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元問道:“既然廉頗的統帥標簽世人皆知,秦國為什么不能一開始就派出白起,早點結束戰斗難道不香嗎?”
劉正嘆道:“統帥的標簽,代表著其人在該領域無出其右的絕對成就。廉頗的進攻能力差強人意,秦國只需要派出一名上將,就足以輕松應對。然而他的防守能力,就連稱雄于世的白起也難有建樹。才有了秦軍進攻,廉頗防守,仗打了小幾年,趙軍的反擊力度微乎其微。須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廉頗在防守中節節敗退,即便是給秦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可是在其他五國高層看來,趙軍敗了。在上黨各階層的心目中,趙軍根本就沒有能力保護地方的安寧。上黨百姓本就對趙國沒有多少忠誠度,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還會陪著已經獲得了高官厚祿的前任太守,一條道跑到黑嗎?”
劉正坦言,統帥的專屬標簽,就代表了其人在該領域的絕對話語權。廉頗的防守能力天下聞名,即便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白起,也沒有把握戰而勝之。這其實就是一種有形的威懾力量。白起是當時最強的矛,廉頗也是當時最強的盾。
在不棋的時候,通常都有王不見王的規矩。也就是說至強進攻白起,不能與至強防御廉頗照面。一旦兩人照面,結果就有可能拼得同歸于盡。
廉頗稱雄于世的防御力,卻成了秦軍練兵的對象。至于世人所幻想的防守反擊。防守倒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反擊就有些子虛烏有的味道了。
廉頗守了幾年,把上黨的民心都給損失殆盡了。
趙王想要打破被動的局面,指望廉頗就有些天真了。畢竟秦軍還有大殺器白起沒有動手,僅一員上將就可以操盤。
迫于無奈,趙王只能換一個沒有統帥標簽的趙括登場。
趙括出擊,秦軍的心里就沒有底了。
趙軍在趙括的帶領之下,在主動進攻中,把趙軍胡服騎射的成果發揮得淋漓盡致。有道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趙軍胡服騎射在主動進攻的領域優勢明顯,劣勢也不容小覷。
胡服騎射是草原百姓在缺吃少穿的情況下,最迫不得已的選擇。這就注定了同樣的短板,在趙軍身上也同樣的明顯。
戰斗的結果,趙軍在后勤補給上栽了跟頭。
白起善于捕捉主動進攻機會的能力,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巧妙的抓住趙軍后勤大做文章,成就了不世之功。
可是白起還是低估了趙軍缺糧的程度,只得在招降之后,迫不得已的破壞規矩殺伐。
至于有人以為是出于對趙軍戰斗力的恐懼而殺降,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從戰國七雄征戰的大環境來看,各國出兵,唯一的目標就是爭奪土地和人口。秦國已經俘虜了大量的青壯,完全可以轉化為國力和軍力。可是最后的結果卻是殺降,那就只有一個原因,缺糧過于嚴重,秦軍根本就沒有能力養活俘虜,更沒有實力安頓俘虜。
同樣的戰例,讓劉正想起了后來的反秦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打敗了秦軍,同樣大肆坑殺俘虜的道理如出一轍。既然是破釜沉舟,那就意味著沒有補給,沒有后勤,維持軍需的唯一辦法就是戰場繳獲。那么問題就來了,秦軍戰敗之后,會心甘情愿的把糧草完整的移交給楚軍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直接認定為楚軍的繳獲有限,根本就養不活俘虜。結果就是為了活命,只能請俘虜們組團赴死了。
劉正提醒說:“阿元,統帥的標簽就意味著絕對強大。可是這種標簽被碾碎之后,同樣會產生嚴重的反噬。甚至會造成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可怕后果。”
廉頗的防御標簽,讓秦國只用一員上將的掌握了戰略主動。
項羽的破釜沉舟,被韓信的十面埋伏完虐。
趙軍胡服騎射的威力,卻被白起巧妙的抓住了后勤軟肋。
從這兩個戰例可以看出,統帥的標簽意味著絕對強大。可是這種強的存在,同樣是最致命的薄弱環節。倒不是說統帥的標簽不好,而是這樣的統帥會存在著一定的偏科,廉頗善守,那么進攻能力就會欠缺。項羽有勇氣破釜沉舟,那就注定了會有孤軍深入的弱點。
智帥在武力方面有短板,勇帥很有可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當然了這種偏科是相對的,能抓住這種破綻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茍元問道:“將軍,難道就沒有無懈可擊的統帥嗎?”
