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批斗學術界
吳天在這個時代的歷史中,忽然發現蘇妲己并沒有后世中傳說的那樣殘忍,相反還是個有著科研精神的女人。反正與后世相比,他更覺帝辛被數千年誹謗而做成事實。自有歷史記載的抹黑帝王中,帝辛排名第一,其次秦始皇,再其次曹操,最后一名乃是楊廣,算得上英明帝王中倍受歷史人文譴責人物之典型,更是反面歷史教材,抹黑之凌厲不是其他帝王可以相比的。
當下吳天更是無語,諸子百家為了標榜自己學說的正確性,充滿想象力地為抹黑帝辛加冠。抹黑之恐怖愈發嚴重,所以吳天在滇國歷史教材中,就以科學的歷史辯證法給帝辛平反,親自為帝辛些生平,確定了帝辛的歷史功績,遂又分析了帝辛失敗乃因開疆擴土后,沒有做好俘虜工作,更沒有對敵對勢力斬草除根。
最為關鍵的是姬發很有本事,善于謀取戰機,在關鍵的戰事上給了帝辛重擊,使得帝辛所統治的商朝元氣大傷,兼且敵對諸侯的反撲,這才導致帝辛所統治的商朝以失敗告終。
吳天在滇國定下論調后,登時引來諸子百家的輿論攻擊,吳天肚子一火,當即揭開歷史內幕,更把諸子百家為了利益而百般誹謗,通過分析商朝各種局勢,就連姬發都遭到了吳天的批判,說成是叛國之臣,內部那些投降派乃以內奸形象出現,相反帝辛卻以偉岸的武王形象展現世人面前。
前世做帝王時也同樣在糾正歷史偽真,他建立的帝國也為楊廣平反,實事求是,他不怕有人起來造他的反,該亡國的時候,無論把前朝貶低也是要亡國的,絕無扭轉乾坤的道理。
吳天把官僚集團,利益集團,各種勢力的利益分析出來后,全體噤聲了。并且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的學說到底行不行,只要通過實際檢驗便可得到驗證,而不是想當然地說,這是犯罪,說話要講事實,而不是人家死了就可以隨便抹黑,這種抹黑是非常不道德的,不該是一個思想家的德行。
項少龍看到吳天的評論后,驚呆了,他是知道秦始皇的確在后世給以平反,曹操也得到平反,帝辛也得到平反,只是當代人看不到后世以科學且公正的評價。只是項少龍不明白吳天為何要給帝辛平反,給蘇妲己平反,現在的巫教可是蘇妲己當家,難道吳天看上了蘇妲己。
鹿公感慨道:“不愧是鬼谷弟子,也不愧是蘇秦張儀的師弟,太有才了,能言善辯,無人能敵,一人獨戰百家諸子,亙古未有之事。儒家、墨家和法家都沒有幸免,仍被吳天凌厲的批判,聽說韓非氣得吃不下飯。”
韓非是有口吃,但文章斐然,文辭犀利,鮮有人敵。韓非雖在韓國不受韓王的重用,但在學術界卻有著極高的名望。忽然黑龍走了進來,苦笑道:“吳天真是個怪人,批斗了一番,現又發出邀請韓非入滇,聘請擔任司法院的院長。”
范睢道:“韓非拒絕入秦?”
黑龍道:“是的,他接受了吳天的邀請,并對吳天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非常贊同,甚至為他想當然的編造歷史而道歉。”
項少龍急道:“李斯此人呢?”
黑龍搖了搖頭,沮喪道:“他早去滇國了,眼下正跟著樂毅處理政務,很受滇王的重用。哎,真是沒有想到人才都全去了滇國,以前人才不受重用第一選擇是我大秦。世態炎涼,這些人都忘記了我大秦才是最重視人才的國家,也是最為成熟的國家,偏偏拒絕入秦,都是賤人啊。吳天這般辱罵和批判,前去滇國的人才不減反增。”
通過吳天更正歷史,批判時下學術界無德之風,吳天在學術界的名氣大漲,鬼谷門更是所有有識之士想要進去進修的學院。原來吳天在滇國建立起了諸子百家學院,投入的資金相當不菲,吳天雖然批判,不過是為了扭轉時下的歪風邪氣,給學術界和教育界豎立新風貌。
羋月臉色不好看,自從吳天為帝辛和蘇妲己平反后,蘇妲己對吳天愈發感興趣,她是知道蘇妲己的能力和手段。若是蘇妲己也去了滇國,那她和褒姒兩個圣女都將是失去巫教那雄厚的資金支持,秦國想要崛起就更加困難。
人才搶奪不單是秦國、滇國,魏國在信陵君上位后,也同樣發出了招賢令。三國搶奪人才非常激烈,但是滇國卻是人才招收最多的國家,魏國其次,秦國竟屈居末尾。羋月也知道秦國的刑法嚴酷,學術上沒有多少自由,一切都是為大秦利益服務,不符合大秦利益的學說,根本無法在秦國有生存的土壤。
滇國卻不同,學術非常自由,采不采納那是滇國的國策選擇,并不討厭相反的學說在滇國傳播。滇國已有海南百川有容乃大,但凡對滇國有利的論點和策略,滇國都會采納,諸子百家學院中的理論將成為滇國各種國策的理論依據。
