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道:“那么,關于青樓女子能夠穩定安寧又如何解釋?”
“孔圣人都說:食色性也!要不是有她們的存在,那些光棍佬還不得上街搶人犯罪啊?若是出了人命,到時候大理寺必將出動,整個大理寺的運作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這查不到真兇,您將寢食難安,這查到真兇,萬一又成了冤假錯案了呢?你更吃不下飯。您可是千古一帝,萬古明君啊那能為這點小事斤斤計較、耿耿于懷、婆婆媽媽!”
“每個人、每個行業的存在自有他的價值所在,所以說,咱們沒理由去貶低哪個行業說來說去,還是怪你們這些當官的做不到位,如果你們把天下經營得家家有余糧,天下間哪里還有乞丐和被逼上絕路的女子?”
李世民聽得有些目瞪口呆,自己只不過隨口說了一句,哪曾想到秦風竟然產生了這么多的理由,到了最后,還怪到自己這皇帝的頭上來了。
其實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是不知這道理,只是從來沒有人像秦風這樣去從根本上去分析乞丐、青樓女子產生的原因罷了。
受秦風一番教訓,雖覺得有些憋屈,但也聽進去了,納諫正是他最讓人贊嘆的地方。
“還是你說得對啊!到底還是朕愧對了天下萬民。”
秦風道:“所以呢,在吏治方面決不能手軟。越是底層的官員越要盯得嚴。”
李世民問道:“為何要盯緊底層官員呢?”
秦風嘆息道:“底層官員直接與百姓接觸,他們清廉與否直接影響到百姓對朝庭的認可度,其影響之深甚至比一場內亂還要恐怖。百姓是一國之根本,根都沒了,那么,那個王朝離毀滅已經不遠了。所以,一個王朝只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民為善才根深蒂固,”
秦風有著很深的感觸,前世的時候,那些個村官、鄉官,一個個拽得要命,他們的惡劣行徑導致生活在最低層的百姓對國家怨言不斷,可以說,這些人的言行舉止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根本。畢竟那些什么長,老百姓一輩子都沒見面的機會,這些什么長即便做出傷天害理的惡事,百姓都不認為與己有關,他們在意不是什么長遠什么未來,而是眼前的人與物。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李世民只聽得雙眼發亮,頗有一種揀到寶的喜悅。
“朕一直以為上行下效,只要重懲大官員,就能達到以敬效尤的作用,卻想不到低層官員的危害更大,受教了。你這小子也不知裝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什么東西,說話也是古里古怪,卻處處說到點子上,看似胡言亂語,卻相當有用。總有一天,朕要將你的腦袋破開開看看!”李世民笑了一笑。
秦風忙做了一個怕怕的表情。
“好了,別賣乖!說正緊事。據咱們前方人員匯報,頡利調動頻繁,似乎有南下之意。”李世民臉色嚴肅了起來,對于這一戰相當重視。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來一個殺一人,來兩個殺一雙。”秦風豪情萬丈的叫囂著,
“混小子,說什么蠢話呢!”李世民差點氣瘋,自己是打算把他當統帥培養來著,哪知這小子毫不上進,說話也不動動腦子,居然直通通的朝著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的思路去想。
“實在太讓朕失望了。”李世民在秦風關上敲了幾記,氣呼呼的說道:“重新想。”
“好吧!”秦風滿腹委屈的揉著腦袋,這李世民下手真狠,也不想想自己是員大將來著,萬一打傻了怎么辦?
“首先,咱們要明白頡利是傾全國之力南下,還是搶完就走第二、情報十分重要,咱們得算準他們出兵的時間、出兵的地點,以便快速迎敵。”
李世民點點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只是,我想不通。”
“哪里想不通?”
“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御,憑什么要我們被動防御呢?咱們就不能來一回主動出擊嗎?要打就御敵國門之外,要不然,百姓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園又將毀于一旦,即便勝了,也勝得沒意義。所以,這場仗要打也得在外面去打。您問我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我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我知道怎么去打這場仗。現在,最為重要的是給我們大唐爭取得時間。”
沒有經歷過冷兵器時代,秦風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說,陰謀詭計還會一些,要他擬定一個全面作戰方案,真就難為了他。
李世民有些失望,可想到秦風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大男孩,也就不再糾結,要是秦風樣樣都會,那就不是人而是妖孽了,似懂非懂才屬于一個少年應有的智商嘛。
通過此事,李世民也察覺到秦風的特點特長在于偶爾的靈光一閃,天馬行空的想法、做法往往能給人全新的受,常有指點迷津之效。只是短板也很明顯,他的理念沒有框架去支撐去豐滿,最終的結果是難以說服人,讓人誤以為是異想天開、不著邊際。但往往,他的想法又是正確的。對于秦風的靈光乍現,李世民可以用驚人的智慧去完善,可別人呢?別人沒有李世民這樣的領悟力啊!
就在李世民想著怎么去打造、磨礪秦風的時候,只聽秦風又說道:“關于頡利南下一事,就要李叔叔你的意思了,是全面戰爭呢?還是局部戰爭?”
“全面戰爭怎么打?局部戰爭又怎么打?”李世民心想:又是新鮮的詞匯,不過挺貼切的。
“全面戰爭關乎國運,涉及面廣。中原大地剛剛經過隋末大亂,人心思定,冒然發動這樣的大戰對于我們大唐與百姓來說都是致命的危害。想象一下漢武帝就知道了,漢武帝擁有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巨額資產,但最后都因打匈奴而打得人口減半。總之一句話:大唐底子薄,打不起大規模、長時間的消耗戰。”
其實這也是貞觀王朝最為悲催的事情,這個階段的中國不缺雄才偉略的帝王、不缺雄霸天下的軍隊、不缺名垂青史的名臣猛將,唯獨缺少支撐大規模戰爭的金錢。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作為大唐的掌舵人,李世民比秦風看得更清楚。也正因為清楚,所以,李世民感覺自己很憋屈、很窩囊。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世民也是生不逢時,如果把他放在漢武帝的歷史位置上,憑借他的軍事水平、治國水準,肯定不會出現國庫空虛的結果。當然,李世民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被譽為千古一帝,就在于李世民能夠在艱難的經濟形勢中滅掉無數國家,且創造出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