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庶子奪唐 第十章 御駕親征

作者/江謹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就事論事而言,如果真的要究前隋遼東之敗的話,一非將之罪,二非兵之過,最大的原因就出在楊廣這個皇帝的身上。

    楊廣犯的錯誤很明顯,但也很致命,無非也就是兩處,其一:遼東區區邊陲小國,竟動百萬之師征伐,算上配合的民夫更超四百萬,大軍調動前后聯營綿延一千余里,雖創前古未有之績,但也給糧草供給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其二,以外行管內行,隋軍陣中來護兒、周法尚、于仲文俱為名將,但隋煬帝卻下令眾將不得擅斷,一應調兵之舉均需楊廣親自過批,以致延誤戰機,生生拖到了斷糧,慘敗遼東。

    李靖和李世民的話都一語中的,看出了隋煬帝之敗的根本所在,但李世民接下來說的卻如平地驚雷,炸開了整個朝堂。

    若只以統帥之才而論,李世民絕對堪稱當世名帥,用兵之能可比肩李靖,平一個高句麗自然不在話下,但李世民不是將,是君,區區一個高句麗哪有叫李世民御駕親征的必要。

    皇帝御駕親征,其中的風險不言自喻,一時間眾臣的注意力已經不在東征與否上面了,而是李世民御駕親征一事。

    李世民出身行伍,年輕時大唐統一天下,李世民也是率軍四處征伐,鮮嘗敗績,但那時李世民年輕,而且還不是皇帝,自然可以,但現在李世民居天下之重,又豈能冒此等風險,哪怕面對的是區區一個高句麗,但沙場無情,瞬息萬變,誰都沒個準數的。

    李世民之言才出,杜如晦當先勸道:“遼東狂肆? 或可一征? 但是陛下御駕親征之事萬萬不可,陛下身肩天下之重? 豈能輕置于險地? 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國不可一日無君,望陛下收回成命。”

    有了杜如晦開頭? 朝中群臣也紛紛出列,一時間朝中拜倒了一片? 俱是勸阻李世民不可御駕親征的。

    李世民看著拜在殿下的群臣? 道:“區區一個高句麗,何至于是險地?”

    杜如晦道:“沙場之中,流矢無眼,哪有什么萬無一失的? 正所謂君子尚不立危墻? 況乎我大唐天子,天下不可無君,萬事還需陛下定奪,陛下豈能不鎮京中。”

    其實對于此次御駕親征之事,李世民是早有打算的? 可不是臨時興起,一時決斷的。

    自打武德九年? 李世民登基為帝后,他便不曾再親臨戰陣。但李世民終究是行伍出身? 馬上皇帝,看著大唐外戰連捷? 時常也夢回沙場? 心中也難免發癢? 想要一試往昔的風采。

    今年的李世民已經年近五旬,近來身子骨覺著越發地不比從前,若是此次他不能御駕親征,只怕以后也再無機會了,此番高句麗作亂,也和了李世民的心意。

    而且李世民昔年馬上平天下,常沖殺于戰陣,又怎會不知沙場之險,他以往不敢御駕親征是因為太子還不成熟,還不能獨當大任。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的太子李恪已經成熟,無論軍務還是朝務都可處置得當,朝中百官也無可指摘,就算李世民即刻傳位,李世民也相信李恪能夠應付地來,這就給了李世民御駕親征的底氣。

    李世民道:“這有何妨,就算朕不在長安,還有太子監國,此次朕親征高句麗,正可給太子一個歷練的機會,有何不妥。”

    李世民說出了這般話來,如果群臣再反駁此事,就不止是阻撓李世民了,也是對太子李恪的質疑。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李恪也需得站出來說話了,要么是順著李世民的話,支持李世民東征,自己在東宮顯德殿監國,要么就是和群臣站在一起,和李世民作對,力勸李世民息了御駕親征之念。

    支持御駕親征,固然是順著李世民說話,但萬一李世民真的有什么不測,李恪又該如何自處,而若是順著群臣說話,李世民便會不悅,實在也叫李恪為難。

    兩相為難之下,李恪思慮了片刻,而后才出列道:“啟稟父皇,兒臣有事稟奏。”

    李恪一出列,眾人都紛紛看向了李恪,李世民也看著李恪,道:“有何事,太子但說無妨。”

    李恪俯身道:“父皇御駕親征,乃是圣意,兒臣不敢阻撓。”

    李恪之言才出口,李世民只當李恪也贊同此事,臉上也慢慢地露出了笑意,與此同時地,群臣的臉上則多了幾分擔憂。

    但李恪的話顯然還沒有說完,就在李恪第一句話出口后,緊接著又道:“但俗語有言:‘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皇掛帥,兒臣豈能安坐后方,兒臣自問也算識兵,愿為父皇先鋒,請軍三萬,為父皇開山斷水,誓破高句麗。”

    李恪所言聽著是沒有勸阻李世民的意思,但實際上就是在力阻此事,皇帝出征,若是太子再為先鋒,那國中還有誰人能夠坐鎮,這不是亂了套了嗎。

    殿中群臣一會兒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世民,其中的意思也無非就是在告訴李世民:看見了吧,被陛下你這么一攛掇,太子也技癢,想要出征了,這可怎么收場。

    “胡鬧!”

    李世民聞言,呵斥了李恪一聲,而后道:“天子出征,你身為國儲便該坐鎮國中,已安天下,豈能為先鋒官,陣前沖殺。”

    李世民顯然是動怒了,但這一次當著李世民的面,李恪還是堅持道:“若不能為先鋒為父皇披荊斬棘,沖殺陣前,兒臣便請為中軍統帥,為父皇擋箭遮槍,總好過在京中為父皇擔心來得好。”

    聽著李恪的話,原本李世民的幾分怒意也瞬間消散了。李恪勸阻李世民的立足點和旁人都不同,阿爹出征在外,李恪是身為人子,擔心阿爹的安危,想要與阿爹同去,為阿爹擋下風險。這乃是至孝之舉,李世民心疼還來不及,又怎會再遷怒于李恪。

    李世民的聲音緩和了許多,對李恪道:“為父也不是第一次統兵了,你不必擔憂,你只管在京中監國便是。”

    李世民話音才落尉遲恭也出列附和道:“太子但請寬心,當年虎牢關前,末將隨陛下之后,以三千精騎破王世充十萬之眾,尚且無人能傷得陛下分毫,如今陛下東征,末將跟隨左右,也必保陛下無恙。”

    尉遲恭的話瞬間也給了李世民底氣,李世民仿佛回到了當年虎牢關下豪邁沖突的時候,李世民道:“此事就此定奪,眾卿不必再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浠水县| 镇宁| 宝山区| 梅州市| 巩义市| 白沙| 白银市| 长宁县| 洪泽县| 杭锦旗| 宾阳县| 浑源县| 英德市| 香格里拉县| 黄石市| 鹿泉市| 绵阳市| 鲁甸县| 和平区| 莱州市| 天等县| 乳山市| 瑞昌市| 大埔区| 沙湾县| 图片| 民和| 华容县| 永丰县| 赤城县| 西宁市| 江达县| 项城市| 朝阳区| 岳阳县| 台南市| 新密市| 西青区| 宿迁市|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