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這樣嗎
方然的反應,很平靜,回答說求學的動機與賺錢無關。
“那么,就是對科學的信仰?
生命科學可一點也不有趣,唔,有些人會沉迷其中,但這種研究”
教授的腔調(diào),好像還帶一點醉意,
“不妨直說吧,很枯燥,也很乏味,甚至我本人都一點也不感興趣要是你只為生計而來,倒還好,否則堅持不了多久的,你確定能順利拿到學位嗎,況且這點報酬,和財務自由也離了十萬八千里?”
又是“財務自由”,這教授,他到底在參加什么活動啊,方然突兀的跟了一句:
“那么教授,現(xiàn)在,您實現(xiàn)財務上的自由了嗎。”
“哦?
你這是什么意思。”
比弗利山莊某地,參加活動,這位羅布特布朗該不會是一個人在小酒館里買醉
但話已出口,方然倒覺得無所謂:
“我是說財務自由啊。
不妨這樣講,布郎教授,您想象有這樣的一個人,他持有很多借據(jù),足以證明,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欠他錢,還要計算利息
那么,您是否會認為,他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呢。”
“”
對話很怪異,以一個學生的角度,方然的表現(xiàn)豈止反常,還有些無禮,不過他并不擔心教授掛電話,而是靜靜的聽著。
“小伙子,你既然這樣講,想必認為這個人一定沒實現(xiàn)財務自由了,為什么。”
“因為他沒有手段,確保那些借據(jù)對應的人,會乖乖還錢。”
“哦
有點意思。”
莫名其妙的一段對話,羅伯特布朗的態(tài)度卻有所轉(zhuǎn)變,帶著些醉意,他在電話里絮叨了一會兒種群演化的課題,讓方然改進既有的思路,掛電話前,還很直接的告訴他“我可以給你的推薦信簽字,至于應付聯(lián)考,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打完一通電話,方然才想起,他甚至都沒對教授提起那次演講。
不管怎樣,背景調(diào)查有了回報,抓住一個對話中的切入點,讓羅伯特布朗對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愿意給他寫推薦信,這可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
契機,這次是“財務自由”,方然當場就猜到,教授很可能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雖然還不清楚,布朗教授為什么會如此反感“財務自由”。
至于方然自己,用不著掩飾,他很早就斷言所謂“財務自由”只是一場白日夢。
人類世界,古往今來,是否存在財務自由的鼓吹者們所向往的那種人生呢,似乎是有,坐擁巨大財富的人,可以不事生產(chǎn),僅僅憑借手中的金錢和權力驅(qū)使他人為自己服務,這種狀態(tài),讓很多對“財務自由”心向往之的人羨慕不已。
于是他們拼命賺錢,聚斂財富,不擇手段的想越過那一條分界線,從此擁有隨心所欲的人生。
然而撥開表象,就看得到,財富的本質(zhì),無非也只是些借據(jù)。
一張張的紙質(zhì)鈔票,或者,網(wǎng)絡系統(tǒng)里的數(shù)字,但凡錢財,總歸要用某種代價去交換而來,而換來的錢財,最終仍然會用來換得他人付出的代價。
代價,或許是產(chǎn)品,或許是服務,甚至健康、尊嚴乃至生命,總而言之,錢財?shù)拿恳粋單位,都是聲明,是持有者付過代價的憑據(jù),未來,或許還會再經(jīng)歷一次逆向的兌換。
但正如讓欠債者還錢,很多時候,僅憑一張借據(jù)并無濟于事。
追逐財務自由的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看不到,表面上他追逐的是錢財,其實,擁有大量的借據(jù),只不過是未來獲得他人所付代價的一個必要條件要想真的旱澇保收,拿出借據(jù),就能換得他人交出的代價,還必須得有另一種東西。
這種東西,在現(xiàn)今的人類世界,往往隱藏在帷幕后,罕有出手的機會:
暴力。
一手借據(jù),一手代價,持有借據(jù)者,往往期待著兌換的發(fā)生,另一方卻不然,事實上但凡有可能,代價的支付者總傾向于賴賬,畢竟代價是實打?qū)嵉模钃?jù),拿到手后還能不能再換得代價,有時候,并不十分確定。
這時,要讓兌換順利進行,持有借據(jù)的一方,就多少要借助暴力的震懾。
甚至,震懾才是本質(zhì),只要有暴力撐腰,借據(jù)的多與少,有與沒有,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而“財務自由”的缺陷又在哪里呢,一般人總以為,追逐借據(jù),就可以獲得人生的自由,在當今世界這也基本正確,暴力仍傾向于為持有借據(jù)、而非支付代價的人服務。
但要知道,“暴力為借據(jù)服務”并非一條鐵律,而隨時可能被顛覆。
對這一點毫無認識,僅僅持有借據(jù)的人,迎接他們的,恐怕就未必是甘愿付出代價的交易者,而是一柄刺入心窩的尖刀。
畢竟要拿到借據(jù),并不一定要用代價去交換,直接動手搶,也可以。
甚至到那時候,借據(jù),無法兌現(xiàn)的借據(jù),和一張廢紙也沒有什么區(qū)別,根本就沒有搶奪的價值。
而這一天何時會到來呢
或早,或晚,該來的遲早會來,方然只是幸運的猜到,在這一點上,羅伯特布朗的看法和自己很相似,證據(jù)則是教授的網(wǎng)頁瀏覽記錄。
布郎教授,他,也是一個對世界前途深感悲觀的人呢。
一通奇怪的電話,搭上了關系,方然的寒假格外充實,復習也很順利。
距聯(lián)考還有不到半年時間,他的復習已經(jīng)接近尾聲,經(jīng)過幾次測試,方然確信自己能摸到伯克利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甚至,還會高出三十分左右。
那么也就可以了,更高的分數(shù),沒有追求的必要。
復習基本結束,接下來只要每一天溫習片刻、維持狀態(tài),方然繼續(xù)進行著種群演化的觀測,除此之外的業(yè)余時間,則用來閱讀計算機領域的前沿文章,演練網(wǎng)絡攻防,以及,繼續(xù)系統(tǒng)的學習神經(jīng)網(wǎng)絡與人工智能。
,信息化,智能系統(tǒng),這一切便是未來,方向是明確的。
雖然直到現(xiàn)在,身為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方然還說不清楚,究竟要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戰(zhàn)勝什么樣的困難,才能成為智能系統(tǒng)遍布蓋亞、掌控世界時的“那個人”
然后再拿到永不下車的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