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一番話,魯家成馬上就轉(zhuǎn)過身來了。
韋無病已經(jīng)說的非常明白了,咱們天王軍不投靠張大娃,因為那太沒有面子也太掉價了,而是投靠我韋無病本人。
向張大娃投降和向韋無病投降,絕對不是一個概念,至少在這群草莽英雄的心中,兩者之間存在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雖說天王軍姓魯,可終究是人家韋無病一手帶出來一手發(fā)展起來的,而且這韋無病又是大家的“六兄弟”,這可就不一樣了。
“好叫天王和諸位兄弟知道,我是直接和大帥聯(lián)絡(luò)的,這也是張大娃為啥沒有攻打咱們天王軍的原因。”
張大娃的東路軍要這是打天王軍的話,肯定如同巨錘砸蚊,但卻遲遲沒有對天王軍下手,就是因為韋無病不同意他那么做,用“鴿書”請示過江南“總部”之后,得到了“總部”的許可,允許他自行解決天王軍的事。
自從張大帥許諾把山東給了張大娃之后,張大娃這小子就真把山東當(dāng)成了自家的“自留地”,絕不允許那些亂七糟的地方武裝存在下去,唯獨這天王軍是個例外。
張大娃再怎么驕橫,對于張大帥的忠誠卻沒話說,張大帥說先不讓他碰天王軍,他就真的不碰一下。
“只要咱們把旗號一改,就算是向大帥投降了。”韋無病說道:“我說句兄弟們可能不愿意聽的話,向張大帥投降,這不丟人。”
投降張大娃可能會覺得很落身價很沒有面子,但是投降張啟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張大帥是何等的英雄好漢,血戰(zhàn)淮揚保衛(wèi)南京,擊破湖廣一路橫掃,眼瞅著就要打進北京城了,絕對是天下“英雄譜”上排名第一的人物。
若是如韋無病說的這樣,既不接受改變也不接受任命,僅僅只是改換一下旗號,成了李大帥的部曲,那就相當(dāng)于是和橫掃淮安府打進山東地界的張大娃平起平坐了啊。
這還真的不丟人,反而隱隱是一種臉面。
“大帥親自許諾,只要咱們天王軍改了旗號,大帥那邊就給咱們一個營的建制,天王要是愿意繼續(xù)和兄弟們在一起,那這個天王營的營官就是大哥的。若是大哥厭倦了廝殺,想享幾天清福,大帥可以許給大哥一個三等伯的爵位,朝廷要是不給,他就把勇毅公的爵位讓給大哥你來做。”
所謂的把公爵之位讓給魯家成,那純粹就是開玩笑的話,但這些草莽之輩卻非常習(xí)慣這樣的講話方式。
其實,在大明朝的晚期,爵位這個東西非常非常的虛,而且存在明顯的虛高。
大明開國的時候,只有那些戰(zhàn)功赫赫的大將才封伯爵,到了晚期,尤其是在南明時期,因為朝廷拿不出真正意義上的封賞,就只能給個虛頭巴腦的爵位,而且一個比一個高,到了永歷時期,異姓王都出來了。
雖然現(xiàn)在因為張啟陽的出現(xiàn)歷史走勢有了明顯的不同,但爵位虛高這種事卻依舊存在。
朝廷正式冊封的爵位和自封的天王,當(dāng)然不是一個概念,大家都很清楚這一點。
“三等順義伯,只要咱們把旗號一改,朝廷那邊立刻就會封賞下來,其他諸位兄弟的封賞。包在我身上。”既然連正式的爵位名號都已經(jīng)有了,看來這事應(yīng)該不是假的。
既然能做正式的伯爵誰他娘還愿意當(dāng)土匪呢?
真以為這山賊草寇是那么好做的么?
而且張大帥給的條件十分寬裕,想享福就去江南做伯爵,不想離開熱土也不勉強,依舊可以繼續(xù)留在這兒和以前的老兄弟們在一起。
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沒有拒絕的本錢。
那所謂的“十萬天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們自己心里沒數(shù)嗎?
憑借千兒百個兄弟,就能阻擋毅勇軍?
毅勇軍要是真這么容易就能擋住的話,多鐸還至于死在江南?
阿濟格還至于退出湖廣?
這天下以后肯定是張大帥的了,張大帥已經(jīng)給足面子,找個臺階下來給自己安排個不錯的退路也就夠了。
“江南那么遠,去了也沒啥意思,還有這么多的兄弟們。”魯天王是真的不想離開故土,最主要還是不放心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這么多年的老兄弟,這也是大多數(shù)草莽英雄的情懷:“真要如六兄弟你說的這些,那我也就應(yīng)了。兄弟們跟著我這么些年,出生入死的走過來,不容易,不能讓他們沒有下場。”
“大哥高義,便是關(guān)二哥在世,顧全了忠義顧全了兄弟。”
“這天王營營官的名號我就先擔(dān)著吧,說起來還好聽一點,你也知道我的本事不怎么樣,具體的事還得由你來干。”
雖然說的大義凜然,但魯天王終究還有點小人物特有的狡黠:“我就一個兒子,不想他繼續(xù)做這刀頭舔血的勾當(dāng),能不能讓大帥給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安排個官職什么的?不求高官實權(quán),只要輕省就行,也算是有條出路。”
“大哥的兒子就是我的侄子,這事包在我身上,要是低于正七品我就把眼珠子摳出來賠給大哥你。”
又經(jīng)過一番商議之后,魯家成自祛“天王”名號,搖身一變就成了毅勇軍天王營的營官,從山賊土匪洗白成為大明王師了。
昔日的天王軍改旗易幟,豎起了毅勇軍的旗號,其他那附庸山寨也紛紛改換旗號。
有沒有這個“天王營”對于毅勇軍本身而言,其實意義不大,但政治意義卻極其深遠。
哪怕是從最現(xiàn)實的影響來看,天王軍改天王營這個事,迅速成為一個標(biāo)桿兒。
那些個五花門的“義軍”紛紛效仿,爭先恐后的改旗易幟,讓烽煙四起草莽處處的山東亂軍很快就平穩(wěn)下來。
對各地的扛清義軍盡可能使用懷柔手段,而不是倚仗毅勇軍的兵威徹底清掃,對于迅速穩(wěn)定局勢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接收義軍”確實是張啟陽的命令,韋無病沒有撒謊,但他卻隱瞞了張啟陽的另外半句話:改編他們!
不僅僅只是原封不動的接收,必須做出大刀闊斧的改編,至于說到底怎么改編,那就不是這些草莽英雄們能夠決定的事情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