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個時期,有些艱難。不大想寫,因為不怎么想回憶。前前后后的事情稍微想想,很容易發現自己,其實很慫。
虧得他總以為自己是個睚眥必報,斤斤計較,眼里不揉沙子的好漢。
一直以來,蒲素似乎都不算是個“老實人”。好像從小時候開始在同學里就是個帶頭搗亂分子。尤其是小學階段,更是“出類拔萃”的調皮孩子。
到了初中,各路調皮孩子聚集在一起,加他發育晚,體力方面毫無優勢,而且很多事情還沒開竅,僅限于班級里是個核心,在年紀里也不算什么。
進了中專以后,之前講過幾章,基本算是沖出學校,走向社會的那種,不簡單是調皮可以概括的了。所以才有了校方全力配合在他成績表以及評語造假,希望他政審通過,趕緊走人的一幕發生。
其實,他的很多行為都足可以被開除,這里不能細說。但,當時人還是很厚道,如果他自己能堅持到畢業,還是會在金融體系獲得一份體面工作的,而且是正式編制,很快就能拿到干部身份的那種。
到了部隊,在一些人眼里他簡直就是“害群之馬”。狂妄不羈,特立獨行。在那種的氛圍里,一般年輕人早就給禁錮住了。不管是尖的還是刺的,都給磨平了。可是他不,軍事動作過硬,他不參加比武,中隊就湊不夠人。而文化程度,別說和戰友相比,那是遠遠甩開指導員一大截。
來硬的,他就也硬,大不了送回去,正好。反正入伍后的體檢復檢,他是連0.1的視力表都表示看不見,猶如盲人。軍醫問哪,哪不舒服,摸哪,哪都疼……
第二年兵的時候,他就帶著超期服役的老戰士去養雞場偷雞了。作為城里人,第一次干這事,帶了個大旅行袋,一口氣弄了四只下蛋的雞**回來。老戰士半夜把新兵弄起來,讓他們燒水褪毛,拿工兵鏟挖了個坑,把雞毛埋了。
新兵時候覺得不爽,就想辦法混病號去了,不是在營房里裝病躲避訓練,而是直接就出去所謂“住院”去了。90年春季入伍,當年春節直接回南州過了年,年初三又到桑海看了阿嬢,待了半個月才回去。沒幾個當兵的能像他這樣。
都說軍裝好看,他那時候的制服其實已經改的不錯了。但就是覺得那是一種束縛,發自內心不喜歡。不懂的時候,發下來的都送給農村戰友了。后來老鄉頻繁串訪,無力接待,就知道變賣了,結果用制式的被服,換了不少酒肉。
平時出營房,都是換好便裝直接**走人。到錄像廳看個循環錄像,搞兩杯扎啤,兩個涼菜……后來,他不混病號的很大原因,是在駐地談戀愛了,這段過程之前沒說,現在也就不說了。
一直到退伍,他和領導的關系都極其惡劣,尤其是指導員。概因他曾經把指導員追打到跳進了豬圈,還把他家屬房門口腌曬的咸雞咸鴨掃蕩一空,并且挑釁地把骨頭扔他門口……
所以,退伍那天中隊領導要送行老兵,他的女朋友懷揣六千多元“巨款”(當時絕對要算巨款了,小女朋友說到了南州就要買一輛“木蘭”代步),買了同一車次的票在另一個車廂掩人耳目。
而他在退伍兵車廂里,在火車開動的那一剎那,抓住了指導員送行的手,做握手狀,只是死死不撒手。隨著速度越來越快,指導員的表情發生了十分復雜的變化,在月臺跟著火車快跑出了站臺,蒲素這才撒了手。
看著他狼狽的樣子,大家都哈哈大笑,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車廂里彌漫著快活的空氣……”
檔案是老兵走后才從部隊調回去的。一般在部隊得到的處分或者其他什么,老兵退伍時都不進檔案。而蒲素的檔案里,三個處分都在,而且還有他沒看見,但是知道非常惡劣的指導員評語。其實,只要他在退伍前愿意買兩瓶10元1瓶的“泰山特曲”,檔案就肯定漂漂亮亮,但他就是不愿意。不是舍不得錢,覺得那是一種妥協,有那錢不如喂X!
