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書籍浩淼如海,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本。
縱是再怎么狂妄之人,也不敢說自己讀過全天下所有的書籍。
匯總先圣之學,開啟后世之思,傳承文明記載歷史,這就是書。
多到不可計算的書籍,大多分為四類,分別是經史子集,其他的則歸到雜學當中。
作為四大門類之一,史書必不可少。
光是這一個史字,就泱泱如海,不知凡幾,通史、斷代史、傳記、志史等等,其中又衍生出無數(shù)個版本,真的是燦若星漢煙波浩渺。
如史記唐書宋史等等統(tǒng)稱為“正史”,代表著比較客觀的史學家觀點。
除此之外,還有不那么正統(tǒng)的“野史”。
野史雖然不那么正統(tǒng),有時候還缺少足夠的依據(jù)和佐證,但也可以作為正史的有效補充,很多的記載都是出自于野史。
因為時代的不同和學術流派的差異,有時候野史甚至可以當做正史來使用,漸漸的,正史和野史之間的界限也就開始模糊了。
除了正史和野史之外,還有兩種史書,就顯得不那正規(guī)了:秘史和艷史!
所謂的秘史,大多是以某個人物或者某個單獨的事件為理論基礎,勾勒出一幕隱秘的歷史故事。
至于艷史,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一般都是說的宮闈之內閨房之中的香艷故事,雖然存在荒誕不經的弊端,卻往往會依附與某一段歷史或者某個歷史人物,也并非全都空口大言的胡說道。
和正統(tǒng)嚴肅的史書相比,秘史和艷史就顯得不那么正規(guī)了,卻因為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反而更能吸引眼球,這也是秘史和艷史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總的來說,正史、野史、秘史、艷史這四個門類,涵蓋了素有的史書范疇,只要是和歷史有關的東西,全都脫不出這四個種類。
最近一段以來,有一本史書風靡天下,閱者極眾。
這本史書說的并非是什么春秋大義圣人教誨,卻涵蓋了正史、野史、秘史、艷史的全部范疇,書名叫做永福秘史。
從立論和描述手法里看,這本永福秘史應該算是糅合了野史和秘史兩種書寫方式,其中還有不少正統(tǒng)的歷史記載,隱隱有著正史的架構,但是,這種書誰他娘的看那些個東西呀?大家都是當做香艷讀物來閱讀的。
眾所周知,當今大清國的太后,也就是順治皇帝的親娘,以前就是住在永福宮里頭的,這本書說的就是當今太后的故事。
書中從布木布泰十四歲進宮開始說起,開始的時候有點像是言情,描寫的是一個單純而又美麗的科爾沁少女進宮的故事,然后就是一連串勾心斗角的爭寵劇情,把后宮的爭斗描述的淋漓盡致,各種各樣的算計和陰謀層出不窮讓人忍不住的想讀下去,簡直欲罷不能。
宮闈爭斗,尤其是涉及到后宮爭寵的女人之間的爭斗,自古以來就是最隱秘之事,這本書卻毫不留情的揭示出來,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欲,第一次把宮闈秘史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緊接著,就寫到布木布泰被黃臺吉寵幸,其中又穿插了布木布泰和多爾袞之間的曖昧之情,書中雖然沒有明確提起,卻幾次三番的屢屢做出一個暗示:當今的大清天子,順治小皇帝不是太宗文皇帝黃臺吉的兒子,而是多爾袞的種。
這樣的情節(jié)這樣的故事,無論背景還是人物,都是當今之人當世之事,而且又有宮闈之秘,很快就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眼球。
再加上其中有很多香艷的細節(jié)描述,自然會引得無數(shù)人趨之若鶩一讀為快。
大清皇帝一晚上需要臨幸?guī)讉女人,嬪妃們又是如何在床上伺候皇帝的,等等這些細節(jié)全都寫的非常生動香艷,再加上說的是皇家宮闈秘事,瞬間就火爆起來。
從表面上看,這本永福秘史好像有些荒誕不經,但卻對清廷的官制、法度和人物關系掌握的非常清晰,甚至連內宮里的情形都描述的一清二楚,說明作者肯定是個知道內情的人。
就算書中描述的不全都是真人是事,肯定也有所依據(jù),不可能全都是假的。
這本書瞬間風行南北轟傳天下,清廷也很快就知道了消息,立刻就做出了反映:封禁。
將永福秘史立為ns,嚴謹刊印、買賣、閱讀,有違反者,以大不敬論處,并且責令各級地方官府嚴查此書,一旦發(fā)現(xiàn)立刻收繳焚毀,相應人等一律嚴辦。
禁則佳。
越是官府大張旗鼓要禁止的東西,民間就越為流行。
開始的時候,一些人還把永福秘史當做是單純?yōu)榱宋矍虻暮詠y語,朝廷如此大規(guī)模的封禁,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也許,這本書里說的人和事都是真的,要不然朝廷為何要如此大力度的進行封禁呢?
隨著朝廷的禁令,很多原本不知道這本書的人也就知道了,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市面上已經沒有了這本書的存在,但私下里卻有更多數(shù)量的手抄本開始流傳,無數(shù)人人挑燈夜讀,尤其是看到那些香艷處,更是心癢難耐大呼過癮。
“砍了,全都砍了!”怒火中燒的多爾袞暴跳如雷的大叫著:“崇賢書案,一應案犯不必再審,全都梟首示眾!”
