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回到明朝做權臣 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

作者/紅塵賊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馬連超慷慨激昂的標題和引經據典的話語,終于讓弘光帝放心了。

    “唯今之局面,不在江北,而是湖廣!”慷慨陳詞的馬連超說道:“建虜不過是疥癬之疾,那左賊才是心腹之患!”

    率領百萬大軍的左良玉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從上游順江而下,那才是馬連超等人最害怕的。

    當然,弘光帝同樣害怕,就算是江北不守,還有長江防線。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清軍渡過長江攻破南京城,大家也可以繼續南退繼續做皇帝。

    若是左良玉來了,那就可真的全完蛋了。

    崇禎皇帝殉國之后,江南群臣大多傾向于擁立潞王,而弘光帝則是手握重兵的軍頭們強行擁立起來的。

    左良玉和東林黨人勾勾搭搭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左部的百萬大軍一旦殺過來,必然會重新擁立一個皇帝出來。

    到了那個時候,弘光帝的皇位保不住,馬連超等人的地位和權勢也就是隨之而去了,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事情。

    于是乎,朝議的重心就從抵抗清軍增援江北變成了抵擋左良玉防御江西。

    先抵御左良玉,然后再回師增援江北,如此一來可保江南之萬全!

    這就是江南小朝廷的總體戰略。

    “自打先帝殉國之后,這朝廷局面就愈發的不堪了。有些個人吶,明明已是家資萬貫,竟然還鉆進錢眼兒,渾然不顧國事艱難,居然挖起了朝廷的墻角。”馬連超雖然沒有指名道謝的說出“挖朝廷墻角”的那個人到底是誰,其實大家都心中有數:潞王。

    江南易置局原本就是為國家創收的重要部門,萬歷朝之后更是成為皇家的“小金庫”,內庫的很大一部分支出都是來自易置局的利潤。

    佛郎機的紅毛夷人一直都通過易置局購買中國的絲綢,每次都是十幾船甚至幾十船的大量采買,這樣的大宗海外貿易讓大明朝賺取了很大的利潤,彼此之間已經算是非常熟悉的老客戶了。

    但是,就在不久之前,佛郎機人忽然就不再通過易置局采買絲綢了,而是轉過臉去和浙江的潞王做起了絲綢生意。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來,這是潞王截斷了易置局的渠道,自己去和佛郎機商人做生意去了。

    潞王貪財,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但這一次的吃相實在太難看,屬于損公肥私的典型。

    弘光帝的名聲很糟糕,潞王也沒有好到哪里去,根本就是半斤兩。

    馬連超提起這個事情,弘光帝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意:“闖賊寇京,先帝殉國,洶洶之際擁立新君本是為國之謀。但總有些人鼓噪著要立潞王。現在看來,當初沒有立潞王何其之幸?”

    要是立了潞王,把我放在哪兒?當初能夠登基稱帝本就非常僥幸,所以弘光帝一直為此事耿耿于懷:“以前的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時至今日,依舊有些人心存不甘,和外藩之臣眉來眼去勾勾搭搭,朕早已看的清清楚楚,只是想給這些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罷了。這些人不思報效也就罷了,竟然還昧著良心做出私結左賊的勾當,置朕于何地?置我大明與何處?”

    左良玉和東林黨人相互勾結,終于弄出了“清君側”的事情,錢謙益肯定脫不了干系,是時候和這些人算一算舊賬了。

    就算是江北的史可法也是和東林人多有來往,這也是弘光帝不愿意增援江北,免得史可法做大的根本原因。

    對于當初那些個一心要擁立潞王反對自己登基的家伙們,弘光帝準備和他們秋后算賬了。

    僅隔了一日,錢謙益就被罷官了,緊接著又一大批東林浙社中人被排擠出來,江南小朝廷已徹底成為馬、賀黨人的“一言堂”

    局勢越來越差。

    看著李安寧拎著一把柴刀,金絲雀隨口問了一句:“拿刀做甚?”

    “把那幾叢的竹子砍了,弄幾根竹竿兒挑帳子用。”

    天氣越來越暖,小蟲子也多了起來,又到了掛起紗簾的時候。

    李安寧看到前院的竹子長的筆直,專門到后院的廚房里拿了把砍柴刀,準備砍幾根竹竿兒來用。

    砍竹竿?前院的那叢竹子是有名的“墨竹”,相當名貴,正是應了“前竹后蘭”的講究,本身就是庭院布局的一部分,那玩意兒是用來觀賞的,李安寧卻要砍下來當竹竿來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李安寧可不懂那么多講究,她只知道小蟲子煩人,若是不盡快弄幾根竹竿把紗簾掛起來,睡覺都不得安穩呢。

    管它什么墨竹不墨竹的,不就是幾根竹子么!

