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一旁尋思對策,當他看著道元步槍的時候,終于發現了一個可行性辦法。若是有一種槍械可以將道元步槍子彈快速射出,就可以解決散兵進攻的問題。
以道元子彈的成本,即便是一千發子彈消滅一個貴霜重騎兵也不虧。
只不過以騎兵的速度,速射槍械想要達成攔截條件,首先得解決槍械的持續擊發能力,再有就是快速供彈技術。
畢竟人的手速再快,也跟不上機械的反應速度。
劉正想了想,直接把百科全書中的幾種速射槍械的資料拷貝了出來。
眾將經過討論之后,一致認定了半自動制冷重機槍和全自動制冷輕機槍。
至于制冷劑,直接使用壓縮魔氣。
魔氣陰寒,用于槍械制冷倒也不錯。
劉正和左宗棠趕回了松樹關,讓研究所試制兩種裝備。
左宗海琢磨了半天,終于把槍械制造出來了。
只不過在供彈方面卻出現了問題。
劉正提醒說:“左所長,我建議重機槍采取彈鏈供彈,輕機槍使用彈夾供彈。”
左宗海先打造出了輕機槍的彈夾,倒是比較容易,只需要在里面加裝彈簧,就可以實現持續供彈。
然而重機槍的彈鏈材料,就讓左宗海抓瞎了。
最關鍵的是彈鏈供彈,彈鏈的材料不能污染槍械,否則就會引起炸膛或者是卡殼。
劉正查閱了一番百科全書,即便是新的系統融合了首山和黑山的知識之后,也沒有相關的材料可供選擇。
劉正無奈,只得將材料的特性總結出來交給左宗海。
左宗海不愧是科研狂人,他很快就找到了彈鏈材料,并設計出了重機槍的標準供彈鏈。
為了緩解后勤保障的壓力,左宗海把輕機槍的道元子彈與道元步槍的子彈統一規格。
至于重機槍,采用專供模式。
這樣一來,漢軍的槍械種類就限制在了五類之中,從而使得后勤保障的生產和運輸極為方便。
道元重機槍問世之后,劉正決定按照后世的軍隊編制重新編制大軍,并引入雙重垂直的軍隊管理系統。
各兵種分散進入各支部隊,同時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集中使用。
三十二萬野戰軍,被劉正編制成了第一集團軍,左宗棠為集團軍總司令。
第一集團軍轄十一個師,十一位師長分別是:韓信,項羽,衛青,霍去病,薛禮,黃忠,藍玉,徐達,常遇春,張角,玉竹。
其中十個師為戰斗師,一個師為醫護師。
戰斗師編制三萬人,醫護師編制兩萬人。
戰斗師的最小戰斗單位為連級戰斗單位,擁有一個騎兵排,一個步槍排,一個偵察班,一個輕機槍班,一個重機槍班,一個火炮班,一個通訊班,一個醫護班,共計兩百人編制。
在大型會戰期間,重機槍班和火炮班會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使用。至于輕機槍,則為連級的基礎火力支援。
漢軍混編之后,各兵種的后勤保障系統不變。
這樣子既可以預防基層將領擁兵自重,又可以在需要集中使用的時候令行禁止。
劉正也是軍中爬摸打滾多年的人了,當然知道將領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