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反其道行之”剛落下,夏侯尚的眉毛就迎風綻放,一臉喜色。
“大善!仲達之謀,真乃深諳人性也!”
的確,夏侯尚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他本來覺得司馬懿的提議,執行起來有很大的限制,有違背軍事常理,難以成功。
那么,江東的人,是不是也會這么這樣認為呢?
有些事情,往往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候,反而才是最好執行的時候。
江東水軍,比曹軍的水軍更加精銳,兩軍在長江上相遇,以少勝多是常態。這是世人普遍的認知,也是江東的自傲。因此,曹軍南線的進攻路線,也只能是從武陵郡6地攻入。而不是以短擊長,將自己的水軍拉出來吃敗仗、給別人送功績。
在江東軍的眼里,只要江東所控制的江夏武昌城、這座重鎮屹立不倒,江東腹地的郡縣就會無刀兵之禍。
也無須駐扎太多兵力!
這就給了司馬懿奇襲謀劃成功的機會。
只要曹軍大兵進入荊南,江東的水軍必然大部分往揚州一帶支援,應對曹丕的親征。如此一來,封鎖荊州長江流域的兵力就會薄弱,就能讓人曹軍水兵找到機會突破!
而且,司馬懿此舉,目的不過是擾亂江東軍心,并非是攻城略地。
只需要一千精銳別部即可。
這點人數,對荊北曹軍雄厚的實力來說,無傷大雅!
成功了,會極大的促進荊南戰事的結果失敗了,也不過就是一千人的陣亡罷了!
以小博大,怎么不讓夏侯尚覺得“大善”呢?
反正戰場的本質,無非是殺人,或是被人殺。
但是呢,夏侯尚馬上就覺得這一千人,讓他肉痛不已了。因為司馬懿又來了一句,竟然以荊北都督之副的高位,自動請纓!
還是執拗的那種。
無論夏侯尚怎么勸說,什么“兵者危也、沖鋒陷陣乃勇夫之事”等等理由,扔出來了一大堆,司馬懿還是不撞南墻不回頭。
最后,逼急了,還扔出了一句讓他無法拒絕的話,“某雖從未獨領一軍,然而亦是隨先王征伐多年之人,為何伯仁以為某不堪重任邪!”
好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勸說就變成鄙視人了。
夏侯尚無奈,只能應了下來。
先是好生叮囑什么“事不可為便回來、此番奇襲不過是錦上添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云云,話里話外的,都是在提醒兒女姻親的命很重要。
寧可不要奇襲的成功,也愿意看到他喪命。
然后,又當場就讓人去傳令給曹魏控制的江夏郡太守、軍中宿將文聘,盡可能策應一番什么的。
嗯,曹軍能奇襲的出點,只有文聘控制的水域。
好嘛,夏侯尚的真摯呵護,把渾身長滿心眼的司馬懿都給感動了。當下,就抓住了夏侯尚的手,四目相對的一臉感慨,“伯仁兄的愛護,某銘記于心”
那個場面,嘖嘖,基那什么情四射!哦不對,是男人之間的友誼,感動天感動地。
然后呢,等夏侯尚先行離開后,司馬懿便面如平湖,用老鷹一樣銳利的眼光,投去了這大好河山。
他今年虛歲四十有二了!
大丈夫生逢亂世,當手持三尺青鋒覓封侯!
這是一般士人的想法。
對于出身于名門望族的司馬懿而言,立不世之功、出將入相,讓河內司馬氏猶如當年的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或者弘農楊氏,才是追求。
他如今的抱負,是實現這個時代士人的最高最求。剛好,在出仕近二十年后,他終于有機會摸到兵權,終于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他有曹丕倚為心腹的信任。
地利,是他此刻在荊州任軍職,荊州都督是他的兒女姻親。
而人和,則是以鐘繇為的潁川士人,都接納了他,都視他為權力圈子未來的中堅力量。
是啊,這一代潁川士人之鐘繇,與他的家族有姻親關系下一代潁川士人的代表陳群,與他交情匪淺。
遠的不說,他的長子司馬師和陳群的長子陳泰,就是總角之交。
有魏王曹丕信任,有潁川士人支持,有譙沛都帥為姻親,他司馬懿的未來是一片坦途。只要他努力點,將軍功這一短板給補齊了,以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這樣的未來憧憬,以身犯險去奇襲,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自古以來,不是風險越大、回報越大嗎?
再說了,他根本就沒看好此次征伐江東!
是的,司馬懿覺得曹丕此番一意孤行的征伐江東,沒有什么意外的話,是無功而返的。
至少南線荊州的戰事,要無功而返。
不是妄自菲薄自己與夏侯尚的軍事才能,而是根據敵我實力的推斷。
自從江東猛虎孫堅戰死在荊州后,這個地方對于孫家來說,就成了夙愿。孫策得江東之地后,就沒少兵來戰孫權就更別說了,帶著坑死周瑜的愧疚,讓他對荊州是猶如護食的那只啥
也就是說,這次荊南之戰江東必然全力以赴。
駐扎的兵力,甚至會比在北線揚州防御的兵卒,更多一點!
而且荊南水澤遍布、山嶺橫陳,這種地形上作戰,防守一方會占了更大的優勢。尤其是曹軍多為北地兵卒,并不善于山地戰。
在兩軍的士氣上,也是江東軍占優。
他們去歲一舉奪得了荊南三郡,還俘虜了曹魏名將于禁,士氣大振,銳氣十足。
而曹軍這一邊呢?督戰的人是夏侯尚,而不是讓兵卒們信心十足、讓江東忌憚的世之狡狐攻無不克的陳恒!
這么多因素都不讓人看好,都在此消彼長,以司馬懿的謀略,怎么又能看好這次戰爭呢?
既然明知道無法立功,何必還要去參合在里面呢?
直接將自己摘出來,率領別部去奇襲不是更好嗎!
敗了,在夏侯尚無功而返的光芒下,沒有人會指責他不堪重任。
勝了,那就是神來之筆!
成為此番曹魏征戰江東,最耀眼的功績!
讓魏王曹丕與朝中百官,都覺得他司馬懿是有軍略的,可以委以重任的!讓軍中將士都覺得,跟著他司馬懿,是能立功的,有利可圖的!
完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