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州刺史也收到了李世民的圣喻,對于秦風的要求自然不敢有絲毫違背,一絲不茍、踏踏實實的配合著做好各項要求。
經過一個月的治理,城里的景象已經是曰新月異,可謂一曰三變。田地里往來的都是辛勤勞作的百姓,長街上的商旅明顯的增多,
有劉仁軌、巴周這樣的大才全力的支持,秦風以十六歲之齡,就統領了三州的軍政大權,而且干的有聲有色。
時間,在忙碌中度過,盡管很忙碌,但是對于秦風而言,卻十分充實,受秦風影響,他的直系下屬,無論文武都像對了雞血一樣干勁十足。
三月初一,都督府內!
秦風伸著懶腰,看著面前的公文。難受的將手腳伸得長長的,滿意的笑著道:“看情形,今年是個難得的豐收年!”這是關于三州春耕的匯報公文,由于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所以軍中有部分都是農民出身,精通耕作之術。秦風讓三州軍事長官篩選出一部分精通農業的士兵,讓他們親自下田指點,以大唐最新的耕作技術為三州百姓謀求生產,讓百姓對于未來充滿了信心。
秦風在近百天的時間里,真正的干了地方都督應該干的事情。又是管理軍務又是處理政務。
軍務不用說,秦風主要抓拿的項目,在提升邊軍士氣之后,秦風就在大軍中植入了競技理念,每隔一月就來舉辦內部較技!一點小小的獎勵,卻激發所有兵卒的爭勝之心,鼓勵兵卒刻苦練習。在競技大賽過后,他根據每一個人各自的長處短處、個人喜好,合理的將他們安排至不同的兵種中去,以兵種的特性,發揮他們的長處。而且還在軍中下達了一個指令,讓兵卒根據自己的長處選擇喜歡的兵種訓練。只要考核通過,便能編入他們想編入的兵種,從而專一的進行練習。
這個任命讓每一個士兵都如愿以償的在他們喜歡的崗位上訓練,發揮出了他們自身的長處,效率比籠統的訓練,勝過百倍。
合理的安排,輔以競技大賽激發出來的旺盛斗志,加上合理有效的訓練,邊軍已經有了今非昔比的改變,足可用煥然一新來形容。
單對單,秦風與諸位主將不敢保證邊軍與從軍的“南歸”將士能夠戰勝馬背上長大的突厥兵,但是上萬數量以上的交鋒。以秦風為首的主將們絕對有信心,邊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
這真正的變化還不在軍務,而在于復雜的政務。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秦風在處理政務上還有了一定的心得,看著復雜的三州政務,他也看得懂、看得明白透徹。
馬周在一旁偷笑著,他看的更遠,在這個時代頗有重武輕文的念頭,世人對于武將推崇備至,但是武將的路真正都到了盡頭,還得轉文。所謂出將入相,便是如此。
秦風善于練兵,也能指揮軍事行動,而且還做得十分出色,但是以他的前景繼續發展下去,終會有一日,憑借軍功走入政壇。如果一點政治能力沒有,顯然是不成的。不說如何出色,起碼為要維持一定水平。
馬周知道秦風是個追求完美到另人發指的人,對于所有上疏的公文都會認真的查閱,以了解個大概。有時候,馬周故意將公文寫的深奧無比,讓人讀不通透。
果不其然,秦風看不明白只能找他來解釋。
馬周一點一點細說。
秦風明白馬周的良苦用心,了解其中的道理關系。故而,更加賣力的學習著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
朔方有今日,主要功臣是馬周與從旁邊協助的劉仁軌,但是無可否認,秦風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與此同時,在三州原有的田地基礎上沿著最新挖出而成的河渠,又分別多開墾了百畝田地。
這旱田也有旱田的好處,旱田種的都是耐干耐旱的食物。
朔方種植的便是大豆,大豆作為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有著數千年的栽培歷史,較之嬌嫩的水稻,大豆的存活性勝水稻百倍,是旱地最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只需少量的水,便能存活下來,有著一定的收成,不過總體產量較之稻米還是遜色一二的。
在播種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條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夠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長的極為旺盛。有經驗的農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們北地難得的豐收年。
休息了一小會兒,秦風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記載的是近一個月的稅收情況,馬周很用心的將前兩個月的稅收在記載在了公文中,增加減少有著鮮明的對比。
“這稅收的增長,超乎我們的意料啊!”秦風看著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飛色舞。
馬周由衷道:“將軍天賦異稟,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兩個提議大大刺激了三州的發展,加快了朔方的經濟。屬下自愧不如”
秦風有些飄飄然的,甚是得意。
自由集市是他提出來的一個發展項目,作為后世人。秦風知道商業對于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想要實現真正的富強,三州之地只是發展農業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土地相對貧瘠的北方,想要靠產量只能自足的農業發家,顯然是癡人說夢,發展經濟也是必然的。
但是三州地處偏僻,人口稀少,又不處地理要害。還沒有固定的特產,想要發展經濟也是極不容易的事情。
對此便是馬周也有些一籌莫展,便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一樣。
在此之際,秦風利用三州這地的地理優勢,隆重的推出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市場,將三州打造成一個緊俏物資的交易平臺。
在后世往往最繁華的地方,便是國與國的邊境或者沿海地區。這其中與他國貿易是關鍵。最賺錢的也莫過海外貿易。
沒有特點特長就利用草原民族與中原的特長做交易,以發展自身的特色經濟。未完待續。
第264章:邊塞詩
秦風這個議案得到了馬周的認可,卻受到劉仁軌的質疑。馬周支持的理由是秦風目光敏銳,充分的發揮出了邊境城市的特點,借助地理優勢為當地百姓謀求福利劉仁軌卻覺得與草原民族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做生意只會令其壯大,得不償失,與此同時,還有可能造成機密性東西與情報的流失。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