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實張正書還有一句話沒說皇帝也是人,他也會出錯,所以做官的最大目的,就是糾正皇帝的錯誤,讓一切都回到正軌。但是,張正書覺得這句話殺傷力太大,才忍住沒有說出口。
“這事呢,還太遙遠。”張正書笑道,“你還年輕,做官沒那么早。先去寫稿子吧。對了,小報一事,怎么樣了?”
趙鼎連忙說道:“按照小官人的意思,已經擬好了,在這里,請小官人過目。”說罷,趙鼎把一張宣紙遞給了張正書。
這小報是張正書的另一手準備,凡是京華報不敢寫,不敢說的話,就全由小報來實現。反正汴梁城中小報這么多,誰又能抓得住張正書的把柄?兩手準備,總是好的。
攤開小報一看,張正書覺得寫得挺不錯的。根據交趾的實況,給了朝廷很多建議。比如,從哪個方向攻打交趾勝算最大,在哪里能找到金礦,一年能挖出多少金子,一年能怎么耕種可以讓水稻一年三熟。甚至,連怎么把交趾百姓遷徙到蘭州都寫到了。更別說細致到如何管理當地百姓,如何一手文化,一手刀劍教育交趾百姓,幾乎是事無巨細,簡直可以直接拿去施行了。
“甚好!”
張正書大加贊賞道,他慶幸自己真的沒看錯趙鼎。“如此,我拿去刻印了”
走了兩步,張正書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是了,待得七夕過后,你與我一同到縣學進學罷!”這件事,張根富已經跟張正書透露過底細了,只要多納些錢糧,入縣學只是走個過場罷了。其實,在宋朝這時候,很多富紳子弟進入縣學,無非就兩個目的。其一,自然是為了做官了,三舍法的確立,使得縣學、州學、辟雍,再從辟雍入太學,太學到了上舍后,便能進入殿試。殿試合格后,就能做官了。其實這條路,比科舉更不易。三舍法就是不斷在考試,幾乎是每月一考,想要做官,就要努力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厲害。然而,元祐更化后,三舍法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想通過這條路升官的學子,全都轉到了科舉的戰場上。無他,就因為是縣學、州學出身,幾乎可以視作自己人了,殿試取得好名次的幾率大大增加啊!
富紳子弟進入縣學的第二個目的,僅僅是為了得到免除身役的特權而已。很顯然,張根富也是這么想的。因為憑著張正書的學識,幾乎是沒可能升到州學。既然沒可能升學,也得不到推薦考科舉,那么就只能花錢買進學名額,免除徭役了。
那趙鼎進入縣學,則完全是金錢起的作用了。
張根富也希望有多個人陪張正書,說不定還真的有轉機。畢竟張正書現在才剛剛束,還有奮而起的機會的。多少進士,不也是三十多歲才考中的?所以,張根富很樂意掏錢,再加上趙鼎的文章確實很好,十三歲能寫出這種文理皆有可觀的文章來,縣學教諭看了他的文章,自然是歡迎這種學生的。
“謝過小官人!”
趙鼎也沒想到,張正書會這么快弄好學籍的事,當即大喜過望,給張正書又施了一禮。
張正書坦然受了,笑道:“莫要學仲永!”
雖然傷仲永是王安石寫的文章,趙鼎不太待見這個介甫先生。可傷仲永他也是看過的,自然明白張正書的期待,認真地說道:“吾家貧,如何能不用功?家母年邁,不忍卒看其辛勞,自是要奮。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歐陽文忠公歐陽修亦曾有云,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如此,如何敢不用功?”
張正書點了點頭,撫掌說道:“善!”
讓趙鼎去教導那些張家莊孩童認字之后,張正書便帶著來財出門了。
自然,張正書是去大相國寺東門大街旁的“勤卷堂”,打算雕版刻印這小報了。
“張小官人,甚久不見,近來無恙否?”
“勤卷堂”的陳掌柜見到張正書來了,連忙出迎道。要知道,張正書可是他的最大、最穩定的主顧了,單單是刻印一期報紙,都足夠讓“勤卷堂”收入十余貫了。要知道,這是他賣出好百本書才能賺到的錢啊!
“無恙,無恙”
張正書笑道,“陳掌柜,先前我跟你說的事,你可思慮清楚了?”
原來,張正書想要安排那些張家莊的孩童過來當學徒,工錢什么的都由張正書出,“勤卷堂”只需要教技術就行了。只是陳掌柜說是要考慮考慮,不知道現在他考慮成什么樣了。
但張正書知道,他是不想出售技術的。畢竟,如果張正書在“勤卷堂”刻印報紙的話,那么陳掌柜等于守著一個會下金蛋的雞,幾乎不愁吃喝當然,張正書也得在他這里印刻才行。要知道,在大相國寺東門大街這里,書鋪可是有很多家的,“勤卷堂”并非是獨家生意。要是陳掌柜不答應,那么張正書高薪挖一個雕刻匠過去,也是可以的。而且,這種事無法避免。這些工匠都是看薪酬的,除非他很重情義,不會跳槽。可東邊不亮西邊亮,一個工匠不跳槽,總有一個會跳槽的啊!
“小官人,你這是何苦來哉呢?”
陳掌柜還想說服張正書,“要不這樣,小的再算便宜一些給你,這總該可以了吧?”
張正書卻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陳掌柜莫要覺得我是想省錢,并非如此。”
陳掌柜一愣:“不是省錢,卻是為何”
“我是為了省時間”張正書嘆了聲,說道:“這報紙更新的度太慢了,跟不上需求啊!所以,我想改良活字印刷術。你且放心,油墨紙張,我都會讓你提供的,甚至日后忙不過來之時,還要分一部分給你這店里印刻。”
陳掌柜雖然有點不滿,但張正書話說到這份上,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那小官人今日來,可是要刻印報紙?”陳掌柜怕張正書一怒之下找了別家,當然要好聲好氣伺候著。
“報紙,估摸還得兩日才行。今日,是要一份小報。文章在這,你與我用小報的形式,先印刻五千張吧!”張正書低聲說道。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