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雄如此說,唐咨怪地看了看王雄,這才道:“我乃徐州東海郡利城人,雖是率領眾軍在兗、豫之間屯田,但我的家眷卻多在利城,如今已經是陛下治下之民了。”
王雄聞言,冷笑道:“原來如此!難怪你敢做此不忠不義之事!曹魏對你多加卓拔,待你可謂不薄,而今一旦受點委屈,又見戰敗之下,形勢不妙,便即投降敵國,足見你骨子里沒有忠義之心!哼,自戰國以來,寒門之士便多是無國無家的趨利之輩,為一己之私可以出仕敵國,毀滅家邦。不過這也難怪,寒門士子自小孤苦,未有深受國恩,性格不免偏激,多出些唯利是圖之輩,以求改變自己的處境自然也不足為了。寒士猶自如此,更遑論唐將軍這樣出身平民的人,平生不識禮樂,不聞圣賢之教誨,貪小利而忘大義,受微屈而虧大節。真是可悲、可笑!”
唐咨被王雄說的惱怒,忍不住問道:“你是何人?何敢如此欺我!我雖是降將,卻也不能平白受人欺辱!”
王雄聞言,哂笑不語。
劉賢看了看王雄,沉吟片刻,道:“照王將軍的說法,平民不識禮數,寒士唯利是圖,那只有世家大族才可用了?朕一向只知道王將軍是曹魏降將,卻不知你居然還出身世族,這可真是失敬了。卻不知王將軍仙鄉何處啊?”
王雄沉默片刻,傲然道:“我乃瑯琊王氏子弟!”
劉賢聞言楞了一下,隨即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你是王氏子弟,當日朕處置王家之時,你為何不出面求情?你乃朕麾下之將,若出面求情,朕定會對王家從輕發落。不也不至于全族流放朱崖那么遠。”
王雄雙眼發紅地道:“哼,你如此輕賤世族,將我王家抄家流放,還要我向你搖尾乞憐?你如此對我王家,無非是想殺雞給猴看,震懾原其他世族。但你卻是打錯了算盤,我世家子弟自有風骨,寧折不彎,你越是輕賤打壓,世族便越發不會屈服。你如此苛待世族,還想穩定原,真是做夢!”
劉賢聞言嘆了口氣,道:“朕何曾苛待世族了?只是一直將世族寒門都一視同仁罷了。在朕這里,不問出身,只要有才能都能得到任用,只要有功勛,都能得到晉升,公平合理。世族、寒門都是大漢子民,只要遵紀守法,都能享受同等的待遇,不存在什么輕賤苛待!”
王雄道:“將我等世族與寒門、平民,甚至是百工賤民并列,不是輕賤是什么?”
劉賢喝問道:“世族憑什么該高人一等?”
王雄道:“世族詩禮傳家,累世官宦,代天子牧民,若無相應權利,不能高人一等,又如何能夠服眾?世族子弟個個飽讀詩書,志向遠大,猶如千里良駒,你卻要讓他們與普通劣馬同槽而食,同處一列,如此大材小用,識人不明,不是苛待是什么?”
劉賢氣笑道:“世家的邏輯可真是讓我耳目一新,大開眼界!既然世族子弟如此忠貞不屈,如此才高逸群,那為何這數十年來天下板蕩,漢室傾頹,黎民受苦之時,不見世族出來撥亂反正,扶保社稷呢?原世族都世受漢恩,累世官宦,為何曹丕篡漢之時,卻非但沒有人站出來維護漢統,反倒都做了幫兇,恨不得為在廢帝身多割幾刀,好去向新主子曹丕搖尾獻媚呢?莫非忘恩負義,寡廉鮮恥,莫非是你所說的原世家風骨?”
王雄大叫道:“后漢皇帝寵信宦官外戚,這才致使天下大亂,我等世族已然盡力補天,期間前仆后繼,填進去多少人命?奈何漢數已終,人力無法回天。魏承天運,受漢天子禪讓,代漢而立,名正言順,有何不可?”
劉賢嘆了口氣,道:“看來我們立場不一致,觀點相差太多,難以說的投機了。朕只問你一句,你可愿意棄暗投明,從此真心為興復漢室而出力?”
王雄冷笑道:“你既然知道我們話不投機,又何必多此一問。”
劉賢嘆道:“你這可叫朕為難了!你說朕該拿你怎么辦呢?”
王雄道:“你不必惺惺作態,好殺要剮悉聽尊便。”
劉賢點了點頭,命人將王雄押了下去,隨后轉頭看向田豫,問道:“田將軍不會也認為世族天生該高人一等吧?”
田豫沉默片刻,道:“我也是出身寒門,況且燕代邊地,胡漢雜居,敬重的是能保家衛國的漢子,對于出身卻看得并不太重。現任的曹魏度遼將軍閻柔還曾被烏桓人掠走成為奴隸,不也一樣威震邊地?是故高門望姓未必皆是俊才,寒門小戶照樣也能養出千里良才。以門第論英雄,我私心里也覺得不妥。”
劉賢點頭笑道:“此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也!王雄出身世族,為一己之私,枉顧大義,令我深為失望!還好田將軍與朕有共同語言。”
說著,劉賢頓了一頓,復又道:“卻不知田將軍以為,朕當如何處置王雄為好?”