當時他就不在乎這些,無論如何,評語好壞,不妨礙他吃公家飯。至于在體制內如何表現,爬升,他是從來沒這想法。
況且,車站不來那一套依依不舍的握別,他的評語也不會好。駐地女朋友臨走時給家里留了一封信,她家父親豪橫的很,當時就已經有車了。連夜追到南州,第二天中午就帶著她姐夫,一起出現在蒲素家門外了。
女方家里看到條子,直接找到部隊,從指導員那里要來了蒲素家的地址……地址是老的,現在已經搬家了。到了那邊再打聽,搬家了也沒跑掉……
這種傷風敗俗、破壞紀律和軍民關系的事情是必然要事發的,蒲素怎么可能還想去得到漂亮的評語。
這種檔案,以前真的很起作用。還好,蒲素退伍回來沒多久就不一樣了。況且以他后面的遭遇,就算回來被分配到了多了不起的崗位,還是一回事,該跑路還得跑路。
那些想盡辦法解決了組織問題的,回來該下崗一樣下崗。需要說明的是,在家里有關系的時候,這些才算是條件。否則,毛用沒有,只后悔自己白白浪費了幾年感情。
當年有一種認識,在部隊里解決了組織問題就算是混的好。城市兵也有這個追求,大概大多數都不知道意味著什么,只知道搞了這張票回來就算是“混的好”。混到手的絕大多數,最后對他們來說其實啥用都沒有。
現在檔案有什么用?只要不是報考GWY的個人,有關部門看TA那個,不如看個人征信和納稅單。早前出國辦護照需要各種手續的時候,那張票票有毛用?抵扣不了一分錢的個人存款和收入證明。
有些事情注定是緣木求魚,個人愿望在時代面前啥也不是。
他對什么領導、TIZHI,應該說從沒有過什么期望,這個念頭不是憑空而起,而是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怎么來的?不知道,也許和他爺爺、父親的遭遇有關。
所以就個人而言,他的境遇無論好壞,無論多好多壞,基本都不抱怨ZHENGFU。哪怕實際也很快就要遭遇到了所謂不怎么公平的事情,也很快坦然接受了。
現在有時候發發牢騷,說些怪話,也不完全是為了自己。
講真,他很慶幸自己青年時所處的時期,而且隨著房價越漲就越是滿意。尤其是前幾年的所謂文玩似乎成了流行,什么東西都能炒的不像樣,手里的爛木頭論克計量,玩家還低三下四的請求他“割愛”的時候。嚴格來說,像他這種身無長技,螺絲刀都用不好的人來說,實實在在的是既得利益者。
不怕挨打也要說一句實話,作為五十歲的老男人,蒲素的一雙手伸出來,比大多數年輕姑娘要嫩。
只是那雙手曾經吊在血跡斑斑的操場單杠(無數個新兵手掌心的血泡在抓著杠子做動作時被磨破,杠子帶著皮也很正常),也被折騰的布滿老繭,只不過回去后褪了幾次皮,就徹底沒了痕跡。
當初去部隊時,他沒那么排斥,但是到了以后才知道那邊有多么的……
入伍這行為本身他不反感,是公民義務,也挺正能量的。但是對于里面的一些所謂“規矩和規則”,簡直是深惡痛絕到無以言表,可以說如果到現在沒什么改變,那就依然還是個散發著惡臭的地方。電視那些相關題材的作品,尤其是現代的,可以說都談不是一眼假,隔著百多里就聞到味道了。
最可憐的就是基層小戰士。二代里好歹還有子隨父職到里面繼承個一官半職,就和頂替接班一樣,進去就是個干部。而到了三代應該就不多見了,都是底層人家的孩子接受著老百姓的贊美。“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這么高的榮譽,怎么那些人家的孩子都不參加呢?
