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單的話,著實讓劉正大吃一驚。要知道君子集團一向標謗仁義無雙,對自己人的痛苦掙扎當成生命的饋贈,對外人的痛苦卻是用放大鏡觀看,然后義不容辭的幫忙解決。
君子集團當初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享受一個五星好評而已。只可惜人家吃飽了飯,還覺得身上冷穿足了衣,又覺得地盤不夠大。
得寸進尺,莫過于此。
君子集團一廂情愿的認為,龍國放棄鎖陰城之后,就會主動息兵罷戰。然而事與愿違,犬都嘗到了甜頭,居然對鎖葉城搞起了摩擦。
君子集團終于明白了,國家之間的較量,拳頭大才是硬道理。至于所謂的仁義,也只有在征服完成之后,在納貢方面稍微的減免一下就好了。
君子集團由王道轉向霸道,這樣的改弦易轍,更是讓劉正心存擔憂。
劉正提醒說:“衛單,君子集團必須要恪守王道,才能對武將的霸道之策加以約束控制。龍國走的是爭霸路線,而不是自取滅亡。若是連你們都轉向了霸道陣營,龍國的未來就會越走越偏。武將依靠戰場上的功勛青史留名,君子集團只能靠別出心裁的仁義流芳百世。”
衛單不解地問道:“城主,我似乎有些迷糊了,難道你不希望文武一家親嗎?”
劉正解釋說:“文武就好像龍國的兩個拳頭,左手就是左手,右手就是右手。這兩只手和平共處可以,卻不能合而為一。就像一個人突然之間把左右手扣在一起,然后變成了一個拳頭。這樣走路的時候身體就會不協調了,保持文武之間的制約平衡,才是確保龍國發展的重要舉措。若是文武之間合而為一的話,整個龍國就失去百花齊放的味道了。”
劉正本人也很矛盾,既想文武一家親提升做事效率,又害怕文武并流之后進入偏執的軌道。
劉正敲打衛單,就是認準了文武矛盾只能制約平衡,而不能徹底的消除。文武并道,絕對是龍國發展的大忌。
文武關系究竟如何擺弄,劉正也沒有好的主意。手心手背都是肉,少了哪個都會失衡。
敲打完衛單之后,劉正才開始集中精力審核作戰計劃。
進攻犬都,最重要的不是攻城戰,而是如何防止鄰國申國的趁火打劫。
劉正問道:“衛申,進攻犬都的方案已經定了,君子集團如何在這場國戰中拿到功勛,你們有什么主意嗎?”
衛單只得說道:“城主,君子集團負責制定方案,這樣的決策之功還不夠嗎?”
劉正說道:“決策之功的分配早有先例:造化城占了60軍部占20負責執行的戰團,肯定會拿走10你們君子集團,僅有10的份額。你們那么多人分配這樣少的功勛,連封侯的資格都沒有。”
衛單問道:“文官想要封侯,除了制定作戰計劃之外,就是出使他國了,難道城主打算讓君子集團派人出使申國?”
劉正說道:“這可是一次封侯的機會,也是鞏固君子集團地位的重要舉措,至于你們愿意安排誰,我就不過問了。到時候論功行賞,肯定是按人頭來了。”
衛單說道:“申國一直對犬國的領土有著覬覦之心,這次出使肯定危機重重。我可不忍心自己的兄弟去冒險,我還是自己去吧!”
劉正并沒有說話,利益面前,衛單自然是當仁不讓的。至于申國的國王會不會發難,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生活總有風險,從來都不會存在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即便是真的有,那還得小心翼翼,萬一被砸中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衛單領了出使任務,就偽妝成商隊過了犬都,輾轉到了申國的王都花都,覲見了申國的國王。
申國的國王申不欲問道:“你就是龍國來的使臣嗎?”
衛單拱手施禮說:“外臣衛單,拜見國王陛下。”
申不欲問道:“你既然以臣子自居,為什么不行大禮?”
衛單說道:“我作為龍國使臣來到申國,一言一言都關乎國格和尊嚴,若是陛下堅持,就先問問戰神殿的戰神們再說。”
申不欲說道:“行了,把你的來意說說,我也想知道龍國對犬都是個什么態度。”
衛青只得把龍國的利益讓步講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