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大舅哥在寫什么呢?”秦風有些好奇的問。
李承乾道:“寫行軍的體會。”
“哦,你每天都寫?”秦風有些驚訝。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道:“你曾經不是說過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路過來,每天都有新的感想,便記了下來。”說到這兒,他感慨道:“我總算知道趙括為何會輸得那么慘了,因為兵書上的有些知識根本就是不符適宜,要是我將兵書奉為經典,一字一句的運用到行軍打仗中來,肯定也是趙括一樣的下場。孟子有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現在我總算明白這個道理了。”
“兵書非常有用,至少能夠讓我們后人少走很多彎路,但是,再好的兵書也要因地制宜、隨機應變,如果照本宣科就慘了。按圖索驥的故意中把癩蛤蟆誤認為千里馬,雖然有些夸張。但是,在學習與做事的過程中,死板教條,生搬硬套,以致鬧出笑話,招致損失的事例,確實是經常見到的。前人傳下來的書本知識,應該努力學習,虛心繼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切實驗證、牢固掌握,并加以發展,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李承乾虛心受教,并道:“妹夫是一軍之主帥,事務繁忙,權當我不存在就是了,我一介閑人,你不用管我的,免得耽擱正事。”
秦風看了李承乾一眼,久久不言,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他發現李承乾其實是個很不錯的人,他為人至孝,待人真誠,還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老實說,秦風覺得目前的李承乾具備太子應該擁有的品格。李承乾的優秀是歷史公認的,史書記載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李世民非常喜歡他。
李淵病逝,居喪期間,李世民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干得相當出色。六月己丑,朝臣懇請李世民上朝聽政,李世民應允,不過“細務仍委太子”,之后李世民每每外出巡幸時,都是由太子李承乾留京監國。
由此可見,李承乾是非常出色的,只是李承乾隨著年歲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開始叛逆起來。于是李世民“搜訪賢德,以輔儲宮”,先后挑選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然而這些諫臣們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李承乾,一味的進諫是否能夠將承乾已經出現偏差的行為糾正過來?因為通觀于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的勸諫就能發現共同點這三人幾乎是比著上疏,而且措辭是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最后卻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承乾不過蓋個房子,于志寧便上疏批評他過于奢華李承乾和宦官玩樂,于志寧又上疏批評他,甚至將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穎達更是激烈,他只要覺得李承乾一有不對的地方就立馬犯顏直諫,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勸說過孔穎達,認為太子年齡既長,不宜總是當著面痛加批評指責,而孔穎達卻表示我這樣做“死無所恨”,結果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至于張玄素,那更是無時無刻不諫,言語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聽他的,至于結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可以說,歷史上的李承乾之所以變成后來那樣子,并走上了謀反這條不歸路,除了足疾而變得多疑的本身內因,那些毫不留情面的大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以為史書是刻意美化李承乾的形象,但真正與他相處之后,秦風才發現李承乾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儲君。
“明天或者會撤回中原。你與蘇定方、程處默、尉遲寶慶他們率領邊軍先行。”
“出變故了?”李承乾機警的詢問。
“我懷疑突厥人正在前方等著我們自投落,同時,也懷疑有人泄漏了咱們的行蹤,故而,不得不中途改變計劃。”
“查出來了沒有?”李承乾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是哪個王八羔子干的好事?”
“目前還查不出來,也沒有證據,只有等明天斥候的消息來了再說。”秦風也不隱瞞,將自己的推測以及臨行前的準備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但是,懷疑長孫無忌一事是斷然不會說出來的。
“針對我的是吧?”驀然,李承乾如泄了氣的皮球,有些呆滯的自語。
“或許是你,或許是我。”秦風說到這兒,笑著說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我鋒芒畢露,或許惹人生厭也未可知,畢竟,無論是科舉、武舉,還是吏治都是我提出來的,恨我的人多不勝數。”
“不管針對已經不重要了,一切等明天再說。消息確實后我就離開。”李承乾目現睿智之光芒,笑問道:“妹夫,我答應得這么干脆,你不會因此而認為我怕死吧?”
秦風打了一個響指,笑著道:“最明智的選擇,我老實說吧,你留下來也只是累贅。想必你也是如此想的。”
李承乾無語的盯著秦風,就算你知道是這么一回事,也不用明說吧,這也未免太傷人自尊了吧。
秦風輕咳一聲,一本正經道:“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會說謊。”
“好吧!我承認你是天下間最最誠實的人。”
李承乾苦笑的問:“我讓大家去準備,做事隨時撤離的準備。對了,烏蒙部落共計十三萬余人,能夠上戰場的青壯就有數萬之眾,若是再加上頡利可汗的兵馬,你一萬虎賁軍少說也要面對六七萬控弦之士,少了邊軍你就只有一萬人了,應付得下來么?”
“兵在精而不在多,老實與你說吧。對于邊軍的決死之心我還心存余慮,要是他們在戰場上一哄而散,那就全完了。”
李承乾沉吟道:“你的兵力太少了,我把五百禁衛留給你吧,他們都是跟隨父皇南征北戰的玄甲軍,是精銳中的精銳。關鍵時刻可做利刃之用。”
“不了!”秦風拒絕道:“玄甲軍號稱天下第一軍,我不懷疑他們的戰斗力,可是,他們的戰法與虎賁軍不同,虎賁軍的戰術恐怕發揮不出他們盡有的實力。而且,你也需要他們,我們不敢保證回軍途中沒有敵人。”
“也罷。就按你的安排來定。”李承乾也不是拖泥帶水的人,道:“如果真要撤離,你讓人通知我一聲即可。”
“保重!”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