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上前拿過奏章,落款是度支尚書,也即是戶部尚書,將奏章打開,里面記載著各地糧稅,從高至低,將大唐各地上邀的糧食數量從多到少分列出來。排行首位的是四川,尤其是成都那一塊,其次是關中,再次是襄樊一地,接著是中原,然后是徐州、揚州、江浙一代,隸屬江南的位于前十五以外。
后面幾頁分別是去年、前年、大前年各地上繳糧食的明細表。
前幾名都有變動,時而關中,時而西川,時而中原,江南的卻始終在十五名之外。
秦風原先不解,為什么江南會排在如此后面,但轉念一想,卻恍然大悟,這才是李世民真正決定開發江南的原因。
唐朝在糧稅上有著很開明的制度,他們并非強迫農民上繳多少多少糧食,而是依照收成,依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多少糧食。所以百姓收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上繳糧食的數額。
關中、成都平原、襄樊、中原這些地方不但是著名的產糧地,也是著名的都會、人口密集之處。這耕種的人多,上繳的糧食自然也多。
江南偏遠,人口稀少,跟人口眾多的地方比起來,自然顯得遜色。也許就是因為如此,才讓人忽視了江南已經表現出來的潛力。
其實只要細細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端倪的。
江南上繳的糧食并非第一,甚至連前十五都進不去,然平均落到了人頭之上,江浙道上繳的糧食卻超過了許多擁有二三十萬農民的地域之常量。
排在江浙道上面的地域,至少都是擁有三十五萬耕作百姓的城鎮。以平均值來計算,江南各方面都當之無愧地第一,而且在這幾年中,江南一直都維持著一定的比例,并沒有增長也不曾拉下。
可見真如秦風說的一般,江南的氣候穩定,所以產量穩定。只要人口增加,田地增加,這排名地位自然會上來的。秦風看完,讓大家紛紛傳閱,大家是頂級的智者,再次一看,紛紛恍然大悟,情知這是證明江南值得開發的鐵證之一啊。
就在眾人恍然大悟的時候,李世民道:“朕不太能理解你的意思,但在事實證據面前,一切都無所遁形。江南人稀,在這種情況下卻依舊能夠保持穩定的糧草收入,絕非偶然,正如你所說的一般,是因為江南的氣候造成。朕也有理由相信,一但江南開發完成,糧食產量將超越關中、四川。”
秦風道:“這是一定的,江南絕大部分土地不管是已經挖掘出來的田地,還是沒有挖掘的土地,都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氣候的關系,他們那里的水稻成熟地特別快,往往一年之中可以豐收兩季,甚至于三季。這也只有江南能夠做到了,所以臣一直認為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必須開發江南的農業。”
李世民動容道:“此話當真?”
在唐朝耕種稻米,還是以一季稻為主的,即便有時間百姓也沒有膽子嘗試,只是利用田地間歇種些蔬菜,沒有重復再種稻米。所以一年兩季,在這個時代是聞所未聞之事。
“這點臣可以擔保”以現在的氣候與自然條件,一年三熟或許有些玄乎,但以江南的氣候,一年兩季水稻,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具他所知,在南方的兩湖、兩廣、海南、云貴的一部分都在以雙季稻的方式進行耕種。
“假設真是如此,這江南,朕還真非開發不可了,只要有糧,朕何愁無法征戰天下!何愁無法供養億萬子民?”李世民豪氣萬丈,什么開發江南在他眼中都是浮云,他真正想的是如何成為天下之主,如何征服地球上不服大唐管制的國家。
秦風笑道:“說了這么多,其實江南的糧食只是開發江南的理由之一,其實終極目的還是江南巨大的財路前景。絲綢之路是歷來是中原王朝的經濟命脈之一,可為什么絲綢之路會給我中原王朝帶來如此豐厚的利潤?”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道:“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吧,各國的國情不一。我們大唐最為常見的絲織品,在別的國家可能賣出比黃金還貴的價格,別的國家常見的東西,在我們大唐一樣能夠賣到脫銷。這之間的差距帶來了無比巨大的利益,故而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我大唐從中得到的各類稅收,自然不可計數。”
秦風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么不開辟幾條海上的絲綢之路?海的對面也有國家,也可以做交易,陸上的絲綢之路可以成功,海運更為便利。所以臣覺得,海上的絲綢之路,將會比陸上的絲綢之路擁有更多的商業利潤。”
這一番話讓李世民徹底動容了,此事他從未想過,一條絲綢之路就讓大唐受用不盡,若來個幾條,那大唐的經濟將會有如何突飛猛進的變化?
“可行嗎?”李世民眼中閃著激動興奮的光芒,以他的承受力,在這一刻竟然不能自已。李世民如此,其他人更是情難自禁,當然,李世民的疑問也代表了大家的心思。
“當然可行!”秦風斬釘截鐵地說著,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之路,海上的絲綢之路比陸上的絲綢之路快捷方便十倍,假以時日,取代陸地的絲綢之路只是時間問題。
“岳父大人,當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的時候,朝中反對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漢武帝一意孤行,才有了絲綢之路的誕生。他的成功,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么?我相信只要打通海上的絲綢之路,得到的利潤絕不少于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開發江南,正是錢糧兩得的不二之法。”
李世民眨了眨眼道:“朕心動了”
秦風會心一笑,開發江南錢財兩得,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大唐即將面臨的兩大難題,哪里由得李世民不為之心動。況且,開發江南,也為大唐拓展了廣闊的戰略縱深,要知道宋朝失去了江北大片土地,南宋憑借江南一地與兵強馬壯的金國n了百余年,最終讓成吉思汗做了最后的漁翁。
李世民沉默了半響道:“你既然對江南的開發如此上心,一定已經有了腹案。這幾天花時間整理一下,寫成奏章,不日我們在朝堂上討論此事。”
“喏!”秦風抱拳應允,雖說長孫皇后已經清醒,可她還沒辦法下床,這種情況之下,李世民是絕對不會放他離開長安的,而武將的最終歸宿無疑是充武從文,眼下還有這些頂級名臣指點,他也想借機會學學。
“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