚來說,池塘破了就得流浪。
龍歸大海可以興風作浪,魚歸大海就會成為其他海族的食物。
世間真龍,畢竟少數。
雖有引領天下大勢之功,卻也將弱者綁上戰車煙消云散。
修道焉得雙全法,食物鏈頂端的人只負責捅破天。
至于天塌了,就得高個子頂著。高個子頂不住,大家一起完蛋。
打破牢籠,得益者不過是寥寥數人,風險卻是讓億萬人分擔。
問仙有風險,輪回且綿長。
甄宓修道無窮歲月,當然知道牢籠的危害。
規避風險,并不意味著風險會消失。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終有一天會因為投機取巧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牢籠里安分守己,很有可能會逐漸地喪失登高望遠的力量。
當牢籠外面的人主動打開牢籠的時候,里面的生靈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守護天地需要力量,至少得掌握打破牢籠的力量,才能在新的天地里占據一席之地。
劉正終于想通了,唯有放棄牢籠的舒適環境,才能獲得保護世界的力量。
問仙陣里莫問仙,打破牢籠看新天。
殘缺的問仙陣進入劉正的靈魂核心,直接進入了甄宓的命脈。
那殘留的龐大道元,直接將劉正送上了力仙境界。
以陣為核,成就陣仙。
劉正的突破,竟然引起了五方神獸凝形祝賀。
逍遙谷的傳承大陣,也開始了共鳴。
力仙,可以精確獲得絕對力量。
劉正獲得了靈魂**陣的開啟之法,軒轅無雙手持軒轅劍進駐陣位。
**陣攻守兼具,劉正開始參悟無形之陣。
天地生靈皆為陣眼,**一擊,天地歸一。
劉正突破的動靜,令逍遙谷中的所有人都無法潛心修煉。
九重天的修道者,都不約而同的出關,以靈魂審視劉正。
張仙陵也在第一時間走出了修煉室。
“你已經突破力仙了?”張仙陵問道。
“天地萬物皆為陣,我為陣仙四海傾。”劉正答道。
劉正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段文字:
天下陣道,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以陣為陣。這也叫做借物成陣。這種陣法需要陣眼,也有跡可循,是最容易破解的陣法。
第二重:無形之陣。布無形之陣,需要以虛空寄念為依托。
當然了,這種布陣之法依舊存在匠氣。有人打破虛空,也就有機會破陣。
第三重,一念成陣。布陣之人收發隨心,即便是對手有破陣的能力,也沒有破陣的時間。
劉正的靈魂之陣,依舊處于第一重境界。
靈魂陣眼雖然說介于虛實之際,但是卻扎根于修煉者的靈魂。
人死陣消,依舊處于借物成陣的范疇。
劉正望著張仙陵,突然想到了了一個布陣之法。
靈魂**陣突然施展,直接把張仙陵設置成了陣眼。
以對手為陣眼,基本上就扼殺了大多數破陣手段。
畢竟想要破陣,就得自殘。
張仙陵眉頭一皺,忍不住的問道:“這就是你的傍身陣法,好像還處于不完全狀態?”
“這是靈魂**陣,布置好之后儲藏于靈魂之中。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就好了。”劉正答道。
張仙陵突然伸手,直接抽出劉正的道運,在其中的某個節點之上點了一下。
劉正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卻發現張仙陵已經擺脫了陣法的影響。
“陣仙對付同階之敵,倒也所向披靡。只不過要越階對付氣仙,那就是自尋死路。”張仙陵冷笑道。
“師姐,我錯了。”劉正說道。
“行了,我只是讓你明白。靈魂陣法,就相當于擁有大量存款的富二代,想花錢就花錢。力仙就是力仙,花存款很爽,卻沒有足夠的掙錢能力。氣仙克敵制勝,相當于直接凍結了富二代的銀行賬戶。”張仙陵解釋說。
富二代用錢砸人,結果卻被凍結了賬戶。這比拼的結果也就沒有懸念了。
劉正聽了張仙陵的解釋,頓時就啞口無言了。
境界的硬傷,不是靈魂陣法可以彌補的。
賬戶里的錢再多,也項不住人家直接封號。
難怪力仙無法越階挑戰氣仙,氣仙面對道仙的時候也是手無縛雞之力的。
劉正很快就端正了態度。
正在這個時候,道仙門的接引使者陳摶乘坐飛舟降臨逍遙谷第一百層。
“張仙陵掌尊,張氏道脈的參賽隊伍是否集結完畢,接引號飛舟在武當山的停靠時間只有五分鐘,請抓緊時間登上飛舟,過時不候。”陳摶說道。
“陳掌尊稍待,還有兩名弟子尚未出關,我這就發起召喚。”張仙陵說道。
張仙陵立即發起召,把依舊處于深度修煉狀態的林玉清和張勁拖出了修煉室。
陳摶望著張仙陵手中的參賽名單,掐指一算,隨后就阻止了身旁副手準備驗明正身的打算。
張仙陵扛起林玉清,率先走進了飛舟的院落。
劉正無奈,只得跟上。
陳摶接收完張氏道脈的參賽者之后,直接駕馭飛舟朝著華山方向飛行。
張氏道脈在接引飛舟的院落十分龐大,有49間房。
院落修得金壁輝煌,在院門上,還有一塊蒙塵的檀香木匾額,上面鐫刻著四個字:武當金頂。
在武當金頂的隔壁,就是左氏道脈的泰山玉皇頂。
武當金頂的南面,就是于氏道脈武夷山桂香園。
背后則是王氏道脈的終南山別院。
劉正剛進入武當金頂,卻發現大部分房間已經年久失修了。
負責日常維護的張氏弟子,大多面有菜色。
“師姐,這是怎么回事?”劉正問道。
“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張氏道脈勢微,直接連累了在接引飛舟上供職的張氏弟子。”張仙陵說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