田豫道:“此可由陛下自行決斷,何必問我?”
劉賢見田豫不答,當下也不再逼迫,轉而道:“田將軍以為,以我軍如今的形勢,此次北伐能否馬到成功?”
田豫沉默片刻,道:“陛下若能固守泰山,穩定青州,連結遼東,以海軍不斷騷擾冀州、幽州沿海,再以輕騎騷擾兗州、豫州,使原百姓無法安心耕種,據聞如今劉備攻入關隴,也是說曹魏之地如今并無一處安穩,如此拉鋸下去,則三五年內,率先支撐不住的一定是曹魏。”
劉賢點了點頭,道:“田將軍說的是!既然田將軍也知道天下形勢與我軍有利,何不棄暗投明,真心歸附于朕?朕渴慕將軍之心,可昭日月。將軍可千萬不要令朕失望才是!”
田豫沉默許久,道:“當年在樊城,我被陛下擒獲,本想盡節報效曹丞相,不想后來曹丞相發來密令,叫我詐降以查探飛天火球之法。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這一生,追隨過劉備、公孫瓚、曹丞相,所侍之主不少,但都有始有終,來去明白。今曹丞相已經亡故,原本我轉投陛下也無不可。只是未能完成使命,終究是有負曹丞相所托。舊主交托之事未能完成,又豈能轉投新主?”
劉賢嘆道:“田將軍雖曾追隨多人,但身的官職卻始終都是漢朝所封,你乃不折不扣的漢臣,如今與曹魏逆賊劃清界限,正是明智之舉,何必還要找借口推脫?”
田豫道:“漢魏之間是禪讓還是篡逆,世人眾說紛紜,難有定論。我輩身處當世,只有拋開正統之爭,只以信義立身,方為正道。若是言而無信,復又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
劉賢聞言,點了點頭,想了許久,這才道:“若我將天降火球之法告知于你,讓你能對曹操有個交代,你能否從此誠心歸附于我?”
此言一出,現場的田豫、費詩、唐咨等人都驚訝地看向了劉賢,聽田豫不敢相信地道:“陛下真愿意用天火之法,換我投效?”
劉賢點頭道:“有何不可?”
旁邊費詩急忙道:“不行啊,陛下!天火之法乃是國之利器,況且又是高祖皇帝賜下的法器,代表著天地神祗對陛下的庇佑,豈能送人?”
劉賢道:“無妨!天火之法需附著神力方可顯出威能。若不然,那只是一件能夠飛天的器物而已。況且在我心里田將軍的價值十倍于天火。若能以此物換得田將軍傾心投效,我實是賺了。”
田豫聞言,心內震動不已。旁邊費詩雖然仍舊憂心忡忡,卻也不再言語。
當下劉賢命工匠送來材料,現場制作了一個用直糊的簡易版的熱氣球玩耍用的孔明燈,去除了懸掛的油罐,也沒有告知風速風向和裝油量的計算方法,只現場向田豫演示了一下,確定那熱氣球真能飛天之后,便即又指導著田豫親手做了兩個。
田豫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熱氣球果然能飛天去,頓時長嘆了一聲,轉身對劉賢下拜道:“陛下之胸懷果然是天高、海闊,田豫服了!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請陛下恩準。”
劉賢道:“你請說!”
田豫道:“臣想暫時向陛下告辭,先獨自回原,去將此天火之法交付曹丞相,親手完成使命,然后再回來一心侍奉陛下。”
劉賢聞言,沉吟未決,旁邊費詩斥責道:“田豫,你莫非是想借此脫身,一去不返么?”
田豫道:“臣一向信義為重,來去明白。當年辭別劉備,后為公孫瓚守城,及后為鮮于輔之長史,勸其歸附曹操,無不是有始有終。何曾有過言而無信之事?今日既然已經許身陛下,只要陛下不負臣,臣自然也絕不會辜負陛下。”
費詩還待再勸,見劉賢抬手止住,嘆道:“朕相信田將軍乃是信義之人,必不會背棄于我!當年孫策能相信太史慈,而太史慈也終不負孫策。田將軍之信義不再太史慈之下,朕又豈能反不如孫策?田將軍可以回原去向曹魏復命,只是朕卻擔心曹魏卻不會再放田將軍回來。倘若曹丕拘禁將軍,那該如何是好?”
田豫笑道:“陛下放心!我自然不會貿然去見曹丕。我受命之主乃是曹操,此次北,只潛入曹操陵墓之前,將此天火焚城之法焚化,以示我不負所托,完成了使命便可,不會去與曹魏君臣相見的。”
劉賢聞言,這才略微放心地點了點頭。12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