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劉賢將剩下的五千水軍殘軍合為一體,整編為一營,統一由呂介統領,又從潯陽、湖口催調了近百艘各式戰船前來,重新恢復了呂介所部的實力。
不過這一營水軍畢竟剛剛遭逢敗績,尚需休整才能再次上陣。劉賢多番打探,得知蔣欽、朱桓已經率領水軍退出余水,回轉了贛江,賀齊也留朱紀把守余干,自領二千大軍回了南昌,繼續與豫章太守蔡遺一道對陣李嚴。
于是劉賢權衡之后,命呂介之兵繼續在鄡陽休整,自與龐統一道領兵回到鄱陽城下,架起石炮攻城。
把守鄱陽的呂據僅有千人,雖然動百姓守城,但也不是劉賢大軍的對手。在龐統的調度之下,劉賢大軍石炮、大黃弩、云梯、攻城車、蹶張弩等各種手段齊出。呂據雖是守城,但畢竟兵少,激戰大半日,守軍死傷數百,城防力度大為減少,終于被董荼那、阿會喃奮力殺上城頭,一舉攻破城池。
呂據欲要領兵逃跑,卻被魏延追上,一刀斬。
劉賢領兵進城,出榜安民完畢,當下從張嶷、張翼兩軍之中各分出一千人把守鄱陽,隨后領著大軍馬不停蹄地南下進擊余汗。
受命潛入上饒、戈陽、臨汝等地收容張節敗兵,并聯絡舊部的周鳳聞聽劉賢領兵進攻余汗,當下也率領二三千兵馬前來助戰。
劉賢極為喜悅,當下合兵一處,同攻余干。
把守余干的朱紀此時也僅有數百人,眼見敵軍攻來,欲要動百姓上城防守,但周鳳原是余干、臨汝地區的大豪強,在本地極有名望,當下周鳳站在城下高聲對著城中勸降,城中百姓一來也對江東軍失去了信心,二來也受了周鳳的鼓動,于是紛紛回家閉門自守,并不響應朱紀的征召。
沒有百姓相助,僅憑朱紀所部數百人如何能擋得住劉賢大軍的進攻,不過數日,城池便已被攻破,朱紀本欲渡過余水逃往南昌去與賀齊會合,不想早已接到命令的呂介率領兵馬早在余水之上埋伏著了,正巧將渡余水的的朱紀前路堵住,一番激戰,朱紀被呂介部下兵馬亂箭射殺,算是報了前幾日慘敗之仇。
當下劉賢進入余汗、出榜安民,隨后準備領兵繼續進擊南昌。
正在此時,領兵攻打廬陵的吳碭、相虎來表文,劉賢拆開一看,頓時大喜。
原來吳碭掃蕩了廬陵郡內各縣之后,糾集各路義軍,得兵一萬六千人,復又回來與相虎合兵一處,共計二萬一千大軍猛攻廬陵城。吳碭得了龐統密令,叫歸附的各路義軍不惜代價,輪番進攻。在這種情況下,廬陵太守6績便是有三頭六臂也再支撐不住了,堅守了兩個月,殺傷義兵近四千人,但守兵也死傷千余,百姓也多有傷亡,困頓不堪。再加上吳碭、相虎圍城一年,城內糧草將盡,軍民士氣大跌。
終于在三日之前被義軍之中一個叫王金的領登上了城頭,吳碭在揮軍猛攻,一舉奪了城池,6績自己也被生擒。
劉賢接報大喜,當下寫了任命,升吳碭為廬陵太守,率領本部及其余五千義兵,一共七千人把守廬陵。調相虎、王金及其余義軍總計萬人順贛江而下,來南昌助戰。
此時把守南昌的賀齊、蔡遺、蔣欽、朱桓在受命而來主持戰局的孫邵召集之下正召開軍議。孫邵先介紹了一遍當前的情況,隨后道:“如今劉賢調遣大軍,多路畢竟南昌,而南昌城中僅有六千精兵,便是加上蔣欽、朱桓兩位將軍的四千水軍也才一萬人,諸位以為,該當如何應對?”
賀齊道:“我等受命把守南昌,自該與城池共存亡。敵軍殺來,我們奮力死戰也就是了。”
孫邵搖頭道:“如今我江東形勢風雨飄搖,各處兵馬盡皆敗績,劉賢又分兵將主公圍在了柴桑。柴桑之外,只有我們這一支兵馬有能力去增援了。倘若我們再戰敗,主公還能指望誰?”
賀齊聞言沉默了許久,道:“依長史之見,該當如何?”
