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笑著安慰道:“放心吧,娘!陛下給你派了一堆能人異士,我只要定一個大方向,他們就知道具體去實施,只要一切上了正軌,我在不在幽州都無所謂。到時候,我以長樂、豫章思念陛下與皇后為由,一年假公濟私的跑回來幾趟,陛下只會說我們有孝心,高興還來不及,又怎么舍得責備我們?只不過,這是秘密,可不能讓外人知道了。”一邊說,還向長樂、豫章擠眉弄眼。
大家都讓他逗樂了。一時間,離別之愁緒蕩然無存。
與親人話別后,秦風對秦瓊、秦夫人道“爹、娘,孩兒走了,在家安心等我好消息吧!”然后,與秦戰、單盈盈、楊雨蝶一一告別,最后才對四位夫人道:“到了幽州安顧后,我會通過你們過去。我把四百親衛留在長安由云蘿、阿喀琉斯、李穆掌管,一路上護衛你們大家之周全。”
秦風抬了抬手,與親人做了最后的道別,領著強堅范等親衛上馬離開。
一家人遠遠的眺望著,直到那身影消失了為止。
來到長安東郊點將臺,一萬虎賁大軍,列著整齊的隊形,激動而崇敬的看著校臺上年輕的統帥。
前些日子,虎賁軍劃入了左武衛,成為了大唐戰神秦瓊的屬下,要在以往,他們做夢都會笑出來。可當時,他們接到那個消息的時候,沒有一人高興得起來,只因他們的身心都被他們的統帥,帶領他們走向輝煌、創立輝煌的年輕統帥給折服了,所以,哪怕新上司是他們統帥的父親,是大唐第一戰神,可他們在左武衛的時候,依舊與其他格格不入,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訓練方式、強度,都讓他們找不到熟悉的感覺。
當他們接一命令,重新劃入幽州大總管秦風麾下的時候,這一萬勇士先是不敢相信,過了一會兒,才盡情的歡呼。只是,秦風遲遲沒有露面,卻又讓虎賁軍忐忑不安,直到今天,接到了在此集合的命令,直到此刻,見到一身雪白的秦風與天罰這獨一無二的組合,大家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不是在夢里。如果不是虎賁軍軍紀嚴明,大家此刻一定會狂叫著發泄自己心中的激情。
秦風的心情又何嘗不激動呢?
他掃視四周,密密麻麻的兵卒猶如蟻聚,這就是他的兵一萬頭強大、將一切擋在面前障礙物撕碎的的猛虎。
看著這些雄赳赳氣昂昂的士卒,秦風胸中難免涌現出萬丈雄心,高呼道:“兄弟們,我們又可以一起戰斗了,這是一場不同以往的戰斗,我們此行的目標是幽州,出發”
沒有什么長篇大論,軍隊也無須花言巧語,簡單的一句話正體現了秦風直來直往的做事風格。
一萬將士先后一怔,隨即大笑著高呼起來。
“出發”
大軍浩浩蕩蕩,踏上了征戰之路。
這出征宣言,本就隨著主帥興致而來,但大多數統帥會將此事看的很重,講究什么名正言順,宣告自己的正義王者之師,說個一大通討伐的理由,來激勵三軍士氣。
可是亢長難懂的出征宣言真的能夠激發士氣,令所有將卒都能理解?
這個未必!
如果是劉邦、希特勒這類擅于演說的人物,自然能夠帶動三軍士氣。一般人說一大通。只會讓兵卒產生厭煩的不佳情緒。
秦風自問不會說什么長篇大論,口才也不及劉邦、希特勒,索性將出征宣言減短為一句話。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直切重點。
反而讓兵卒意識明白自己的身份責任!
沒有糧草輜重的負累,一萬大軍行軍的速度非常快捷,用了半夜時間出了長安郊區。
一萬人連營寨也不用搭,直接倒在地上休息。
至于巡邏什么的,更沒有安排,在這大唐腹心地若遇上敵襲。那秦風只能自認倒霉。
幽州其范圍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號燕。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并為七雄。秦始皇滅燕,在燕地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
漢高祖時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設燕國。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
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治所在薊縣,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魏晉以后,幽州轄境日漸縮至北魏時僅領燕、范陽、漁陽三郡。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唐武德元年復為幽州。
隋唐時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在涿郡筑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唐貞觀十八年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為后方大本營。此時的幽州在故有的基礎上,加上在奚、、契丹原有領土上設立起來的饒樂都督府、松漠州都督府,以及遼州城都督府,稱之為大唐第一大州亦不為過。
以秦風所立之功勛,以李世民對秦風信任,封他為幽州大總管亦不為過,只是讓人震驚的是秦風這個大總管與眾不同,他集軍政、律法于一體,與古之州牧權力是一樣的,簡直就是幽州的土皇帝嘛!再加上他手下之人全是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人,這也使得一些人深為不滿,甚至在李世民面前死諫,說這是變相分封制,是分裂的前兆,權力太大于天下不利。
秦風出征當天的早朝,也不知道孔穎達等人發什么神經,在朝堂上鬧了起來。焦頭爛額的李世民驀然發現群臣中的侯君集閃過一絲絲的得色,盡管他隱藏得很快,可依舊讓李世民捕捉到了。
李世民頓時恍然,昨天才剛召集一眾心腹商議高句麗之事,自己也說了秦風此行的任務,知道這個核心機密的不到十個人,而侯君集就是其中之一。侯君集早年不學無術,以勇武自稱,后入秦王府,讓擅于識人的李世民發現了獨特之處,另眼相待,成為地位等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一般的人物,還特地將之介紹給李靖,讓李靖傳授他軍法韜略。侯君集在李世民麾下受到了特殊待遇,也養成了心高氣傲的性子,便是房杜二人都不在他眼內。
上次北征突厥,秦風揚威于天下,名成了名帥之名。之前,侯君集只是妒忌,只是認為秦風搶了本應屬于他們的功勞,可是在長孫無忌挑撥離間之后,這種妒忌之心就就了質,在恨秦風之時,也對李世民產生了濃郁的不滿,為了一己之私,他枉顧國家的利益,竟然把秦風的行蹤泄漏了出去。
這一次,見秦風站在本應屬于他的高度上,又升遷為一州之牧守,侯君集更加想岔了,一怒之下,便向于志寧說起做風名為大總管,實為一州之牧的事。也正是因為他這一舉動,所以,才有了眼前的局面。
還好,侯君集不敢做得太絕。沒有把秦風的機密之事道出。
高句麗論及實力并不強悍,但是不強悍的他們卻能屢敗中原,歸根究底便是在于他們的地形險峻,氣候環境惡劣,幾乎所有城池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而秦風又是唯一一個善于打這種非正常戰爭的人。他較之諸人有著先天性優勢,這路是跑不了的。
這一點侯君集可以明確的判斷出來,畢竟行軍作戰一點點微末的細節都會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秦風在非對稱性戰爭方面有著先天優勢,去高句麗執行這種任務是最為正解不過的事情了。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