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歷1468年,比特幣這一事物,已在蓋亞存在了十一年之久。
比特幣,頂著數字貨幣的名頭,其究竟是不是一種貨幣,或者,任何自我標榜為“貨幣”的數字貨幣,是否有使用的價值,方然并無太多時間去尋根問底,他只注意到,在虛擬的絡世界里,不少賬號都欣然接受比特幣,尤其是那些見不得光的交易,更傾向于用比特幣作為結算手段。
本身不過是數字的1與,即便加密,無法偽造,比特幣又是怎樣的概念呢。
這世界上,存在著被稱為“礦工”的比特幣生產者,運轉著專用的計算模組,日以繼夜的消耗電力,一方面記錄虛擬交易,一方面不斷從虛擬的數字區(qū)塊里,挖掘出尚未投入流通的比特幣。
按規(guī)則,比特幣的總量守恒,隨時間流逝,挖掘出新的比特幣也越來越困難,代價越來越大。
但截至目前,按比特幣與馬克的兌換率,挖掘行為仍有利可圖。
數字貨幣是一種新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
方然也有自己的觀點,這不奇怪,奇怪的是他很快現,自己的判斷,和絡上所有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雖然在實踐中,對比特幣的本質,他并不在乎,僅僅只將其當成一種隱匿身份的工具,并且,確認不會被抓到后,還實施過幾次“灰色行動”,將他人賬號里“法律上無主”的比特幣抽出來,據為己有。
但,對所謂持有比特幣,就掌握了未來財富的論調,他卻覺得可笑。
比特幣,絡上林林總總數字貨幣的鼻祖,支持者聲嘶力竭,反對者橫眉冷對,那么它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是如擁簇所言,未來必將一統蓋亞的貨幣之王,還是批判者眼中的旁氏騙局,是一場注定將會崩盤的鬧劇呢。
脫在兩撥人之外,方然一眼看穿,其實這兩方的說法都有道理,也都十分片面。
先,比特幣,它毫無疑問是貨幣。
和當今世界的任何一種貨幣都不同,數字化的比特幣,沒有行方,而是一種無法偽造、能夠記賬的數字憑證,前者提供了防偽特性,后者則使其能夠流通目前,數字貨幣的流通還很不方便,但撇開細節(jié),比特幣的行為,的確很像是一種貨幣,雖然幣值仍因有大量的投機者而不穩(wěn)定。
在這方面,方然認同比特幣擁簇的說法,至少是一部分認同。
貨幣,不管本身的定義如何,門檻又有多高,按社會學的著名定律,如果它看起來像貨幣,用起來像貨幣,兌換起來也像貨幣,那么它就是貨幣,至于比特幣“本質上”有是什么,一般使用者,其實根本就漠不關心。
當然,探究本質,比特幣又和主權國家的貨幣不同
它的背后,沒有暴力撐腰。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一旦比特幣威脅到了馬克的地位,或者,出于種種理由要被封殺,這種貨幣,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而只能依賴其無法偽造、能夠記賬的特性,隱匿于蓋亞的黑暗角落里。
其實現在,比特幣交易的大頭,就是這樣一種見不得光的狀態(tài)。
抓住比特幣的這種特性,很多反對者,列舉了無數理由,從比特幣與黃金的根本區(qū)別,到著名的郁金香龐氏騙局,試圖證明,數字貨幣只是一種絡泡沫。
在批判者眼中,任何用馬克兌換比特幣的人,都是投機者,接受比特幣的唯一理由就是盼望其升值,然后換回更多的馬克:據方然的觀察,絡上的很多人,兌換比特幣的動機還真是這樣,那么,按批判者的說法,這種表征就和人類歷史上諸多龐氏騙局很相似。
龐氏騙局中,價值寥寥的籌碼,被不斷轉手,炒高,最終無人接盤而崩潰。
支持者眼中的比特幣,是貨幣之王,批判者眼中的比特幣,則是龐氏騙局,絡上,兩者勢如水火,互相唾棄,進而都認為對方都是死不開竅的笨蛋。
方然對此洞若觀火,在他眼中,辯論的雙方無一例外,都是蠢貨。
那么比特幣究竟是什么,難道,必須是在未來貨幣、和龐氏騙局之間的二選一么
作為這場絡喧囂的局外人,起初,方然并不相信,這世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明白數字貨幣的本質甚至于,他還曾檢討過自己的思考,畢竟聯邦也好,世界也罷,從不缺乏學歷耀眼的金融精英,這么淺顯的事實,他不相信無數經濟領域的從業(yè)者,參與者,居然會沒有一個人看得透。
比特幣,的確是貨幣同時,也的確是一場龐氏騙局。
貨幣就是龐氏騙局。
貨幣,本質都是一場龐氏騙局,淺顯的事實,方然早看得明明白白。
聯邦,蓋亞最大的經濟體,行貨幣的政府銀行聯合體,債務的數量始終在持續(xù)增長這種增長,如今已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聯邦政府的財政結余,甚至不足以按債務的票面利率償付利息,結果就是,債務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償還本息,而且,沒有任何可行的手段能逆轉這一過程。
即便如此,聯邦的幾大評級機構,仍然認為聯邦債券的風險“事實上為零”。
看似荒謬的結論,其實,并非是風險評估師在瀆職,事實上聯邦民眾的普遍看法也是如此,在他們眼中,既然政府會一直存在,債務的累積也就沒什么大不了。
但卻沒有人想到,這持續(xù)攀升,數目越來越大的債務
還會有被償還的那一天嗎。
借新還舊,新的又變成舊,世界上流通的馬克越來越多,行機構則借此而調動聯邦、乃至整個蓋亞的資源和人力。
開出借據,換到實實在在的代價,任憑欠條泛濫,也沒有一個人會覺得奇怪。
聯邦政府,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還錢
這觀念,根深蒂固。
哪怕它根本就還不了,不是主觀、而是客觀上的還不了,也還是根深蒂固。
想法何其荒謬,每一天都在使用馬克、為獲得馬克而付出代價、甚至將盡可能獲得馬克作為人生目標的聯邦民眾,又有幾個能意識到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