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傳奇,張正書只不過是集好運于一身,才能比得過范蠡罷了。要是真給他回到春秋那會,還沒有穿越者的光環(huán),他保不齊就是個普通百姓罷了。
當然了,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張正書就是要牛氣起來,就好像辦銀行一樣,誰敢做這等翻天覆地一般的大買賣?
唯獨張正書!
還要拉上皇家一起做,這叫啥?扯虎皮做大旗,大樹底下好乘涼反正吧,就那個意思。
當然了,張正書還是有擔憂的,萬一趙煦掀桌子不認人了,他也是沒辦法的。好在到現(xiàn)在為止,趙煦還離不開張正書除了張正書,還沒人能把銀行的事說得清楚哩。現(xiàn)在就掀桌子,這不是殺雞取卵嗎?再說了,趙煦也不是不知道底下的臣子是什么個模樣,真要收歸朝廷了,保不齊一個月之內(nèi)就被貪得虧空了啊!
所以,張正書覺得銀行會有一個平衡期,也就是一段緩沖期,蜜月期,等這段時間過了,保不齊就會發(fā)生些什么不愉快的事了。
都說財帛動人心,這利益之爭,向來都是血淋淋的,沒啥道理可講。
張正書也不是第一次體會到權(quán)力的好處了,但他也知道,好處是有,坑卻也多,一旦他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這銀行怕是連平衡期都走不過,直接改姓了。那班臉厚心黑的貪官,跟你講道理?你沒毛病吧?倒是有著趙煦在撐著,那些個貪官才不敢太過搞事。
不過嘛,貪官瞧著眼紅,肯定會弄出點事的,不然怎么找借口搞事情呢?
正因為是這樣,張正書才要提前布局,以防萬一。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了,第二天張正書一如既往的早起鍛煉,然后用沼氣做了一頓早飯。
不得不說,有了杜仲膠之后,沼氣池就受歡迎多了。
再加上冶煉作坊也弄出了閥門,配合著杜仲膠墊,再也沒有漏氣的之虞了。只是這杜仲膠管規(guī)定時間內(nèi)要定時更換,疲勞時間一過,沼氣泄露那就是大事了遇著明火,屋子都給你掀了啊!不過嘛,密封鐵管傳輸沼氣,這個技術(shù)一旦傳出去后就火了。不管是鄉(xiāng)村里的地主,還是汴梁城中的大戶人家,都讓施工隊到家里弄一個沼氣池。
沒辦法,這沼氣方便啊,不用苦哈哈的生火了,弄得滿頭黑灰都生不起火來,也不用煤炭,就這么拿個火折子一點就行了。關(guān)鍵還是那爐子,只要杜仲膠連著,打開閥門,再拿火折子一點,“呼”的一聲就有火了,方便!嗯,就是有個缺點,不是大戶人家,家里沒養(yǎng)個豬牛羊馬驢啥的,沼氣那是不夠用的。可家里有幾十個家仆那沒啥,大戶人家誰家里沒這個?就是養(yǎng)豬牛羊馬驢的,就有點坑了。養(yǎng)馬養(yǎng)驢還好,養(yǎng)牛就有點夠嗆了,沒那么多草料喂養(yǎng)啊,而且養(yǎng)著又有啥用?沒田可以耕種,牛車又太慢了,關(guān)鍵是太“土”,大戶人家不興這個了。養(yǎng)豬羊就更別說了,臭氣熏天的,大戶人家哪里受得了這個?
所以,在汴梁城中用得起沼氣池的,那都是真正的大戶人家,有錢人!
不過,中國人太聰明了啊,不就是排泄物么,這有多難?一些家里沒條件的,想到了這么一個法子,找來夜香郎,專門簽下契約,要夜香郎供應(yīng)排泄物。這些個夜香郎也是醉了,他們給人倒夜香那是應(yīng)該的,畢竟他們就是做這個的。可買夜香,真的沒見過啊!不過,這些人家也說了,拿出來的沼渣也是能賣錢的,他們才答應(yīng)了。想想看,賺得錢沒少,反而還多了,誰不爭著去做?
張正書倒是沒有預(yù)料到,他不過是想弄一個沼氣池,弄一個簡易的爐子而已,居然這么受歡迎!
這不,連施工隊都一擴再擴,都沒辦法做得過來供不應(yīng)求啊!
這倒是有點沖擊蜂窩煤的銷量了,不過蜂窩煤還是有優(yōu)勢的,最起碼在煮粥、煮水這方面上劃算多了。畢竟那簡易的燃氣灶,需要用錢買夜香,這錢已經(jīng)挺高了。弄得連夜香郎收夜香都要付錢了,沒辦法啊,這汴梁城的百姓早就有市場意識了。以前呢,是百姓給錢給夜香郎倒夜香,現(xiàn)在是夜香郎給錢收夜香,一進一退之間,是城市文明的進步!
這倒是便宜了普通老百姓了啊,蜂窩煤是麻煩了點,但是便宜啊!
沼氣爐子是好用,還有個專門調(diào)節(jié)火力的開關(guān),炒菜也不怕糊了。可是成本高啊,弄一個沼氣池,造價可是在五百貫起步的。這還是小型的沼氣池,要是大的,比如酒樓那種,起碼在兩千貫。可是你沒沼氣池,酒樓的生意就好不了了。客人進酒樓,不就是圖個新鮮么?這廚子的廚藝,很大一部分得看火候,沼氣爐子弄出來的炒菜,就是比其他爐灶弄出來的好吃,你不跟進你就沒生意,你跟不跟?
于是,沼氣池從樊樓開始,大大小小的正店、腳店都弄了一個。
張正書也沒想到,就他沒管李家村這邊幾個月的時間里,居然弄出了個沼氣的時尚,還直接有了上萬貫的生意!
別家都有了沼氣池,張家能少得了嗎?
這不,張正書有點感慨,除了爐子是直接通氣的,只做了一個調(diào)節(jié)火力大小開關(guān)的閥門,還需要拿火折子點火之外,這爐子和后世也沒啥兩樣了。額,不對,還是有點差別的,最起碼樣式挺大的。沒辦法,技術(shù)達不到后世那個高度,只能傻大黑粗了。
做好早飯,和曾瑾菡吃了之后,就乘坐著四輪馬車往汴梁城趕去。
一路上,居然遇到了不少四輪馬車,雖然大部分是山寨的。不過這也說明了,張正書在宋朝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吶!
“郎君,你怎么不管管那些人!”
曾瑾菡瞧不過眼了,“他們都是拿來就用啊,這不是形同偷竊么!”
張正書也是無奈,別說在宋朝了,就算是在后世,也拿山寨沒啥辦法?后世的人,一不小心就中雷了,什么雷碧、康帥傅、詠動、依利、香飄香、加鄉(xiāng)賓、特倫舒、治治瓜子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包裝幾乎一模一樣,可味道就不對了。跟著四輪馬車一樣,看模樣一絲不差的,可坐上去天差地別。中國人的逆向測繪仿制山寨,那是有悠久歷史的!
沒辦法,誰叫中國人好臉面,買不起真品,只能買個山寨的了。
這不,要是山寨貨,都不敢讓人坐上去坐上去就露餡了啊!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