崇賢書案,本不是多么重要的案件,只不過是因為查出崇賢書店販賣ns永福秘史,書店老板一家老還有伙計、最近到書店里買書的主顧,有關無關的人等一百多個,不論青紅皂白,全都砍頭示眾。
光是在京畿一帶,這樣的案件已是不是一起兩起了,而是達十幾起之多。
每次都是株連無數(shù),全都是殺身之禍。
臟水都潑到當今太后和攝政王的身上了,這還了得?
如不嚴刑峻法,豈不是要反了?
說當今天子順治小皇帝是多爾袞的私生子,這樣的言行絕對是重罪。
但多爾袞做的有些過分了。
除了查抄相關的書店和砍殺相關的人員之外,多爾袞又下了一道命令:市面上現(xiàn)存的書籍文字者,必須全部收繳焚毀,就算是三字經論語這樣的常用讀物,也不例外。
所有的書本,必須經有朝廷重新審定之后才能刊行買賣,否則就是圖謀不軌居心叵測。
這道命令的打擊面實在是太大了,一時間輿論嘩然。
傳承了千年的圣人書竟然成了ns,立刻就得罪了全天下的人。
對此,多爾袞并不在意:“人不滿意有能如何?他們念叨幾句朝廷的法令就不施行了么?前番的剃發(fā)令,他們也是不滿意的,現(xiàn)如今不照樣乖乖的剃了頭發(fā)留起了辮子做了大清國的順民?”
“用科舉拴住人的心思,讓他們白首窮經的做一輩子學問,乖乖的做大清國才奴才就好。平日里可以裝出一副尊重人的樣子給天下人看看,卻不能真的在乎他們的意見。前明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明朝的滅亡,就是因為太過于重視人,以至于人結成朋黨左右朝政,亡國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永福秘史一書,直接就把布木布泰描述成為水性楊花、陰險狠毒的女人,簡直就是在世的紅顏禍水狐貍精,就差直接說她是亡國的蘇妲己了。
在這個事情上,布木布泰本人絕對是受害者,她的名譽遭受了巨大的損害。
布木布泰很清楚的知道這一盆臟水是從哪里潑過來的:江南。
哪個人會吃飽了撐的沒有事干,冒著抄家滅族的危險編造當今太后的謠言?
還專門花費銀錢刊印成書,擺明了就是早有預謀,也只有江南殘明才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布木布泰甚至已經隱隱的猜到了這事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誰:一定是張啟陽,就算是不他也必然和他有關。這盆臟水就是李吳山潑到她頭上的。
事情是明擺著的:不管怎么說,江南的復隆朝廷也是大明正統(tǒng),傳承的是崇禎皇帝的法統(tǒng),做事還是講究些體面的,不大可能用出這么下三濫的招數(shù)。
這種事兒,只有他張啟陽做得出來,也只有他張啟陽才能快速的把這本書散發(fā)到北方來。
作為一個受害者,布木布泰已經在心里把張啟陽罵了幾百遍,如果是在幾百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紀,肯定要和張啟陽對簿公堂,告他一個名譽損害,要他登報道歉順便賠償一大筆名譽損失費。
但是現(xiàn)在,她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張啟陽花費這么多心思,就是為了給敗壞一個女人的名聲?事情絕對沒有這么簡單。
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布木布泰已經越來越清楚的感覺到了張啟陽的真實用心:借助這個事情挑起清廷和人之間的嚴重對立。
永福秘史這本書一出來,清廷必然會大力封禁,一定會株連很多人。
作為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受害者,皇叔父攝政王一定會把這事擴大化,大興n堵之人的嘴巴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結果。
如此一來,人就會站到清廷的對立面上,這才是張啟陽的險惡用心。
多爾袞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按照張啟陽安排的劇本進行,連連掀起大獄,誅殺眾多的人,多爾袞越是這么做,就越中張啟陽的下懷。
雖然早就看清楚了隱藏其中的這些個關鍵,布木布泰卻不準備說出來,更不想勸阻多爾袞,因為她有自己的考慮。
封禁輿論,株連眾多,這些事兒全都是多爾袞做的。
自從多鐸戰(zhàn)敗身死之后,多爾袞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明顯的削弱,讓他站到人的對立面上,正可以產生進一步的制衡效果,進一步的削弱多爾袞,以免出現(xiàn)多爾袞獨大的局面。
“這些人胡說道,竟然編排起你我來了!倍酄栃枤夂艉舻恼f道:“歸根到底還是多鐸的錯,若是他當初能夠順順利利的平定江南,哪里還有這么許多了亂七糟的破事兒?”
正是因為多鐸沒有能夠順利平定江南,讓殘明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現(xiàn)在竟然有了逐漸穩(wěn)固的姿態(tài),才會有這么多人心懷故國,去相信永福秘史一書中說起的那些個事情。
如果不能盡快的消滅江南半壁,人們就始終不能心甘情愿的做大清國的奴才,他們總是懷著殘明可以恢復故土的夢想,始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就算是把頭發(fā)剃了也是三心二意。
消滅殘明平定江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雖然多爾袞屢屢催促,但洪承疇卻始終拖延,不愿意和渡江去和南京決戰(zhàn)。
雖然這讓多爾袞非常的惱火,更多的還是無可奈何:洪承疇說的是事實,他還不具備一舉消滅殘明的實力,不能貿然渡江作戰(zhàn),否則多鐸的敗亡就是前車之鑒。
按照洪承疇的說法,他只能維持住江北的局面不會進一步惡化,卻無力渡江平定江南。
除非湖廣的阿濟格能夠在戰(zhàn)略上進行配合。
到時候阿濟格的幾十萬大軍從上游順江而下,洪承疇就有機會有把握平定江南了。
“阿濟格在湖廣已磨蹭了一年,應該催一催他了。”多爾袞說道:“擬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