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極度不暢,在消息不完備的情形下參與一場博弈,造就了當今世界的怪異局勢。
一方面,忌憚毗鄰大區的武力,管理員的選擇近乎于一致,都會不約而同的調動所有可用資源發展軍力。
另一方面,不管這軍力膨脹到怎樣的程度,哪怕已遠超毗鄰大區,信息的匱乏卻讓其無從得知、至多只能模糊的猜測這一事實,繼而,并無勇氣發動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結果讓世界暫時得享和平。
和平,甚或戰爭,這一切只對管理員有意義。
治下的無數民眾,從生到死,除非因能力出色而進入研發隊伍,否則就只能一直待在方圓十平方公里的定居點內。
他們的眼界、認識,遲早會滲透到意識層面,在長期的麻痹教育之下,說不得,無須多長時間就會產生片面而扭曲的認識,將廣袤的蓋亞徹底遺忘,甚至以為這高墻電網之內的狹小空間,就是整個世界。
這種認識,并不利于人才的成長,方然卻無暇多顧。
相反,除仰賴ai打理“全產機”和暴力體系,將大多數資源投入軍備競賽的無底洞外,他更關注的還是科研。
科學,是永生的唯一希望,也是直面死神時唯一堪用的利劍。
以一個人的力量,發展這龐大而精妙之極的體系,方然并非不自量,而是在深刻認識到今日之世界的非同以往之后,自然而然的選擇。
nep大區,北大陸西側的一片陸地,仍口一千余萬,規模,怎樣看也并不算大。
舊時代的聯邦,領土面積近10,000,000平方公里,身為超級大國而有若干仆從國、衛星國,幅員兩千四百萬平方公里的北大陸盡在掌控,頂峰時期年gp接近二十萬億聯邦馬克,治下人口更多達三億。
不論人口,幅員,還是經濟體量,今天的nep大區都無法與之相比。
但,在舊時代的社會體制下,聯邦的國力能有多少投入科技研發,投入嚴肅的、創造性的科學研究,就未必能超過今天的nep。
一國的經濟總量,gp數字,是還算湊合的表征。
在西歷1470年代的巔峰時期,聯邦每年投入科研領域的經費,不過占gp的近3,幾千億馬克的數目似乎十分巨大,但,撇開大量應用性質的所謂“科研”,真正投入基礎學科、基礎領域的經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聯邦產業巨頭的研發活動,從智能馬桶、到電動車,都一并計入科研經費總投入。
反觀今日的nep,相當于十五億噸標準煤的總能量攫取值,其中的百分之五,換算成舊時代之聯邦馬克也有幾千億,則專注于基礎研發領域。
從這一角度分析,撇開原材料、實驗條件等客觀限制,今天nep大區的基礎研發投入,甚至比舊時代的聯邦還要高,在規避大量無實際價值的應用研究、與大量商業與政治壁壘的重復研究后,成效將會比聯邦更高。
nep大區的科研體系,自底向上,以“數學”和“哲學”作為基石。
在這之上,重點領域是“基礎物理”、“宇宙物理”、“計算與信息”、“量子力學”等圍繞數學、物理學的若干學科。
更上一層的領域,是“應用物理”、“天體物理”、“化學”、“生物工程”、“醫學”、“算法與運籌”等自然學科,以及專注于整理發掘的“人文藝術”。
再往上,則是與“全產機”體系緊密結合的偏應用類領域,細分為若干工程門類,也正是從這一層面開始,計算機與ai的組合,越來越多的接替人的工作,進而通過fscim體系將研究者的成果轉化、應用到工程技術層面。
科研體系的任務,在眼前,是為“全產機”提供技術支持。
長遠的目標,則與人類千萬年來的目標一脈相承,在已有理論、條件的支撐下,嘗試探尋更高遠、更深奧、更本質的客觀規律。
不過更本質的客觀規律,是否能找到,不僅取決于研究者的頭腦、意志和運氣,
還取決于是否有適當的研究條件。
這一限制,至少在當下的世界,并非nep大區能單獨解決。
在1491年度的研討會上,方然就已知悉,出于nep大區的自然條件、資源蘊藏與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思維縝密的科學家們提出建議,暫時不開展諸如“可控核聚變”、“深空探測”、“高能粒子試驗”等方面的研究。
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研發地圖上的盲區,方然并不樂見,但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譬如“可控核聚變”,且不談理論上、技術上的困難,在nep大區內是否有豐富的he3等資源,單從研究、設計與實施流程分析,這一領域在可預見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期內,都無法實現“凈產出”。
說白了,這樣一個長遠或許有利、短期大量燒錢的研發方向,是決計無法承受的。
不僅“可控核聚變”研究,在慎重評估后,甚至于人類已掌握的“可控核裂變”與核武器等技術,也被專家們評估為“不具備經濟性”。
這一點,方然起初有所懷疑,但在閱讀報告后便打消了疑慮。
核武器,曾經高懸人類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威力究竟有多大,這是一個看似不言自明、卻很值得商榷的問題。
剛剛經歷過一次全面核戰,對這問題,方然很有資格回答。
從“看門狗”到通用型ai的分析,早有定論,在機器、而非人為主體的全面戰爭中,核武器的威力相對有限,威力與投資的比值很低,比很類常規武器的費效比都差,并不是一種值得大量裝備的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單看是十分巨大,但制造、存儲、維護和使用的代價也大。
其引以為傲的光輻射、沖擊波、核輻射等殺傷手段,乃至對環境的破壞作用,在機器人參戰的大環境下,震懾力相對下降。
出于這種考慮,在制定中長期科研規劃時,方然只保留寥寥三所核物理研發機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