劉正嘆道:“所謂的完美統帥,其實就是沒有人可以抓住他短板,或者說趕在對手抓住短板之前結束戰斗。”
茍元剛剛走上統帥的道路,劉正可不希望她過早的貼上標簽。畢竟標簽能力越強大,相對而言的短板就會更加的致命。
統帥需要懂戰略,而不是在具體的戰術問題上指手畫腳。
對于茍元的參謀習慣,劉正不希望她貼上智帥的標簽。
茍元按照劉正的指點瘋狂的讀書,總算是明白了統帥標簽的意義所在。標簽的存在,雖然說決定了統帥的地位,但是卻給當事人留下了絕對隱患。
茍元的參謀習慣,從插手錢多多指揮的小事,就可以看出她追求完美。
這樣的習慣一旦被對手掌握,人家只需要派出作戰勇猛的統帥,就有機會亂拳打死老師傅了。
茍元剛剛有所領悟,錢多多就帶回了不周山一層的羅漢軍大營情報。
當茍元瞄到任務執行者的時候,發現上面的簽名居然是趙飛燕。
茍元還沒有來得及發問,錢多多就隨口解釋說:“我回去之后才發現,執行偵察任務的最佳人選王昭君還有任務沒有完成,于是就讓趙飛燕帶著人出征了。”
錢多多看似輕描淡寫的解釋,卻讓茍元明白了很多東西。
茍元拿到了第一手資料,立功的人卻是趙飛燕。這就是軍隊內部無法根除的利益團體問題。
茍元按照軍法記錄了功勛,可是她的心里有點不舒服。錢多多承諾的王昭君,到最后竟然變成了趙飛燕,這純粹是陽奉陰違嘛。
茍元讓錢多多離開之后,就去找劉正旁敲側擊的投訴。
劉正勸道:“阿元,做人做事皆不能吹毛求疵,你只需要執行命令的結果反饋,而不是去追求執行任務的人選。”
茍元問道:“這是什么道理呢?”
劉正嘆道:“軍中勢力復雜,各種利益小團體盤根錯節。你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千萬不要胡亂的插手。假如你故意的動了別人盤子里的蛋糕,人家就算當時無法報復你,也會在某個關鍵時刻故意搗亂壞你的事兒。”
茍元問道:“那有人遭遇懷才不遇的不公平待遇,難道咱們就只能袖手旁觀嗎?”
劉正嘆道:“作為統帥,你只需要制定戰略,然而讓手下將領執行節點任務。你得學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在軍隊之中,除了軍法會一視同仁之外,其他的方面就不存在公平了。畢竟用得順手的人多用,用不順手的人就會棄而不用。至于是否有人屈才,抑或是懷才不遇,都不是統帥應該考慮的東西。統帥只有兩個任務,一是發布命令,二是針對反饋回來的結果進行論功行賞,而不是緣木求魚的追求所謂的公平,那不現實。沒有人可以保證不錯過任何的人才,咱們只需要關注任務完成率。”
茍元聽完,心中的那絲不快終于消失了。朱雀坊的人才不計其數,可是有機會執行任務的人選相對有限,這就注定了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作為統帥的她,一味的追求公平任用人才,純粹是本末倒置。
就像茍元很欣賞王昭君,錢多多卻束之高閣。這中間的利益糾葛,很難用是非對錯來衡量。
劉正并不認為茍元有錯,同樣也不會反對錢多多的做法。至于失去表現機會的王昭君,劉正可以給予同情,卻沒有辦法給付補償。
畢竟趙飛燕執行任務,也交付了滿意的答卷,就已經證明了錢多多的人才使用沒有問題。
茍元問道:“將軍,難道就不管王昭君了嗎?”
劉正嘆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管王昭君出于什么原因錯失了機會,那就只能期待下一次幸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