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唐朝騎兵似乎放棄了騎兵的速度,在徐徐進兵,但突厥騎兵卻飛速的前進,讓彼此的距離越來越近。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九十步!
一百七十步!
快了!
阿史那思摩看著速度賊慢靶子一樣的唐兵,眼中閃現熾熱的光芒
快了,就快了!
一般而言,突厥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但是突厥騎兵以騎射為主,他們需要不斷的射箭來保證自己的殺傷力,因此所有戰弓都是利于騎射的短弓,射程要比一般的突厥兵要近一些,在一百三四十步之間,但是續航能力卻大幅度的上升。
阿史那思摩瞪大著眼睛,等待著雙方的間距進入一百三十步,這個最有利射程的瞬間。
便在這時他突然發現,唐軍從背后取出了一物
“不好,”他脫口而出,心寒膽裂!“散開,快散開!”
一個個慢悠悠前進的唐軍,從竟然從背后取出了已經上了弦的弩箭
這古往今來,弩箭就是他們草原民族最大的天敵。
從秦朝起,強弩便壓著尋常的弓箭一籌,隨著科技的發展,弩箭的強勢越來越明顯。漢朝的李陵,便是憑借漢朝的大黃弩,以五千之眾力敵十萬匈奴,甚至還殺傷數萬的記載。這發展到了唐朝,陌刀陣中的伏遠弩更是讓他們吃足了苦頭。
現在唐軍竟然還是用弩
一看到弩箭,阿史那思摩腦海中本能的浮現出伏遠弩的神威
那射程可達三百步的強勁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數人
比馬蹄還要急促的弓弦聲響起!
弩箭越空,漫天的箭羽如飛蝗一樣,躍陣襲來。
這加速疾馳中,臨時臨急的下令“散開”,就算是弓馬嫻熟的突厥人也做不到這點。
頃刻之間數以百計的突厥騎兵慘叫著中箭摔倒,混亂的波動擴大開來,烏默部密集的騎射陣的中間一帶瞬間崩潰!
阿史那思摩心疼之余,意外發現傷亡遠不如他想象中的慘痛,弩箭的威力也不及他想象中的可怖,頓時恍然:唐軍用的不是可怕的伏遠弩,而是威力差伏遠弩數籌的弓弩。
念及于此,阿史那思摩已經有了計較,高呼道:“唐軍的弩填裝慢,咱們繼續前進,加速前行!咬住他們射。”
他命令一下,隨即發現對面的唐軍速度也提上來了,他們不再是悠哉悠哉的移動,而是加快了速度撤退
沒錯是撤退!
他們三個隊列,第一列隊的騎兵射了之后。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在第一時間里,一條線似的分別往左右飛奔,迂回著后撤。
弩箭接連射來,已經帶走了他們五百余戰斗力。
唐軍始終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撤退的時候,熟練老道的在馬背上安裝著弩箭,然后回身扣動括機。
阿史那思摩傻眼了,整個人都不好了:唐軍竟然用的是他們一模一樣的戰術:打算放風箏的他們,現如今反而讓對方放了風箏。這之間的差別,讓他有一種吐血的沖動感覺。
作為騎射行家,他看的出來。唐軍在這方面下過一番功夫,但是論馳射的速度,論變向轉向的靈活,遠遠比不上他們,但是偏偏唐軍的射程在他們之上。就是比他們遠上五十步。這五十步的優勢,掩蓋了一切的不足。他們現在毛都沒有觸碰到唐軍,唐軍卻憑借弓弩之力射傷了他們五百余兵卒。
弩箭的安裝有些繁雜,不如弓箭直接,但在繁雜的安裝也有安裝好的時候
弩箭襲擊再次破空而來。
蘇定方老道老練的指揮著唐軍騎兵放著風箏溜著狗,作為天賦絕佳的用兵奇才。他在秦風提出如此戰法的時候,用最快最短的時間就掌握了這套戰術的精髓。就如一員經驗豐富的老將,指揮的有條不紊。況且,他也親眼目睹了這套戰術的威力,故而推崇倍至。
相對于阿史那思摩依仗騎射的勝券在握!
蘇定方的勝券在握在于知己知彼。
唐朝為什么打的這么順?
并非秦風有通天徹地,翻云覆雨之能,而是在于研究在于琢磨。
李世民在朝廷上用他的陰謀詭計,削弱突厥的力量。在邊境的秦風當然不只是單純的練兵
包括李靖、李績,他們早已將目光放在了草原上。
對于突厥的信息與資料,秦風的都督府中關于他們的資料能夠堆滿桌子,上到部落的實力,可汗首領的性格品行,下至麾下諸將的情況,都在練兵的一年中,不斷的傳到秦風的手上
突厥人的騎射水平,天下皆知。秦風又豈能一點防范也沒有?
弩騎兵在秦朝的時候就出現了,但是因為弩箭上弦的速度太慢,不夠靈活,并不適合真正的戰場。可是對著以騎射稱雄,意圖打騎射放風箏戰術的烏部落,弩騎兵射程遠的優勢卻穩占上風。況且,唐軍還占據了天時、地利的優勢,射出來的箭矢,威力更加倍增。
當前的局面正應對了一句話。
勝利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為了打贏突厥,取得最后的勝利。
不論是在朝堂上的李世民還是在前線的秦風,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現在就是他們回收戰果的時候。
“射!”
蘇定方此時手中也拿著一張角弓弩,用勁的拉弓上弦,安裝弩箭,也在盡著自己的一分力量。
雖然他擅于用弓箭,卻也不得不承認在射距上。相對于弓箭而言,弩箭有著先天性的優勢。
唐朝軍中盛行的弓弩分為四種:耳熟能詳的自然是伏遠弩,除了伏遠弩,還有擘張弩、角弓弩、單弓弩。
時代在進步,科技自然亦是如此。漢時的強弩改良與秦國,唐朝的強弩也傳承了前人的科技,加以改良,成為戰場上殺敵的利器。伏遠弩、擘張弩是弩手用的強弩,伏遠弩威力最強,需要腳踏雙手拉弦,方才能夠上弦,臂力次之的還拉不上。擘張弩不需要腳踏,但也需雙手猛力拉扯才能上弦勁射。
這兩種弩威力固然是強勁,實不能用于馬戰。
角弓弩則是改良與秦漢時期弩騎兵所用的臂張弩,射程遠威力大,最適合馬戰,在大唐一支騎兵隊,往往會在有一成騎兵持配備強弩,沖殺在最前線,以強弩先一步獲取戰斗優勢。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