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熱熱鬧鬧的一場宴席,竟然被弟弟攪和的一團糟,張大娃頗為惱怒:“三娃子,你這是做甚?”
“哥,我是在幫你。”
“放屁,”張大娃指著稀爛的宴席說道:“你就是這么幫我的?”
“這幫人是什么貨色?大哥你不會不知道吧?朝秦暮楚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輩阿諛逢迎之徒,你怎能與這些人攪和在一起?”張三娃痛心疾首的說道:“我的大哥呀,別忘了你的身份!
“我當然知道這幫人不是什么好貨。”張大娃說道:“但是,治理地方還用得著他們,接受他們的投誠也是大帥的意思,我只不過是按照大帥的吩咐做事而已?”
“吃吃喝喝,這是校長的吩咐?還有兩個狐貍精,也是校長的吩咐?”張三娃說道:“你不是說按照大帥的吩咐做事么?你做了什么?是吃吃喝喝還是和女人勾勾搭搭?”
身邊出現了女人,這是軍中大忌,對此張大娃真的說不出什么來。
但是,身為大哥,被弟弟這么當面指責,臉上卻是掛不住,有些強詞奪理的說道:“要是我違反了軍規,自然有軍法治我,還輪不到你來說!
“校長臨走的時候是怎么吩咐的?你全都忘記了嗎?”
張啟陽就是壓在張大娃頭頂的一座高山,無論他再怎么膨脹再怎么狂妄,都越不過這座高山:“大帥要我做好戰斗準備,四日之內開拔!
“你做好戰斗準備了嗎?你什么時候開拔?”
“大帥說的是四日之內,又不是今天,只要不耽誤日子就行!
這句話,讓張三娃相當的無語。
張啟陽給的期限確實是四天,但那是最后期限,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最后時刻才完成。
戰事如火兵貴神速,這些全都是最基本的道理。
按照張三娃的做事風格,修整軍隊、抽調人員,搬運物資等等這些戰前的準備工作,只需要兩天最多兩天半就能夠完成,差不多可以節省出一天都兩天的時間。
但張大娃的宗旨卻不是“盡可能的快”,而是“不耽誤四日的期限”就行。
這是典型的官僚作風,偏偏卻不違反軍令。
嚴重缺乏主觀能動性,只要不違反軍令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沒耽誤事就行”這是張大娃的思想。
盡可能的為戰爭服務,一切的一切全都要充分調動起來,盡可能的發揮出最大的效率,這是張三娃的想法。
這就是新舊兩種軍人的思想差距。
當這兩種思想體現在兩個人的身上,并且針鋒相對的時候,就會形成極其強烈的反差。
這一點,在張家這一對兄弟的身上表現的尤其明顯。
張三娃明明有一肚子話想對哥哥說起,但卻又不知應該怎么說,看著狼藉的宴席沉默良久,態度終于有所緩和,扶正了兩張翻倒的坐器,兄弟二人相對而坐。
“哥,你還記得當年李闖進京之時的情形么?”
當年之事,張大娃至今記憶猶新。
闖軍號稱百萬,分兩個大的戰略方向進犯京城,洶洶之際,張啟陽率領民兵們孤軍深入,受了大行崇禎皇帝的托國之重和周中宮的托孤之任,把昔日的崇禎太子今日的復隆皇帝,還有其他幾位殿下救了出來,這才有了現在的復隆一朝。
這是扶危定難擎天保駕的功勞。
當年的張大娃就曾經親自參與其中,經歷過那血與火的考驗,這也是他的另外一個榮耀。
說起當年之事,張大娃頓時滿臉興奮之色:“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我拿著扎n給老爺在前面開路,硬生生的沖了出來,F如今的新兵蛋子們哪里知道當年的情形,哦,三娃子,我是說你哦!
張三娃微微一笑:“哥,你是個英雄,這我知道。你是咱們家的驕傲,這我也知道。若不是因為你,我也不會加入軍校,你一直都是我的偶像!
“偶像”這個詞對張大娃來說有些陌生,卻很容易理解。
來自弟弟的崇拜才最單純!沒有夾雜任何其他的東西!
“今天說起當年的事,不是為了追憶戰功和榮耀,只是想問大哥你一句,你知道當年的李闖為什么打不過吳三桂和辮子兵么?”
“因為闖軍太廢!碑斈甑睦铌J剛剛得了京城,就和吳三桂和多爾袞在一片石大戰,被打的凄慘而回,這也是闖軍從巔峰滑落的標志性轉折點。
“這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闖軍在京城拷掠了很多錢財,上至李自成本人,下至每一個士兵,腰包里全都揣的鼓鼓囊囊,他們都以為江山已經打下來了,應該好好的享福了。誰也不想再賣命打仗,當年的銳氣已喪失殆盡。”
關于李闖在一片石的戰敗,張三娃只能說出這些個極其粗淺的道理,但大方向卻沒有錯。
“咱們毅勇軍,可不能步李闖的后塵呀!
雖然弟弟說的不是很明白,遣詞用語也不是很準確,但他的意思張大娃還是聽懂了。
畢竟是嫡親的兄弟嘛,在很多事情上根本就不需要多說就沒有領會。
“你是說我如當年的李闖?”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我看大哥你已經生出了輕慢驕縱的心思,一定要當心吶!
“我做什么啦?既沒有收斂錢財也沒有欺壓百姓,不就吃了一席酒么?多大點事情?你就是這么說我?”張大娃笑道:“三娃子,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我知道你是好意,卻也未免小題大做了些。”
吃一席酒確實算不得什么,更不能因此就斷定張大娃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但張三娃卻知道自己的擔心正在慢慢的變成現實。
“我不是說大哥吃的這一席酒,而是說你的想法!
真正的輕慢和驕縱不是來自于張大娃的行動,畢竟他所做的一切還有毅勇軍的軍法進行約束。
張三娃最擔心的是他的思想已經開始出現了某種程度的蛻變。
“旁的且不去說,就說這泗州一戰吧?雖說校長讓你暫領泗州事物,但你也不能真的把這一仗當成是自己的功勞吧?”
“這是所有兄弟的功勞,我啥時候說全都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了?”
“雖然你沒有這樣說過,但你卻有這樣的想法!
“就算我有這個想法,又能怎樣?這么點芝麻綠豆的功勞,我還不在乎呢。”
泗州的清軍本來就三心二意,又有相當數量的“投降派”與毅勇軍相互勾結,本身就不具備固守的可能。
泗州一戰,沒有任何懸念。
對于張大娃來說,有沒有這點小小的功勞,根本就是一件無所謂的事兒。
回到明朝做權臣
回到明朝做權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