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突然派柴紹為大總管,一舉打下了內憂外患的朔方。這功勞與榮耀都讓柴紹與斬下梁師都首級的秦風占了去。
劉、劉蘭陰謀詭計付出了一大通,到頭來因為各種原因投降,功勞這都讓他們占去了。這心中的不甘,自當是顯而易見。
在處理政務的時候,魏征曾與劉、劉蘭接觸多次,了解他們的為人,以及那股嚴重的功利心。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說的就算這類人。
也只有這類人,才干得出來毀田燒房,以輿論制造恐慌等等手段。換做是魏征、換做是稍微有一點良知、人性的人,絕對是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了來的。因為這種手段的一但到了一定的地步,稍微過激,便會演變成易子而食,人吃人的慘況。
以魏征對事不對人的性情,都如此痛恨二劉,可見二劉的為人已經惡劣得不可救藥的地步了。
要是這二人得到李世民授予的權柄,為了巧立功勞而逼反了突利,那可就玩大了,到時候周邊異族人人都說李唐出爾反爾、斬盡殺絕,誰還會投降大唐?還敢投降大唐?這也是魏征的擔憂之所在。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道:“魏卿放心,朕會格外交待清楚。”魏征的顧慮是對的,若是逼反了突利,以后招降某個異族勢將難如登天。
想著來自于劉、劉蘭不斷彈劾秦風的奏折,他眼中閃過一絲厲色。當初他是看中劉、劉蘭兩人心機深沉,功利心重,適合破朔方的局,只是想不到這局是破了,因為一點意外導致功勞落在了秦風的手上,他們竟然將功利心用在了秦風的身上。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見李世民主意已定,無人再說什么。
至此,經過一番波折,三路大軍主帥最終定了下來,三位主帥由老當益壯、奮發圖強、后起之秀的三代將領擔任,其意義更是非凡。
此行出動的十數萬精兵,皆受李靖節度,擇日北上進兵。
戰風大起,各項軍令下達之日。
大唐這個戰爭機構以最快的速度運轉而起!
各種戰略物資源源不絕的送往戰爭第一線城市。
在數之不盡的物質還未運達前線的時候,任命先一步傳到了朔方。
“突厥蠻夷,常年入侵我家國,毀我家園,殺我子民,今念時機成熟,特封朔方都督虎賁大將軍秦風為大同道行軍總管,率領夏州、綏州、朔方之兵北上,望大將軍摧兇克敵,再獲奇功。”
蕭親手將圣旨交到秦風手上,笑道:“祝賀大將軍馬到功成,凱旋而歸。”
“謝蕭大人吉言!”
蕭是唐朝宰相,李世民親自任命蕭為傳旨之人,可見對于此戰是如何的重視,相信李靖、李績那里也差不多。正如他所想一樣,大唐現今共有五位宰相,分別是裴寂、宇文士及、陳叔達、楊恭仁以及蕭。除了裴寂、宇文士及,余者三位都分別受李淵奉命前往秦風、李靖、李績這里傳旨,以表慎重。
蕭固然與秦風沒有多大的聯系。只是人家蕭熱情的祝福,秦風也欣然回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倍加還之。反之則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是秦風做人的風格。
蕭本以為少年得志的秦風狂妄張揚,見秦風如此好說話,也是十分詫異,這與他想象中的截然相反,頓時好感大生。
“蕭大人一路風塵,且先休息一二。”蕭風塵困頓的模樣,顯然是急于宣旨而日夜兼程,作為一個文官,這種強行趕路還真是難為他了。
“無礙的!”蕭搖搖頭,與秦風閑扯了幾句,突然有些尷尬的與為難的說道:“這個大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
秦風一開始便覺得蕭有些熱情的過分,至此才明白原來他有事找他。
在官場上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蕭身為大唐宰相,而且還是從李淵時代就開始的,他在朝堂上也非常有影響力,與之打好關系,還是極有好處的。
秦風點了點頭讓人都退了下去。議事廳只余他們二人。
蕭道:“此事蕭有些難以啟齒,不知如何開口。”
秦風道:“蕭大人直說便是了,我是個軍人,您知道軍人向來不喜歡拐彎抹角。不論蕭大人說的是什么事情。我能幫上忙的盡力而為。幫不上的,自會拒絕,蕭大人也別放在心上。”
蕭心頭莫名一寬,他嚴厲刻板、剛直不阿,秦風的坦率直接反而讓他好感頻生,他頷首道:“大將軍快人快語,這里也就直說了。有一姐,乃是前朝皇后。受到義成公主的照顧,現正在突厥王帳處。若有可能機會。希望大將軍能夠善待家姐,最好將她迎回長安。家姐待我如母,且她為人婉順聰慧、知書達禮,隋朝動蕩與她無半點干系。反而多次勸說楊廣,是楊廣昏庸無道,不聽良言,方才自食惡果,望大將軍明鑒”
這個蕭是真真正正的高富帥,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梁末帝蕭琮的異母弟,是皇族之后。
因為楊隋與蕭梁關系極為密切,楊堅、楊廣都允許梁國這國中之國的存在。蕭身為皇子在父母的呵護無比優越的皇城江陵成長,九歲那年,就被封為新安郡王,開皇七年,蕭隨兄長蕭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長安。蕭經常受到姐姐的邀請居住在楊廣的晉王府,深受照顧。
秦風也想起了蕭出生,心中恍然。不過他很快就念及一段野史,心思給那段野史給占了去:在他的記憶中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迷倒六個君主的奇女子”這其中的奇女子說的就是蕭皇后,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是真是假,這個蕭皇后雖是前朝皇后,但地位崇高,受到李世民的禮遇這點是不假的,秦風也沒有理由跟一個頗有賢名的苦命女子過意不去,當即頷首道:“前朝蕭后的賢名,我也有所耳聞。若真能遇上,必定好好善待,將她迎回長安。”
蕭深深作揖道:“謝過大將軍!”
“蕭大人不必如此。蕭后有功于天下,有功于百姓,應當回歸故土,安享晚年。”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