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深入湖廣,張啟陽所能夠調動的兵力只有一萬上下,卻創造出殲敵一萬的戰果,真可謂是輝煌大勝。
毅勇軍的主力還在江南,僅僅只是帶著區區幾個營頭和一眾的闖軍殘部,就打出這樣的局面,頓時震驚朝野。
在不使用毅勇軍主力的情況下,就能殲敵一萬,這說明什么?
說明張啟陽指揮有方用兵如神,隨隨便便就能打出旁人想都不敢想的勝仗。
“大明軍神”
“武穆重生”
“武侯再世”等等溢美之詞鋪天蓋地而來。
“陛下,湖廣之戰絕非如外界傳言的那樣,更不是因為勇毅公真的用兵如神!”
作為毅勇軍的監軍,又有鐵牛這樣的心腹全程參與了湖廣之戰,高起潛顯然比其他人更清楚蘊含其中的奧妙,并且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張啟陽獲勝的關鍵:“此勝,全賴那些個學生兵!”
張啟陽的用兵方略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但要說他是曠古凌今的“軍神”,那就顯得有些夸張了。
張啟陽的指揮水準雖然在及格線以上,但卻距離“軍神”二字還有十萬千里那么遙遠。
他之所以能夠在湖廣打的這么漂亮,并非是因為張啟陽本人有多么厲害,而是因為那些個學生兵。
作為高起潛的心腹嫡系,鐵牛把每一場戰斗的經過都做了詳細匯報。
鐵牛是毅勇軍的營官,高起潛是毅勇軍的監軍,這本無可厚非。
但高起潛卻發現取勝的關鍵不在于張啟陽,也不在于大紅狼等人,而是完全取決于那些學生們。
新華軍校的學生們所展現出來的戰斗力,讓鐵牛無比震撼,回來之后馬上對高起潛做了詳細匯報。
雖然高起潛也不大相信一群學生能夠有如此犀利的戰斗力,但是通過鐵牛的描述和他自己的復盤,很快就得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答案:軍校學生的戰斗力遠遠超過毅勇軍的精銳營頭,不是超過多少的問題,而是超過了多少倍的問題。
張啟陽之所以敢于率領一群雜七雜的烏合之眾深入湖廣,之所以敢于在阿濟格的眼皮子底下殺了一個來回,就是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些學生的戰斗力到底有多么強悍。
雖說毅勇軍是張啟陽的私兵,可終究還頂著一個“太子親軍”的名頭,是由大行崇禎皇帝欽命組建的隊伍,至少還能用君臣大義壓住毅勇軍。
但是,這些學生根本就不在毅勇軍的戰斗序列之內,甚至連軍隊都算不上。
他們只是學生,并且僅僅只是張啟陽的學生。
朝廷根本就調動不了。
張啟陽對軍校學生的控制,遠在毅勇軍之上,朝廷連一點插手的可能都沒有。
“據老奴所知,新華軍校的學生之所以如此善戰,最要緊的就是火器二字!”
高起潛并沒有親眼目睹學生們的戰斗,只能憑借鐵牛的匯報再加上自己的推測進行描述:“在犀利的火器面前,敵軍幾無還手之力,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雖然這些學生們是張啟陽的私人武裝,但是復隆皇帝卻不認為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張啟陽能組建軍校,我堂堂的大明天子為何不能?
既然火器這么厲害,干脆就組建一支類似的火器軍不就可以了嗎?
張啟陽僅憑兩千多使用火器的學生,就能打出黃州大勝的局面,若是以朝廷的名義組建更大規模的火器新軍,想必一定能夠取得更大勝利。
“恕老奴斗膽直言,這恐怕不行!”
“為何不行?”
大明朝不是沒有火器兵,也曾有過成規模的火器軍,但實戰效果卻有些差強人意。
想當年,京城的火器營在李建泰的率領下去阻擊闖軍,卻被劉宗敏打的滿地找牙,李建泰被俘之后投降了闖軍。
隨便招募些人手,配備火器之后就是百戰百勝的軍隊了?
真要是這么簡單的話,大明朝又何至于被李闖和清廷輪著番的折騰?
“老奴愚見,新華軍校的學生們之所以如此勢不可擋,必有內因!”作為一員老將,高起潛深知強兵的根本。
所謂的強兵,雖然武器裝備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卻不是根本原因。
三大營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京畿防御的主要力量,三大營的裝備和待遇無疑的最好的,但卻被多鐸殺了個稀里嘩啦,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
強兵的根本在于人!
真正的虎賁強兵,絕不僅僅只是因為武器裝備的良好,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僅僅只是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張啟陽就把幾千孱弱的少年變成了無敵的軍隊,這里頭一定有原因。
既不能調動新華軍校的學生,也不能直接組建一支現成的火器軍,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張啟陽出風頭了。
高起潛和復隆皇帝之間的關系,既是君臣又是主仆。
早在“闖宮奪門”之時,作為南京三大軍頭之一的高起潛就第一個對當時的太子表示了效忠,絕對算是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
若不是有這一層關系,也不會把“毅勇軍監軍”這個至關重要的使命放在他的身上。
高起潛雖是個身殘的宦官,但卻和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談的文臣絕不相同。
朝中的文臣,大多是空口白話,就算是有些個耿直能諫之臣,最多也就是指出時政弊端。
高起潛卻不一樣!
他不僅能夠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還能提出解決的辦法。
“既然你提起此事,想必已有了應對的方略吧?”復隆皇帝面帶微笑的說道:“朕素知你忠直的能臣,又是先皇簡把起來的內臣,最是公忠體國。有什么法子你就說出來!”
“老奴以為,軍校學生能有如此戰力,根本之根本還在于一個教字!”
軍校學生以前不過是普通的少年子弟,經過張啟陽兩年多近三年的調教之后,就成為戰力無雙的軍隊,只能說明張啟陽傳授給他們很多獨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外人是無法了解的。
盲目的鸚鵡學舌,必然會畫虎不成反類其犬。
只有深入學習,才能明白毅勇公練兵的獨到之處。
“以老奴之見,朝廷若想練出強兵,只需一個字!”高起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學!”
學?
向張啟陽學習!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態度,也不是簡單的政治口號,而是要認真執行深入貫徹。
按照高起潛的說法,就是派遣一批絕對信得過的人手,深入到新華軍校里邊,去學習張啟陽的練兵之法。
等這些人學成之后,再以他們為骨干組建一個類似于新華軍校的軍校,編練出一支由朝廷直屬的火器新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