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識字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個人,如果你會個幾百個字,基本上你的文化水平就可以秒殺九成的人了。絕大多數的農戶都是目不識丁的,對于農家子弟來書,識字的成本太高了。
張家要發展,要積累底蘊,就需要許多識文斷字的下屬,不指望這些人個個都能夠吟詩作賦,但是至少會簡單的讀寫計算。
這個在后世看起來低的令人發指的目標,放在現在卻是很難。
自從張華通過西市的人牙子放出風聲要雇傭讀書人之后,已經過了三天了,除了幾個只知道咬文嚼字的老學究之外,并沒有見到讓自己滿意的人選。
不得已之下,張華開始打起了最近經常一起玩的軍二代們的主意,這些二代的家中部曲家丁無數不說,養的門口也不會少。
當張華起了這個心思之后,就開始咨詢多啦,唐初的名人有沒有哪個人是給人做過門客的,這不問不知道,一問還真的問出驚喜來了。
多啦搜索之后,還真給張華推薦了一個名人——馬周!
馬周年少時就成為孤兒,家境貧寒,喜好學習,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為州里尊敬。武德年間,馬周授任博州助教,后離職西游長安,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歷史上,馬周要到貞觀五年才開始迎來人生的春天。
唐貞觀五年,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寫一篇關于時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個武將出身的,不會舞文弄墨,見皇帝要他寫文章,不禁著急起來。
門客馬周得知了這個消息,便本著報恩的想法,主動提出替常何寫這篇文章。常何很高興,便讓馬周代自己寫。
李世民看過后大吃一驚,他知道常何不善長文才,怎么也能寫出這么透徹的文章來。他有些不相信這是常何寫出來的,便問常何這倒底是不是他寫的。
常何為人誠實,沒有冒功。便老老實實的對皇帝說:“臣沒有這個本事,這是臣的門客馬周代臣寫的。”
李世民一聽常何門下居然有這么一個奇才,很高興,并產生了立刻想見見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將馬周叫來,經過面談,李世民十分欣賞馬周,立刻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后累官至中書令。
唐太宗為了表揚發現馬周的常何,賜給常何三百匹錦帛。
現在的馬周,應該還在常何府上有一日每一日的混子日子吧?
“遺愛,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昨天和我們一起的常軍是不是中郎將常何的兒子?”看著將整個臉埋在碗里大口大口的吃著紅燒肉的房遺愛,張華有點無語。
吃飯、練武,這算是房遺愛唯二的兩個愛好了!
“是啊,不過常軍他爹只是個中郎將,并且主要職責是負責守衛玄武門,我們沒什么事情需要和他打交道的吧?”
房遺愛雖然長得愣頭愣腦,但是也不是真的傻子,什么線不能踩他還是知道的。
“我聽說他家院子里種了不少西域的果樹,倒是想去見識見識呢,要不我們去拜訪一下吧?”張華隨口找了一個蹩腳的理由。
一聽到多啦說后世官至宰相的馬周還憋屈的待在常何府上,張華就一刻鐘也不想浪費,這等人才,越早下手就能得到越多的好處啊。
“啊?現在天氣開始冷了,不用多久估計都要下雪了,什么果樹都沒什么看到吧?”房遺愛不舍的從碗里抬起頭來,“算了算了,張大哥你想去哪我就陪你去哪。”
……
拜訪武將,烈酒開道是無往不利!
張華讓薛禮提著一壇高度酒,和房遺愛一起坐上了馬車。
常府自然是沒有房府那么熱鬧,甚至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也沒錯,像是玄武門守將這樣的人物,一般人是不好去隨便接近的,特別是經歷過玄武門之變以后,大家就更是唯恐避之不急了。
在報上房遺愛和張華的名號之后,門子沒有任何刁難的就去通報了,接著沒過一會,常軍就像是風一樣的出現在了門口,“張大哥,遺愛,難得你們能夠來看我,快往里面請。”
常軍長的雖然沒有房遺愛那么魁梧,但是也算雄壯。不過可能是因為自小長安城的二代們都不怎么和他玩在一起,所以整個人顯得有點木楞。
“張大哥聽說你家有不少西域的果樹,就想來看個新鮮。不會不方便吧?”
“有什么不方便的,走,我現在就帶你們去,我爹今天當差,家里我最大。”常軍說完就一手拉著張華,一手拉著房遺愛,往屋里走去。
張華強忍住要掙脫常軍拉著自己的手,大唐人動不動就喜歡拉著人的手,真是難以習慣!
常府坐落在長安城北邊,雖然建設的不是多么奢華,但是面積卻是著實不小。
張華一邊聽著常軍介紹院中的各種樹木,一邊在想著怎樣才能認識馬周。
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者的運氣加身,張華跟著常軍到了后院的時候,就聽到“馬周,你又在這里發呆啊?”常軍對著后院亭子里一個文士說道。
張華一個激靈,“那就是馬周?”
“見過大郎,閑來無事就在這后院坐一會。”馬周起身做了個輯。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馬郎君眼光倒是很別致,其實我覺得閑來無事的時候在這亭子里發發呆也挺好的。”
張華腦中突然想起王安石的《梅花》。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而反對者謗議不斷,熙寧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后,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后退居鐘山。此時他的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相比年幼刻苦學習,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舒展才華的馬周,此時此刻的內心和王安石應該是很接近的。
馬周作為常何的門客,要是沒有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張華還真不太好讓他跳到自己這里來。
“敢問郎君可是作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張縣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