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大早就被月圓搖醒了,小丫頭起的很早,非要纏著他一起玩。
無奈之下,他便叫上青子一起,出門去禮部南院看榜。
昨日閱卷完畢,通過策問試的士子名單,就已經謄寫了出來。
今日一早,還不待禮部開衙,值班書吏就匆匆忙忙的將名單張貼了出來。
其實,這也是慣例了。
畢竟,通沒通過策問試,關系到明日能否參加詩賦試,士子們自然是非常關心的。
李白帶著月圓,一路走走停停來到禮部之時,前來看榜的士子已經很多了。
孟浩、王維幾人,正好也在,只是觀其神情,幾人皆面色不虞。
老孟最是豁達,似乎已經習慣了一次次的落榜,心理承受能力顯然已經錘煉出來了。
他朝李白既無奈又苦澀的笑笑,自嘲道:“再次折戟沉沙,止步于此!真是,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啊!”
王維雖亦悶悶不樂,但見他如此說,連忙開導。
“浩然兄何至于此啊?咱們幾人之中,唯季凌兄一人上榜,就連太白兄如此大才,不也是與吾等一樣止步于此嗎?大不了明年再來!”
李白至此方知,自己已經名落孫山了。
此時,王之渙與王昌齡也走了過來。
王昌齡怕李白接受不了落榜的事實而難過,連忙開解道:“今年不中,不是還有明年嗎?太白兄不必掛懷,以你的才學,中進士那是早晚的事。”
幾人之中,因只有王之渙一人上榜,故而,他不好多說什么,只是眼含鼓勵,伸手拍了拍李白肩膀,以示安慰。
李白心中還真有那么一絲絲的失落感,畢竟落榜了,誰能高興的起來。
月圓似乎感覺到了他的失落,扯了扯他的儒衫,望著他安慰道:“兄長勿憂,你落榜的事,我會替你保密的!保證不告訴爹爹、娘親!”
李白瞬間苦笑不得,心中那一絲失落,頃刻間隨之煙消云散。
這時,就見一名書吏匆匆忙忙而出,在兩名兵士的協助下,笨拙的爬上梯子,在張貼著通過策問試士子名單的告示最下方,端端正正的寫上了”隴西李白”四字。
圍觀士子登時嘩然:“嘿!真新鮮!合著禮部堂官們,這是批閱了一夜的考卷嗎?”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
“不會,一會兒還會出來加人名吧?”
“兄臺說的對!今天我還不走了!說不定下一個就是我!”
“可拉倒吧!這李白分明就是有貴人相助!”
“李白?不會就是那個《太白明月集》,那個李太白吧?”
“一定沒錯!一夜詩三十!就是他!”
“詩仙李白?有點道行啊………”
一片吵吵嚷嚷聲中,孟浩、王維、王昌齡幾人,均向李白投來幽怨的目光。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嘛!
“你小子!神通廣大啊!這都行!能不能勞駕將我們的名字也添上去呀?”
李白,當然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他只能無辜的看著這幾位難兄難弟,做出一副莫名其妙、愛莫能助的表情。
四月十五的詩賦試,對詩仙李白來說,那簡直就毫無難度可言了!
題目很簡練,令參試士子作一詩一賦,借詩賦以言志。
李白決定先作詩,于是,沉思半晌之后,一首《行路難》成竹于胸。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此詩,雖然是李白蹉跎一生之后的感慨,但是用在這里也合適。
之前的李白,連一個合理、合法的身份都沒有,行路何至難?
想要出仕,連參加科試的資格都沒有,可不就是心茫然,冰塞川嗎?
如今,已經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詩賦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也就順理成章了!
作完了詩,還有一篇辭賦。
其實,李白的辭賦功力也是相當深厚的。
只不過詩名太勝,掩蓋了其光芒。
他的《大獵賦》《大鵬賦》,便是其辭賦的代表作。
在后世的評價,那也是相當高的。
既然題目是言志,李白自然選擇了《大鵬賦》。
“南華老仙,發天機于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徵至怪于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里,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凝胚渾。脫鬐鬣于海島,張羽毛于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待到寫完,李白第一個交卷。
此時,尚未至正午,有的舉子連一詩都還沒有作完。
他答題用時之短,可想而知啊!
王之渙也才堪堪作完了詩,辭賦剛剛開了個頭,便見李白已經起身交卷了,駭的他只能搖頭苦笑,繼而加快速度。
回到家之后,李客見兒子這么早就回來了,當即狐疑道:“不是去參加詩賦試了嗎?為何這么早就返回?”
“題目簡單唄!做完交卷就回來了!”李白輕松無比道。
“啊!快給為父吟誦一下你所作詩賦,讓我看看成色。”
看來,李客無比關切此事啊!
李白只得遵命,將那一詩一賦,原封不動的吟誦了出來。
李客雖然是個商人,但是文學素養還是很高的,自然識貨。
一聽之下,當即就被李白的這兩篇大作震懾住了。
繼而,他當即來了興致,哈哈大笑著,親自提筆將這一詩一賦寫了下來。
黃昏時分,玉真公主差人來府里,要他今日詩賦試的兩篇文章。
李白便大手一揮,將他父親的手跡交給了來人。
誰曾想,次日,滿長安城都傳遍了他這兩篇大作。
竟然是,玉真公主令長安書坊連夜印制了這一詩一賦。
并上書,“李太白詩賦試所作”幾個大字。
李白看后簡直苦笑不得!
這尼瑪!
這不就是后世報紙、雜志的雛形嗎?
這玉真公主,很有做媒體人的潛質呀!
李白的大作,毫無爭議性的獲得了長安城文人墨客們的認同。
甚至有人還大膽預言,今科狀頭非李白莫屬!
正是在這一片熱議聲中,李白迎來了放榜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