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易逝,仙道永恒。
在神仙修士們眼中,歲月只是眼中春花秋月輕描淡寫的一瞥,但在人間,卻已經(jīng)過去了三百多年。
在這三百多年里,人間紛爭不斷,廝殺不休。
南北數(shù)十朝更是紛紛擾擾,戰(zhàn)亂不止。
終于在兩百多年前,被一個叫楊堅的人所統(tǒng)一,華夏大地又重新出現(xiàn)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隋。
楊堅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建立了鼎鼎大名的‘開皇盛世’。
其后不久,楊建病死,其子楊廣繼位。
楊廣秉承其父壯志,南征北戰(zhàn),興建土木。
但最終由于不恤民力,再加三征高麗失敗,導(dǎo)致剛剛建立的隋朝迅速失去民心。
并且在天下豪閥們的推動下,爆發(fā)了隋末農(nóng)民起義。
隋朝迅速被推翻,楊廣也被縊殺于江都。
楊廣死后,各地軍閥又開始相互吞并廝殺,最后由唐國公李淵統(tǒng)一了天下,立國大唐。
李淵稱帝,建立大唐之后,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tǒng)性,追認(rèn)‘老子’為李姓始祖,并廟號‘圣祖’。
至此,太老君,也就是李耳,成為了唐朝皇帝的先祖,唐圣祖。
后又在唐高宗李治時,追封老子為‘太玄元皇帝’。
至玄宗李隆基時又加尊號為‘大圣祖玄元皇帝’。
至此,李唐中兩百年來,除武周當(dāng)政時外,皆崇奉道教,尊奉老子。
至大唐建國至今,先有玄武門之變,再有武周當(dāng)政,后又有安史之亂。
到了今天,那個強盛的大唐一去不復(fù)返了。
節(jié)度使割據(jù)一方,朝廷政令難以下達(dá)地方,土地兼并日益嚴(yán)重,宦官亂政也不斷演。
大唐朝廷的威嚴(yán),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
就好像當(dāng)今的天子李昂,即位之初,勵精求治。
他放出宮女三千余人,釋放五坊鷹犬,并省冗員,重用寵臣李訓(xùn)、鄭注等人,又發(fā)動“甘露之變”,企圖消滅宦官勢力。
但事情敗露,李昂被掌握兵權(quán)的宦官軟禁,成為了一個花瓶天子。
此事天下人人皆知,但有心者卻無可奈何,因為宦官掌握兵權(quán),可以隨意廢立天子。
而無心者,縱然知道也不會去關(guān)心天子如何,他們只關(guān)心自己明天該吃什么,怎么活下去。
那些有志之人,早已看出朝廷FǔBài凋敝,各地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
亂世即將來臨,眼下天子被宦官軟禁,就是末世來臨前的一個征兆。
所以許多胸懷抱負(fù)的官員眼見無力改變朝廷局面,索性看破一切,辭官歸隱,追求仙道長生去了。
李昂也一樣,他自遭到宦官軟禁以來,知道自己再也沒有任何可能重掌大權(quán)了,那些宦官不廢了自己另立他人為帝就已經(jīng)夠意思了。
所以他也開始自暴自棄,整日里躲在供奉李唐先祖,也就是老子的玄元皇帝廟內(nèi)和那些道士探討玄學(xué)。
這一日,李昂正在大殿內(nèi)誦讀《道經(jīng)》,忽然殿外進(jìn)來一人。
此人器宇軒昂,儀表不凡,而且身穿黑白道袍,姿容奇秀。
李昂抬起頭來,不由得愣愣地道:“你是何人?”
那道士聞言看去,當(dāng)他看到李昂時,立刻前拜道:“拜見陛下。”
李昂道:“免禮。”
“謝陛下。”那道士起身,對李昂道:“回陛下,小道是三清殿、大角觀、玄元皇帝廟這三座大殿的主祭。”
李昂恍然道:“原來如此,既然你是主祭,那道行一定很高了。”
道士連忙說道:“不敢不敢,小道仙法微末,怎敢當(dāng)陛下如此夸譽。”
李昂笑了笑,道:“來,給朕講講你所參悟的道,如何?”
道士聞言,道:“陛下有令,怎敢不從。”
于是道士便坐了下來,大大方方地開始對著李昂講道。
李昂認(rèn)真地傾聽著道士的講述,只是越聽他眼睛就越亮,而且也越發(fā)的沉迷起來。
在道士講道的過程中,李昂不斷的把身下的蒲團(tuán)往前移,好使自己能更靠近道士,能聽的更清楚些。
月生日落,大殿內(nèi)昏暗了下來。
道童們將殿內(nèi)油燈點,將大殿照的一片通明。
而道士此時卻停了下來,對李昂說道:“陛下,天色已晚。”
李昂回過神來,臉滿是遺憾與回味之色。
只見李昂感嘆道:“想不到世間還有如此玄妙的道理。”
道士笑道:“陛下謬贊了,我的道理還遠(yuǎn)遠(yuǎn)不及那些隱修高士。”
李昂問道:“這是否真有神仙嗎?”