孫邵道:“我之本意,是想殲滅龐統所部,使我水軍實力再次反轉過敵軍。若能如此,則江東便還有保守的希望。不想一番謀劃,卻是功虧一簣。如今龐統的水軍雖然傷筋動骨,卻實力猶存。我軍無論是水戰還是步戰都占不到上風,等到劉賢大軍合圍南昌,我軍必守不住城。故而以我之見,不如棄了城池,回守柴桑,與主公會合。”
賀齊聞言搖頭道:“長史此言差也!所謂孤城不守,我們守住南昌,不僅能將劉賢主力吸引在這里,還能遙遙與柴桑相呼應。倘若放棄了南昌,大軍全部退往柴桑。不說這一路可能會遇到敵軍截擊,便是真的安然退進了柴桑城中,僅只這一座孤城,便有重兵,我軍也難以久守。”
蔣欽、朱桓、蔡遺等人聞言,思忖了一陣,都同意賀齊的判斷。但這只是從軍事上考慮,如今孫邵已經提出了救援柴桑,倘若眾將反對,這卻有枉顧孫權安危,擁兵自重之嫌。
因此眾將都沉默不語。
孫邵見狀,知道眾將心意,當下想了想,道:“南昌距離柴桑二三百里,中間尚有海昏、歷陵二城。倘若二城被劉賢奪取,敵軍又再分兵封鎖贛江口,我軍便是想與柴桑相呼應都做不到了。依我之見,便是要固守也當固守海昏、歷陵,如此方能真正與柴桑守望相助。”
賀齊聞言,搖頭道:“南昌城被我軍經營多時,城防設施完善,我軍足可堅守。但海昏、歷陵近年來卻并非我軍防守的重點,城內糧草軍械短缺,恐怕不足以堅守吧。”
孫邵道:“海昏也是要地,我軍歷年來多遣智勇之將鎮守此地,城池堅固,如何不能堅守?”
賀齊道:“南昌乃是要地。南昌若在,豫章一郡便還算是在我們手中。倘若南昌丟失,軍民百姓必定軍心動搖,想要偏守海昏又如何能做得到?”
當下孫邵與賀齊你一言、我一語,誰也說服不了誰。孫邵想要盡量靠近柴桑,以減輕孫權的壓力。賀齊卻從大局考慮,欲要堅守南昌,牽制住劉賢的主力大軍。
二人大吵了一頓,最后孫邵只得道:“你是主公任命的南昌守將,我無權節制于你。不過蔣欽、朱桓之兵我卻要帶走。我自守海昏,以便呼應柴桑。”
賀齊聞言,看了看蔣欽、朱桓,見二人都低頭沉默不語,當下只得嘆了口氣,道:“隨你們去吧!”
于是孫邵帶著蔣欽、朱桓所部四千水軍離了南昌,趁著劉賢的水軍尚未到來之際經慨江口轉入潦水,進入了海昏。
劉賢率軍到達南昌,聞聽吳軍水師主力已經退入了潦水,當下急令呂介率軍封鎖慨江口,防止吳軍水師再出來。隨后與龐統商議道:“如今我軍到達南昌,會合了李嚴、尤泉、彭玉所部五六千人和相虎、王金等部一萬人之后,共有大軍三萬余人,而南昌城中僅有守軍六千。大軍堆在南昌城下,似乎有些浪費,軍師認為我軍是否應該分兵去攻打海昏等地?”
龐統沉吟片刻,道:“賀齊極為善戰,南昌又城池堅固,一時難以攻取。三萬大軍堆在南昌確實有些浪費,主公可分兵去奪艾縣、建城、建昌、宜豐、修水、昌邑、歷陵等地,以真正將柴桑、南昌、海昏給孤立起來,方便逐個攻取。”
劉賢聞言點了點頭,當下便命龐統率領張嶷、張翼、彭玉、王金等今一萬二千兵馬前往掃蕩艾縣、建昌等地。
龐統接令,當下率兵去了,這一路勢如破竹,旬月之間,各城望風而降。當下龐統將西部各城都拿下之后,復又領兵直往歷陵而去。
把守海昏的孫邵聞聽龐統往攻歷陵,頓時大驚,急忙領兵一千前往增援,行至半路,忽聽道路兩旁喊殺聲震天,左邊張嶷、右邊張翼殺出,將孫邵包圍在了中間。
孫邵大驚,欲走無路,只得死戰。龐統站在高處,用單筒望遠鏡查看戰場,隨后命身旁旗語兵揮動旗幟,指揮大軍圍殺,不過半日便將孫邵所部全殲。
孫邵本人也被張嶷臨陣斬。
龐統聞訊,親自看了孫邵尸,暗暗嘆道:“你獻計孫權,并親自指揮兵馬伏擊了我一次,將我擊敗。我今日也伏擊你一次,也算是報了仇。我們從此扯平,君且走好。”
當下龐統命人將孫邵好生安葬,不可褻瀆其尸體。
隨后龐統領兵押著戰俘,攜帶奪取的軍械鎧甲來到歷陵勸降。歷陵縣令見狀,不敢抵抗,當下開城投降。
龐統領兵進城,安民完畢,隨后寫了表文申報劉賢,并建議劉賢分兵圍困南昌、海昏,隨后親自率兵先取柴桑。柴桑若下,則海昏、南昌自當傳檄而定。
劉賢接到龐統表文,沉思一陣,覺得如今已經剪除了孫權的羽翼,將吳郡逼進了柴桑、海昏、南昌幾座孤城之中,眼下的形勢與當日鄱陽、豫章大部分都還在江東軍手中的情形又有所不同了。當日吳軍雖連遭敗績,但地盤還多,聲勢還不算弱,許多人還對孫權抱有萬一的幻想,因此必須要先剪除其羽翼,削弱其聲勢。而如今各處城池都已被奪下,敵軍退守柴桑、海昏、南昌,那么劉賢就沒有必要一座城一座城地打了,當全力攻打柴桑,擒殺孫權。
攻城的巨大傷亡只要承受一次就好了,實在沒有必要承受三次。
當下劉賢請龐統南來主持圍困南昌、海昏之事,隨后領著三衛親軍,攜帶石炮、大黃弩等利器轉道歷陵,留彭玉守城,劉賢自領著張嶷、張翼二營兵馬往柴桑而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