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元年三月,諸侯王造反的風暴持續了兩個月。這兩個月,捷報已經聽的眾人耳朵結繭。
從大司馬魏川出兵后,基本上是十天一個捷報。所過之處,都是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諸侯王們視乎連反抗都來不及,就已經被攻破。
民間有傳言,大司馬是冠軍侯轉世,天生戰神。
但今日劉據卻高興不起來,魏川傳來消息,監視菑(zī)川頃王劉遺的幾人叛變了!
菑川位于齊地,七國之亂時就有參與,劉據很想問他們一句,你們就這么喜歡造反嗎?
這是最后一個還在反抗的諸侯王,眾多諸侯國里面,劉據最頭疼的就是菑川,可偏偏出問題的還是這邊。
“你們認為該如何去對付劉遺?”早朝上,劉據問道。
如果所有事都讓他去想,要這些大臣還有什么用?
“臣認為,大軍直接強攻,諸侯皆已臣服,只剩下區區一個菑川,又怎么能擋住我大漢的鐵騎?”一個武將說道。
只是他的話剛說出口,就遭到了反駁,一個文臣說道:“臣認為將軍此言有誤。”
“說說。”劉據笑著說道。
“如果強攻,必會生靈涂炭,齊地大儒聚集,門生遍布天下,這些人到時候散布謠言,恐影響不好。”
這人說的就是劉據頭疼菑川的原因,真刀真槍的干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戰,這些大儒就是這方面的行家。
以筆為刀,往往比真刀更鋒利。一刀下去能砍死一個人,一筆下去影響的卻是千千萬萬。
“諸位可有什么好的辦法?”劉據問道。
劉據這樣一問,朝堂上滿滿的人可就是沒有聲音發出來,這讓劉據更加堅信要改革選舉制度,白養了這么多人,一點用都沒有。
“回陛下,臣有一法。”
說話的人是趙充國,劉據問道:“有何法?”
“圍而不攻,耗盡他們的糧食,當百姓餓到一定程度時,菑川必回發生內亂,到時候百姓就是我們的先鋒,替我們打開菑川的城門。”
劉據想了想趙充國的話,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可這時候,又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齊地富庶,糧草充足,用這圍城之計最少要半年才能起到效果,太耗時間。”
劉據又看向趙充國,趙充國好像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說道:“我們可以從城外切斷水源,城中沒了水,他們會潰敗的更快,兩個月時間,菑川必能拿下。”
這回沒人再提出質疑,水比糧食更重要,人能七天不吃飯,但不能三天不喝水。
菑川是個人數較多的諸侯國,切斷水源后,僅憑現存的水肯定不夠,到時候就會出現趙充國說的情況。
“好,趙充國,朕也給你十萬兵馬,去支援大司馬,兩個半月之內破敵,能做到嗎?”
趙充國沒有說話,劉據不解道:“難道是朕給你的人少了?還是時間短了?”
十萬人加上魏川那邊的人已經不少了,主要是劉據怕圍城之計行不通,多撥些人給他們以防萬一。
至于時間,趙充國自己承諾兩個月,劉據在這個基礎上還給他延長了半個月,沒道理說不夠。
那為什么趙充國還沒反應?
“臣還有一件事請陛下答應。”趙充國說道。
“但說無妨?”
“臣想借陛下一道圣旨。”
劉據好奇的問道:“何意?”
“臣打算等圍城一個月后,在菑川城門外準備水和糧食,并當著所有人的面宣讀陛下的旨意,凡是投誠之人皆可服用。”
攻人先攻心,劉據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這招怎么這么熟悉?好像在哪兒見過?
“準。”
趙充國也是個聰明人,知道以劉據的名義。其實這件事他完全可以到戰場上直接決定,但他也知道功高不是好事,當初淮陰侯(韓信)的下場就是最好的證明。
尤其是聚攏人心,這種時候千萬不能向前沖,人心歸皇上就行,像他這樣的,只負責疆場殺敵就好。
劉據一直想給趙充國封侯,沒找到理由,這次剛好是個機會。
……
事情比劉據想的還順利,沒用到兩個半月,只是一個半月,菑川的城門就被那些儒生打開,這倒是讓劉據有些意外。
原來在圍城一個月時,有一個大儒想讓劉遺打開城門,放漢軍進城,不要在這樣下去。不然鐵騎還沒踏進這菑川,百姓就已經先餓死和渴死。
菑川確實存有很多糧草,不過全在達官顯貴家的倉庫里面,平時都不會拿出來,更不要說現在這種關頭,先管好自己再說。
民間的糧食越來越貴,甚至有時候用錢都賣不到。剛好這時候城門傳來只要投誠就有糧的消息,引起來百姓的激動,紛紛要出城,可全被官兵鎮壓。
過程中死了不少人,鬧得人心惶惶。一個大儒看到這一幕,心有不忍,想讓那些家中有糧的開倉放糧,卻被扔了出來。
無奈,他只好找到劉遺,劉遺又怎會因為他得罪那些人?沒有同意他的建議。
大儒沒辦法,就聯合眾門生去劉遺那邊,讓劉遺打開城門。
劉遺一怒之下,直接將這大儒殺死,趕走他的門生。
因為這件事,劉遺惹了眾怨,百姓們開始和他對著干。一開始,官兵還能壓著他們,隨著時間變長,參加的百姓越來越多。
在夜里,殺掉守城的士兵,打開城門。
當嘗到米飯的香味,受到水的滋潤時,那些人一個個哭著朝天大呼:“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吾皇……”
……
這吃的,這喝的,都是皇上給他們的,皇上真是個好人啊!
那些儒生也餓,也渴,只是礙于身上的儒袍,比這些人要好很多,不急不慌。
“當今的皇上是仁君啊!”有一個儒生感嘆道。
“皇上重視教育,愛民如子,值得我輩歌頌。”
有不少人點頭,贊同他們說的。
這場戰役,不僅收回了菑川,還讓劉據的形象在天下人的心中大大提高。
歷時三個半月,這場諸侯王造反的鬧劇終于落幕。劉據親自在甘泉宮設宴,百官皆至,為將士們接風洗塵。
本是個高興的日子,但在甘泉宮的宴會上,有好幾人都是愁眉苦臉的,他們犯了個大錯,只希望皇上并不知道,沒有查到。
“諸侯王造反被鎮壓,大司馬功不可沒,但他居于三公,又是北魏侯,朕已經沒什么好賞他的了,就賜黃金萬兩,可持劍上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