道士一怔,說道:“現(xiàn)今這世是否還有神仙存在,小道不知,但飛天遁地,移山倒海的修行之人的確存在。”
“哦?”李昂雙目一亮,問道:“那也有長生之法了?”
道士一滯,道:“或許有吧。”
李昂聞言,有些興奮,但很快他便輕輕一嘆,滿臉的悲愁之色。
道士問道:“陛下為何苦惱?”
李昂看了道士一眼,再次沉沉的嘆了口氣,但卻不發(fā)一言。
道士笑了笑,開口道:“陛下是為孫楨他們而煩惱?”
李昂一驚,連忙朝殿外看了一眼,顯得十分驚慌。
而道士卻道:“陛下,若是陛下有意,孫楨之輩,貧道可以輕易將其鏟除。”
李昂聞言,大喜,但很快還是穩(wěn)定了情緒,淡淡地道:“哦?為什么要鏟除孫楨,他很好啊。”
道士哈哈一笑,道:“陛下,我可不是孫楨派來探聽陛下心意的。”
說到這里,道士說道:“陛下,請看。”
隨后,只見道士大手一揮,殿外忽然走進(jìn)來一名年輕的小道士。
小道士進(jìn)殿后拜道:“師父,陛下。”
道士朝小道士問道:“人呢?”
小道士一揮手,立刻便有十多名身著道袍的人提著三個穿著官服的人走了進(jìn)來。
在昏暗的燈光下,李昂有些看不太清。
于是道士便請李昂起身來看,李昂走進(jìn)一看,頓時驚道:“孫楨?劉楷?杜榭?”
這三人正是權(quán)傾朝野,執(zhí)掌大權(quán),將李昂囚禁的那三個宦官。
此時他們都被堵住了嘴巴,被道士們提小雞一樣的提了進(jìn)來。
孫楨三人看著李昂,臉滿是求饒討好之色。
只聽那道士對小道士說道:“聽聽他們說什么。”
小道士命人去掉孫楨他們口中的堵塞物,孫楨幾人立刻開口道:“陛下饒命,我們錯了。”
“陛下饒命!”
“我們知錯了!”
耳邊聽著孫楨三人的求饒,李昂恍若在夢里一般。
隨后他反應(yīng)過來,馬狠狠地一腳踢在孫楨臉,孫楨整個人頓時倒了下去。
“惡賊!”李昂惡狠狠地罵道。
這時一旁的道士說道:“此三人掌握宮禁,陛下需盡快處置。”
李昂聽完,立刻說道:“將這三個賊子拉下去,斬。”
小道士袖袍一揮,那些道士立刻將三人拉了下去。
孫楨三人一路不斷的哭嚎求饒,但很快便再也聽不見他們的聲音了。
不多時,三顆頭血淋淋的頭顱擺在了李昂的面前。
李昂心中無比快意,他忽然對道士深深地拱手一拜,然后說道:“道長,道長若是能助朕重掌大權(quán),朕必有重賞。”
道士點點頭,笑道:“陛下,貧道正是為此而來。”
李昂大喜過望,連忙問道:“不知道長姓名?”
道士打了個稽首,說道:“貧道道號太陰。”
李昂道:“原來是太**長,只要太**長能幫朕重掌大權(quán),朕就封你為國師。”
太陰目光含笑,朝自己的弟子看了一眼。
當(dāng)晚,整個京城都發(fā)生了一件怪事。
所有忠心與孫楨三人的官員、將軍全部暴斃,死因不明。
當(dāng)?shù)诙煳奈浒俟俪臅r候,愕然發(fā)現(xiàn)被孫楨等人軟禁的皇帝劉昂竟然端正的坐在大殿之。
而且接下來的事情更讓所有人驚駭不已,只見孫楨三人的頭顱被幾個道士捧了來,就那樣擺在地讓文武百官看。
隨后,李昂又當(dāng)著正在震驚之中,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的文武百官的面,冊封太**人為國師,賜尊號‘洞虛演道真君’。
短短數(shù)日之后,太陰真君的名字立刻傳遍了整個大唐國境。
因為這個太陰真君,不僅幫助皇帝殺了權(quán)傾朝野的孫楨三人,還壓服了各地?fù)肀灾氐墓?jié)度使,使其重新聽命于皇帝,聽命于朝廷。
就當(dāng)所有人以為,李昂將在這位太陰真君的輔佐下中興大唐的時候,李昂卻讓太陰為他去尋找長生之法。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