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遇到了秦風題詩一事。
李世民素愛書法和詩詞,秦風在書法和詩作水平上引起了他的注意,故而有了上門相見一事。
本打算向他請教一下書法上的看法。
不料一聊竟一發不可收拾,若非天色已晚,恐怕還要繼續下去呢。
而今天,正是想來問問孔穎達這位學界泰斗的看法,想不到卻遇到了秦風。
更想不到,秦風居然一詐,自己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就泄露出去了。
“哼,朕登基以來,你還是第一個敢當面叫出李世民的人,你小子有種,瞧我怎么治你不敬之罪。”看著秦風得意洋洋的模樣,李世民心里很不爽快。
秦風渾不在意他們恐嚇,漫不在意道:“名字本來就是讓人叫的,不然要來何用?”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著秦風,道:“行了,正如你所言,名字本來就讓人叫的,被人叫這么久的秦王與皇上,朕差點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名字,朕還要謝謝你的提醒呢。”
秦風站將起來,裝模作樣的笑道:“多謝皇上怒罪,皇上英明神武,寬厚仁德,三軍愛戴,萬民稱頌,可比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秦風對您的敬仰有如滔滔江山,連綿不斷,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猶如嵩山、泰山”搖頭晃腦,想背書一樣,贊美著面前的大唐皇帝。
“哈哈”
“咯咯”
“呵呵”
看著秦風不作邊際的歌功頌德,長樂、李靈雁、孔穎達忍不住爆笑而出。
“停,停,停,停,停”李世民腦門上出現了三條黑線,一口氣竟叫了五個停,“這些話聽別人說,朕或許會高興三分,但從你口中說出來,朕卻覺得渾身不自在。算了,你也別跟朕說著說那,朕還真不習慣。朕與叔寶兄是一輩,你還是叫我李叔叔吧。”
他指了指身旁的位子,讓秦風坐下。
秦風本性灑脫,還真不習慣一口一個皇上的叫著,在李世民的身旁坐了下來,道了聲謝。
李世民毫無皇帝的架子,擺手道:“你小子行啊!一口氣說了那么多詞兒。”
“嘿嘿”秦風樂了。
“靈雁哪!”李世民看了秦風一眼,詭異的眨眨眼。
“大事不妙!”秦風知道李世民準備在這里找回場子了。
果然不出所料,只聽李世民道:“靈雁,這小子不是什么好人,你可得小心點,他昨天還一直惦記著你呢。”
李靈雁鬧了一個大紅臉,支吾道:“他本來就是不好人。”話雖如此,卻想著秦風替自己承當過錯的時候那無畏的神色。
秦風邪邪一笑,湊到李世民的面前,說道:“李叔叔,長樂公主也很不錯呢!”
“你,你”面對秦風這一語,李世民臉色僵硬,氣得劍眉倒豎,嘴角胡子上下抖動。
士可忍孰不可忍!
涵養極好的李世民竟是讓他氣得話都說不出來,手指著他,都不知道應該罵什么好了,過了許久,才吐了口氣道:“算了,朕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跟你計較讓你這臭小子氣出病來,不值得。”
秦風一臉的莫名其妙,無辜的瞪大眼睛,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不就是贊揚了你女兒一下么?
見秦風尤自一臉無辜,李世民更是來氣,本想轟他出去,但轉念一想,如果豈不太過便宜他了?定了定神,陰笑道:“你這臭小子,改革一事,你小子肯定還有看法,朕命令你現在就說出來,不然朕賞人三十大板。”
他本想為難為難秦風,殺殺他囂張的氣焰。
哪料秦風僅僅只是怔了怔,隨即曖昧的向面紅耳赤的長樂眨眨眼道:“這么簡單?李叔叔你小看你未來的什么什么的才智了。”
“你”好啊,竟然在老子面前調戲起我的女兒來了。李世民差點爆粗口了。
孔穎達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那里一副寵辱不驚的得道高人的模樣,然而心里卻大是得意,早上他吃秦風氣個半死,現在看到了天下第一人也被氣成這樣,作為旁觀者看著也挺過癮的。
秦風的膽子,眾人總算是見識了。
“嘿嘿,長樂妹妹”恬不知恥的秦風順勢稱呼。
“誰是你妹妹了?”長樂公主一跺蓮足,晶瑩剔透的絕美容顏掛著美麗彩霞。
“長樂妹妹,你父親是我叔叔,你不是妹妹還是什么?”
眼見李世民又要發火,秦風一收嬉皮笑臉的模樣,正色道:“報告李叔叔、老師、兩位妹妹,我最喜歡春秋戰國的學術氛圍。”
孔穎達聞言,老臉頓時變得漲紅,張嘴便把喝了一半的茶水給噴了出來,咳嗽半天,才抹了一把沾滿水珠的胡須,苦笑道:“云宵,你說話能否不要這樣石破天驚,不然老夫可就受苦了!”
秦風不在意的一擺手,他的為人向來灑脫,規矩對他那純粹是廢話,只聽他笑道:“言歸正傳,我且問你們一句,現在的學術氛圍好嗎?”
“不錯啊!”孔穎達有些跟不上秦風天馬行空的節奏
秦風冷笑道:“弟子認為眼前的學術一塌糊涂,老師,您好是學界泰斗,在你這輩子里,看到一種全新學術的誕生了嗎?”
孔穎達不暇思索道:“沒有!”
“是了!所以弟子才說最喜歡春秋戰國的學術氛圍。”
“你是說?”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要點,卻說不出來。
“春秋戰國是華夏民族光輝燦爛時期,在這個期間里,出現了儒家、兵家、法家、農家、墨家、道家、雜家、縱橫家、陰陽家可謂是百家爭鳴,其后近千年以來,華夏民族的學界都在學習著前人的成果。自漢以后,學術界再無多大進展,李叔叔、老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一口喝下半杯茶水,秦風繼續道:“春秋戰國之所以成為文明的鼎盛時期,除了各位先賢的過人之姿,還有各國君主的功勞,因為他們對于學術采取了放任發展的態勢,各家學派為了主導世間思想,無不竭盡全力去完善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辯論都讓各家學說都有所成長,經過無數次的辯論、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系統學說,并影響至今。只是自秦以后,學術不但沒有前進,甚至還有退步的現象,發展到現在,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只要背熟先賢留下的文字自己就是圣人了,而他們根本沒有用心去理解先賢著作里每一個字所蘊含的思想,終其一生也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也是華夏文明的悲哀。”
“得其形而失其神,確是悲哀!”孔穎達是學界泰斗,他的話最有發言權了。
李世民也是一臉深意。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