比如這次YQ,他龜縮在家里,若干天后出去,都不知道哪里需要檢查,外面是什么模樣,走在路還感覺很不適應,像是和社會完全脫節了,處處顯得陌生。
他這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不依靠各級組織。有沒有人管,他都會這么做。至于面怎么做,采取什么措施,和他關系不大。或許對別人影響很大,對他來說微乎其微。
米國到現在感染人數都30多W了,別只看我們這邊片面的報道。老實說,那邊絕大多數人,情緒穩定。如果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川普應該會失去民意的支持才對。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蓋洛普(Gallup)最近的民調結果顯示:最近一周,擁有金色飛機頭的川普支持率升了5個百分點(從44%升到49%),達到他擔任總統期間的最高點。
此外,多數選民表示,他們對***處理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持正面看法。
兩個國家在歷史和文化有非常顯著的區別。中國是個水患和旱災頻發的古老國家,在可怕的天災面前,老百姓賦予了ZHENG\/FU以更大的權力去抵御災難。而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ZHENG\/FU有多大的權力,就要背負多大的責任。
所以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在抗災這件事,ZHENG\/FU要背負的是無限責任。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不好,那就是失職。這是每一個時代,所有中國人的一種共識。“大禹治水”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國故事。
而米國的故事,是另一個版本。1620年,一群英國人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坐著“五月花號”從歐洲來到了北美殖民地開荒。這些人在海漂泊了66天,好不容易才來到美洲,但他們卻沒有立即下船。他們在船簽署了一份契約——《五月花號公約》。
簽訂公約的目的,是為了規定了每個人享有的權利,比如下了船之后,大家該聽誰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在經過了激烈的爭論后,最后大家達成一致,簽約結為自治公民團體。
從《五月花號公約》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ZHENGZHI基因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ZI治”。美國人有權決定怎樣去管理自己,而不是來自國王的授權。
但這樣也是有代價的。缺少一個強有力的ZHENG\/FU支持,你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取決于自己。在《五月花號公約》的簽字的那些人,有一半沒能活過第一個冬天。
而幸存下來的那些,則成為了北美ZHENG、ZHI的核心成員。他們會每年舉行一次大會,通過法律來選舉總督和總督助理,并逐漸發展出了議會,構建起了制度的雛形。
《五月花號公約》的故事,代表了美國人的精神內核:權力并不來自于別人賦予,而是來自于共同的契約和規則,相應的,也不會有誰必須為你的生存和安全負責。
如果你熬不過冬天,那也沒辦法,這就是自治的代價。作為一個以ZI治為底層政治基因發展起來的國家,美國人對ZHENG\/FU的期望,遠不如中國人那般強烈。
用一個比較形象的方式來類比,在抗災這件事,美國屬于有限責任ZHENG\/FU,而我們則類似是無限責任ZHENG\/FU。
英國甚至之前提出全民免疫這個措施,奇怪的是人家大多數老百姓是同意的。咱們看到人家有多少抗議的?現在全球信息化,如果有,不可能在這方面沒有消息傳出來的。
日本到現在也差不多,幾乎就是開放狀態,社會活動基本和之前差不多。而大多數老百姓也表示情緒穩定,慌的都是中國人居多。
反過來,這些地方的人也會對我們有各種各樣的不理解。
比如在他們眼里,這種家長型模式,對老百姓管得為什么寬,咱們人為什么不會生氣?
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家的價值取向會不一樣。如果只用己方固有的思維方式,是無法理解對方的。
人家就是這么自信。敢這么搞,也亂不起來。有些地方敢試嗎?想都不敢想,什么后果都有可能。只要有人吹哨子,有大把早就各種不滿想跟著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