    那幾叢墨竹雖然不怎么粗壯,切韌性十足,用的力氣小了根本就不濟事,若是用的力氣大了反而會把砍刀彈回來,很是費了一番力氣才砍下來五七根,已累的銀雀兒一腦門子細汗。

    “瞧你這費勁的樣子,把刀給我。”李安寧這才注意到劉大牛來了。

    劉大牛是后廚劉師傅的兒子,早已熟識多年。

    以前在小吳莊的時候,這個生的五短身材敦敦實實的小伙子經常到后廚來蹭飯吃呢。

    把柴刀交給劉大牛,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叢名貴的墨竹全部放倒,劉大牛還很仔細的把枝葉削了下來,把細細的竹竿捆扎在一起。

    看到劉大牛收拾干凈,李安寧才猛然記起一件事情:“咦,大牛你怎么沒有跟隨張大哥一起出征?”

    是啊,劉大牛怎么沒有跟隨張啟陽一起去打仗呢?

    這次出征淮揚,張啟陽真是下了血本,整個毅勇軍傾巢而動,幾個州縣的丁壯幾乎抽調一空,劉大牛怎么沒走呢?

    劉大牛不僅僅只是后廚劉師傅的兒子,同時還是毅勇軍的隊官,穴攻鳳陽的時候親自點燃了導火索,把鳳陽城墻炸塌下來,為何還留在這里?

    “明天才走。”劉大牛說道:“我隨辛字營護送一批輜重,走的遲些。今天特意過來,和我爹商量點事情。”

    “是說娶媳婦兒的事吧?”李安寧笑嘻嘻的說道:“剛才我去后廚拿柴刀的時候,劉師傅還和我說起這事兒。前幾年你還到伙房里蹭飯吃呢,轉過眼去就要娶媳婦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呢!”

    劉大牛是小吳莊的“土著”,他爹又給張啟陽做了這么久的廚子,也可以算是張啟陽手下的半個“家丁”了。

    因為家中窮苦,劉大牛經常到后廚蹭飯吃,反正張啟陽有的是錢財和糧米,不在乎多一張嘴,也就由著他了。

    有時候被李安寧撞見了,還會塞給他些吃剩下的零嘴兒。

    正是因為這一層關系,劉大牛對李安寧知恩的很,明明比李安寧大了足足三歲,卻還是將她視為大姐那個級別的人物。

    現在當初在后廚蹭飯吃的小伙子已經要娶媳婦了!

    “我聽你爹說,那姑娘是隔壁盤龍鎮的,怎么樣?生的好看不好看?”

    “我也不曉得呢,根本就沒有見過那姑娘的面。”

    沒見過面就要成親,這種事情在古代一點都不稀奇。

    婚姻之事,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于青年男女本人的意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劉大牛的婚事,只要他老爹劉大廚同意了,他一點發言權都沒有。

    說起自己的婚事,劉大牛就變得扭捏起來,好像個大姑娘似的欲言又止:“那姑娘若是生的好看一些也就罷了,若是生了個夜叉鬼一般的丑相,我可就倒大霉了。”

    “不會吧?”李安寧說道:“若是那姑娘生的太丑,劉師傅肯定不會允了這門親事,他怎么會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其丑無比的媳婦呢?”

    “這可說不準!”在這個事情上,劉大牛對自己的老爹實在沒有信心:“我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丑妻良田家中寶,我爹總是說好看的媳婦不安穩,丑陋女子才好過日子。我最害怕他專門給我挑個樣貌丑陋的姑娘做媳婦兒。”

    “劉隊官大可放心。”金絲雀面帶微笑的說道:“你那個沒有見過面的媳婦肯定是個樣貌才情俱佳的姑娘。”

    “何以見得?”

    “男女婚事,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提親的媒人一手托兩家,自然不會找個形容丑陋的女子與你為妻。”

    金絲雀笑道:“現如今你已是隊官了,身上還是有戰功的,再過幾年升個營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營官呢,相當于正六品的武將了,媒婆子一定會尋個大家閨秀與你為妻。”

    直到這個時候,劉大牛才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身份:毅勇軍的隊官。

    雖然隊官沒有正式的品級,但是按照大明朝的體質,差不多也就相當于七品武官了。

    雖說文貴武賤,七品的武官確實和七品的知縣大老爺相差甚遠,但劉大牛的出身好哇。

    他爹是給張啟陽做飯的廚師,他本人又是毅勇莊的娃娃,這就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甚至可以算是一個突出的資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象山县| 张家川| 新宾| 罗源县| 隆安县| 信宜市| 井研县| 汪清县| 潜江市| 邵阳县| 吴忠市| 兴海县| 澳门| 宁陵县| 长治县| 饶河县| 隆尧县| 高邑县| 南和县| 天柱县| 丹巴县| 万年县| 巴彦淖尔市| 商河县| 达拉特旗| 林西县| 藁城市| 乃东县| 铜陵市| 西盟| 永平县| 成安县| 荆州市| 托克逊县| 天峻县| 寿光市| 滦南县| 来凤县| 旬邑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