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獲得新鮮的食材,而且還是曾經(jīng)幾十上百都買不到的野豬肉,易歸藏也暫時停下了去新庇護所的步伐,準備好好讓自己吃一頓再說。
殺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易歸藏手上并沒有什么殺豬刀之類的工具。
他直接就地取材,利用自己剛剛進化出來的利爪,劃破了野豬脖頸處相對比較柔軟,防御力也弱的一處,隨后便在野豬還未清醒過來時,用木槍捅進傷口,劃破野豬的動脈血管。
也不知道是動物的本能還是易歸藏剛剛的動靜弄疼了野豬,讓它提前醒了過來,但是一切都已經(jīng)塵埃落定。
撲騰的掙扎了片刻,失血過多的野豬就此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命氣息。
易歸藏一邊利用已經(jīng)熟練的手法快速鉆木取火,升起了大火,一邊利用鋒利的石片和自己的利爪,成功將野豬肢解。
兩條后腿、豬頭、部分五花肉、里脊以及豬排骨易歸藏直接清洗趕緊,用柳樹細枝皮編的繩子綁好,準備帶走,他現(xiàn)在要做的是豬前蹄、剩余五花肉、豬心等等這些食材。
至于豬肝、豬大腸之類的,因為條件和時間問題,易歸藏不得不放棄,誰讓他沒有各種調(diào)料,也沒有最重要的鐵鍋呢!
一頓燒烤之后,時間已經(jīng)到了下午,雖然進化度只增長了3%,但是易歸藏卻心滿意自,畢竟這是完全屬于他依靠個人能力打到的第一只大型獵物。
忍痛放棄諸多帶不走的食材,滅掉火以后,易歸藏利用樹枝編制的拖板,拖著剩余還有的大約三分之二的野豬肉再次前行。
直到第二天黃昏時分,有些疲憊的易歸藏才到達目的地,也就是他心選的目的地!
這里屬于一個類似石窟一般的小山洞,雖然只有六七米深,但高度也有3米左右,外加2米左右的寬度以及比較狹小的洞口,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庇護所。
洞口矗立著兩塊兒不規(guī)則的巨大石頭,周圍灌木叢生,只要在洞口點上火堆或者利用石頭把洞口虛掩,晚上休息絕對舒服,不用擔(dān)心有什么野獸會突然襲擊。
之前無意中找到這里的時候,易歸藏已經(jīng)利用樹葉當(dāng)掃把簡單打掃過,而現(xiàn)在他需要的就是慢慢豐富自己的‘家具’。
將剩余野豬肉拖進山洞,起碼有足夠3天左右食物,易歸藏并不打算立馬開始狩獵!一來食物存儲畢竟很麻煩,而且時間也很短,二來易歸藏不想再吃烤的肉食了。
雖然肉食比起灌木、樹葉之類的味道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頓頓吃烤肉,總有吃膩的時候,易歸藏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反感了。
遠古的野人那是因為見識和社會的原因,只能一點一點進化、學(xué)習(xí),但明顯有著諸多見識和知識的易歸藏,他可不想連上古時期的‘野人’都比不過!
不想繼續(xù)過野人生活,他不虛盡快做出一些實用的工具,第一件就是人類在吃上面最偉大的發(fā)明:鍋。
最早的時候,在鐵還沒有被利用的時候,人們做飯的工具要么是青銅器,要么就是陶制品!
青銅器易歸藏現(xiàn)在也做不出來,但是陶制品卻可以考慮一下。
雖然易歸藏沒有正經(jīng)的學(xué)過陶罐之類的工藝,也沒有什么相關(guān)手藝,但是其原理倒是非常簡單,故而易歸藏也知道一點。
嚴格來說,陶器甚至算是瓷器、泥塑工藝品的始祖,因為他們的原材料都是泥土,只不過其中更詳細的東西,比如瓷器用的是什么土,陶器又要用什么土,易歸藏并不清楚。
甚至連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易歸藏也不清楚,他只能自己動手去試驗,只要做出來能用的就行。
那樣他就可以告別單純的烤肉,可以考慮煮的吃,部分他在這幾天遇到類似于野菜、蘑菇之類的食材,也可以豐富他的味蕾。
甚至利用野豬之類身上不多的肥肉提煉出動物油,那樣的話,他甚至還可以做出煎、炸等手法。
搬了幾塊兒大小差不多的石頭,在洞口處圍了一個小圓,這里就是易歸藏以后固定的燒火之地,又在300米外的湖水邊洗了幾塊兒形狀稍微規(guī)整一點的石頭,這就是易歸藏以后的桌椅板凳。
隨后便是最重要的一步,制作陶器。
先挖一個小坑,隨后簡單測試一下,選了一種類似紅泥般,黏性稍微好一點的泥土,易歸藏便開始了自己制作陶器的第一步,和泥。
就像農(nóng)村80、90后部分男孩子小時候玩過的那樣,把土當(dāng)面粉,在里面加入水,不斷攪和,形成有黏性的泥。
沒有像樣的工具,易歸藏只能按照自己的猜想,把這些泥當(dāng)面粉一樣使用,學(xué)著以前母親和面的手法,在還算光潔的石頭上不斷的揉搓,擠壓,爭取讓手中的泥變得光滑。
一整套忙下來,天色已經(jīng)徹底黑了下來,易歸藏不得不點燃火堆,挑燈夜戰(zhàn)。匆匆吃了幾口烤肉墊了墊肚子,繼續(xù)和泥對著干。
干了就用手沾沾水,一直接近3個小時,易歸藏才揉出兩大塊兒泥土。
隨后他為了防止泥時間長了會變干,不得不熬夜捏形狀。
第一次制作,還屬于測試階段,他選擇制作的就是比較小的工具,一個半圓形像鍋一樣,但鍋口直徑只有30多公分的小鍋。
因為沒有模具,他只能一點一點耐著性子去用手捏,用手抹平。
至于另一個,易歸藏打算以盤子為原型,做一個平底鍋,半圓形的鍋太麻煩了,為了省事,他決定偷個懶。
第二天一早,將做好的兩個陶鍋放在陽光底下晾曬,同時易歸藏也開始收集枯葉之類燃燒時間不長的燃料,因為他記得這種好像不能燒過了,不然容易燒裂。
寧可浪費點時間慢慢燒,易歸藏也不想因為偷懶被大火燒壞,那樣浪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逝,易歸藏一遍又一遍不斷的用碎火燒制自己給予心血的陶鍋,直到當(dāng)天下午,他少了十幾遍,敲著終于有清脆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易歸藏心里萬分欣喜,不顧身上的灰土,立馬就想去取點水試驗一下看能不能用,不過他硬生生的忍住了沖動!
野豬肉已經(jīng)沒多少,經(jīng)不起浪費,尤其是為了這口鍋特意留的豬肘子,需要不少配料,易歸藏想把這兩口‘鍋’先晾一晾,明天出去打獵,順便找找適合的配料,晚上再嘗試用自己辛苦做出來的這兩口‘鍋’做美味犒勞自己。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