吳天這一手可把所有國家打得無還手之力,吳天主張務實,反對務虛,那些所謂的學說遇到吳天這種全才,若是不切實際,根本玩不轉,會被吳天批得體無完膚。當下各學派的弟子都在滇國地方上去搞實踐去了,論證其理論真偽。
吳天給諸子百家大開方便之門,只要得到證明其正確性,均可入仕,滇國原本急缺的人才,如今卻充裕起來。就是沒有得到采納的學派,也可以從事教育工作,一邊搞教育一邊搞研究,日子過得非常舒心。
黑龍也想把那些沒有受到重用的學派挖到秦國來,偏偏這些人卻沒有一個動搖的,都想在滇國有一番作為。理論不行,可以通過實踐慢慢的論證修改,以前缺錢,日子艱難,無人問津,如今吳天給予了他們寬松的研究條件,更給了一條活路,從事教育工作不也是一條政途么?一旦政府缺乏能干人才,便會從教育骨干中挑選出來做官。
反正教育方面非常自由,國家開薪水,只要教育的孩子是按照國家教科書教導就可以。你可以提出反對意見,但必須在諸子百家學院去辯論,拿出你的各種理論以及地方上實踐得出的可行性報告,一旦采納,便可青云直上。
韓非現在擔任司法院院長一職,并著力研究刑律,找出滇國頒布法律的漏洞,然后補全這些漏洞。韓非雖然有很多人嫉妒,但是滇國的王后是韓晶,因為吳天對韓非的重視,所以韓晶也非常照顧這個韓國王族子弟,想要整韓非,真沒有人有這個膽子。
吳天用人從來不看出身,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弟子,但是范增卻不是,名望并不高,默默無聞。在建立諸子百家學院后,他竟然入滇尋求仕途。吳天看到范增的名字后,立即提拔使用,如今正在吳天設立的參謀部任職。
眼下只有一個人尚未來滇國,那人就是統一秦國的絕頂謀士尉繚子,此人至今未至滇國,吳天有些惋惜,若是尉繚子來了滇國,與樂毅、范增倒是可以論及軍事,由他提出各種軍事理論,讓三人編寫滇**事理論以及軍事教材,結合孫子兵法,可以整理成一套切合滇國使用的兵書大全。
至于張良,吳天非常堅信,等韓國被魏國滅后,他必來滇國謀求官位。畢竟韓晶是滇國的王后,他又是韓國的貴族,如今韓非得到了重用,那他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何況他現在還是個小屁孩,正是求知欲極強的時候,韓晶曾邀請張平把其子張良送來滇國就學,畢竟教育之完備非滇國莫屬。
只苦于韓國現在正是國家危難時期,已有滅國現象,他不想把張良送來滇國,實因影響問題,若他把張良送來滇國,會讓韓國其他人誤為韓國即將亡國,其后果將不堪設想。
蔡澤瞟了羋月和秦王一眼,嘆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吳天有識人之明,如今韓非和李斯在滇國都得到了重用,就是樂毅都有把李斯培養成未來滇國丞相的接班人,滇王也有這個意思。要不是項先生提及兩人,只怕我們還不知道兩人之才,也不會重視兩人而去了解。”
項少龍道:“現在還有兩人可以尋找,此兩人都是當世大才,一人是尉繚子,在魏國,目前尚未出仕。另外一人則是楚國隱士范增,此人謀略相當厲害。也未在楚國出仕。有此二人,大秦未必不能與滇國爭天下。”
黑龍半驚半喜,低聲道:“范增已在滇國參謀部任職,滇王正在大力培養此人,只有尉繚子尚未在滇國和魏國出現。只是尉繚子現在行蹤飄渺,就連信陵君也在尋訪此人,顯是吳天用人之道受到了刺激,他也在積極提拔新人和尋訪賢臣。”
項少龍現在是蛋疼了,他知道的人才大多都在滇國。李牧這個戰國名將卻又是吳天在趙國做相國時提拔起來的人才,若要投效,選擇的人會是吳天。何況信陵君吞并趙國和韓國已成定局,如今韓國已在信陵君的兵鋒之下,若非有吳天暗中支持的兵器,只怕韓國早已滅國了。
秦國是想出去分一杯羹,但是秦國又怕滇國出兵巴蜀兩國,邛國和靡國已是滇國嘴邊的菜,眾人都不覺得憑借滇國的力量會滅不了邛國和靡國。楚國同樣虎視眈眈地盯著秦國犯錯,然后一雪前恥。
信陵君與楚王早已達成和解備忘錄,一旦秦國兵出函谷關,那楚國就立即出兵收回秦國曾經侵蝕楚國的國土。何況滇國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一統西南,甚有吞并巴蜀的危機。秦國現在抬頭一瞧,崛起的國家不單有滇國,就連魏國的國力也漸漸地強盛起來。
秦昭襄王苦澀道:“吳天就是我大秦勁敵啊,他一出現,就讓我大秦國力大降,更是暗中相助信陵君上位,使得魏國國力日漸強盛起來,吞并韓國和趙國已成定局,我們就是支持趙王,但趙王著實昏聵,有心而無力,白白浪費了錢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