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教坊司,迎接他們的竟然是晴兒、玲兒,直到進了排曲房,四人終于忍不住了,嬉笑打鬧作一團。
原來,這兩位是女扮男裝的李府小姐和丫鬟,是晴兒請來的精通編曲的幫手。如果此時李白在這里,他一定會認出來,這兩位就是去年秋天在檀香山,邂逅的美的瞬間讓他失神的神仙姐姐,和伶牙俐齒的小丫鬟麗心。
待晴兒拿出那首《木蘭詞》后,大才女神仙姐姐也就是李大小姐也被驚的不淺,連連贊嘆寫詞人的驚才絕艷。
還一臉的神往的,想要結(jié)交這位大才子,在得知這位大才正在會試之后,又是那句預言:“今科會試此公子必中”。
旁邊的麗心聽不下去了,插話道:“小姐,你都預言兩位公子今科必中了,那你說他們兩位誰更厲害一些?”
“呃!”李大小姐竟然一時語塞。
旁邊的玲兒插話了:“還有一位比李大人更厲害的才子嗎?那今科這大才子也太多了點吧!”
麗心嘴快,接上話頭哇啦哇啦一通神侃,將檀香山的妙對經(jīng)過一一道來。
聽的二女又是唏噓又是感嘆,也是無限神往之。
原來啊!晴兒從小也是生于官宦之家,小時候同李大小姐也是玩伴、閨密。只是造化弄人,幾年前他的父親以結(jié)黨貪墨罪被斬,她便流落教坊司。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便進了四月。會試共考三場,每場三天,第一場考四書五經(jīng),要求舉子以股文的形式來答題。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儒家經(jīng)典。
這個時期,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主要考試依據(jù)。說白了考的就是《集注》中的內(nèi)容。
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五經(jīng),應考舉子可以任選一經(jīng),作為自己的本經(jīng)應考。
李白的本經(jīng)是《春秋》,胸中左氏、公羊、谷梁三傳早已熟讀,這段時間他又結(jié)合了,后世網(wǎng)絡上的新穎觀點,治《春秋》也有了一定的造詣。
從這幾屆的會試情況來看,治《詩經(jīng)》《周易》《尚書》的人數(shù)遠遠大于《禮記》和《春秋》,這是因為,前三者的字數(shù)比后兩者少,難易程度也比后兩者簡單。
尤其是《春秋》的微言大義,晦澀難懂,常令學子知難而退。
四月十五,天還沒亮李白便早早起床,洗漱、用飯完畢,身著士子服飾,提著考籃便向貢院行去。
由于要連考九天,中途不允許出考棚,考籃中早已預備了九天的干糧,有饅頭、肉脯、鮮果、餅子、點心、干果、飲用水等等。
為了這些他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當然了,還有,筆墨紙硯、蠟燭、防雨布、和睡覺用來御寒的厚衣。
一路行去,路上全是趕往貢院的舉子,有的竟是丫鬟、小廝、仆役同行幾人,提燈的提燈,挎籃的垮籃,蔚為壯觀。
也有那坐車的,前呼后擁,坐轎的,仆役成群。
到了貢院門口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啊!
相熟的舉子們,扎堆聊著天,有青年、壯年、竟還有白發(fā)蒼蒼的老翁。
再看,那些仆役成群,猶如眾星捧月的世家公子們,傲然獨立,一派名士風范,到底是真名士,還是真草包,其實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黎明前的夜色里,一盞盞燈籠,匯聚成了一片銀河,照亮了貢院前的龍門,也照亮了應考眾學子,踏上光明坦途的希望。
下一刻,小黃門捧著圣旨到了,皇帝欽命華蓋殿大學士徐有貞、集賢殿大學士李賢、禮部尚書胡瀅,祭奠孔子先師。
祭奠結(jié)束后,在一聲洪亮的:“開龍門”吶喊聲中,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便正式開始了。
李白跟隨著人群排隊,依次等待著,守門衛(wèi)士的仔細檢查。
他看見,排在他前面的舉子們?nèi)雸觯瑱z查的很仔細,發(fā)髻都打開,衣扣也解開,筆、墨、紙、硯、統(tǒng)統(tǒng)檢查,更受不了的是連帶的食物都不放過,逐一檢查了不說,饅頭都被掰碎了,這還怎么吃!
難怪!歷史上會有一位叫孫髯的學子,參加科考,眼見將學子扒光上衣搜身,有辱斯文,便拒絕考試。有詩為證;《懷孫髯翁》
拒辱斯文絕考場,布衣一世又何妨
大觀樓上摘聯(lián)圣,一頂桂冠千載王。
李白一邊腹誹,一邊硬著頭皮熬過檢查,領了考牌,一路找到了自己的考棚進去一看,只是一個六尺見方的棚子,木板結(jié)構(gòu)三面合圍,一面敞開正對監(jiān)考通道,里面有一張稍寬的長凳,和薄木板做成的長案。
棚頂也是木板結(jié)構(gòu),又在上面加蓋了瓦片,木板上隱隱有水漬,應該是偶爾漏雨所致。
他便先站在凳子上,將預先準備好的防雨布,安置在案幾的正上方,待一切收拾停當,就只等著準備接卷答題。
第一場考試就這樣正式開始了,他拿過考卷一看,需做三篇四書文,四篇五經(jīng)文,當然,時間上沒有規(guī)定得多久寫完,只要在第二場之前交上就行。
他開始閉目養(yǎng)神,用于平復一早就開始,有點激動的小心情。待到心平氣和了,才開始組織語言打腹稿,然后在草稿紙上逐句推敲成文。
話說,為什么要這么慎重呢?因為參考學子較多,閱卷工行繁重,清晰的卷面和完美的書法,會容易獲得閱卷官的認可。
他就這樣不緊不慢的,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一路寫下來。
寫完一篇,就吃點干糧喝點水,再閉目養(yǎng)神打腹稿,困了就睡一會,醒來再繼續(xù)。
就這樣,寫寫停停,等到七篇文章的草稿全部打完,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他便決定一鼓作氣,正式答卷,反正沒答完題,也睡不踏實。整理好卷紙順序,便提筆流利的抄寫起來。
這里加個小插曲啊!科考卷紙的順序,也是千萬不能弄混亂滴!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蒲大才子,在參加鄉(xiāng)試時,便將卷紙的第三頁和第四頁顛倒了,于是蒲大才子就不幸落榜了。
還不到第三天,他就答完了全部考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