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嘆了口氣,緩緩走入望夷宮。
二世皇帝的脾氣,他是越來越琢磨不透了。
想當初,始皇帝在位的時候,一言九鼎,威風赫赫,普天之下,誰人不怕?然而他李斯偏偏能摸準皇帝的脈,在朝堂中口若懸河,揮灑自如,混得如魚得水。可以說。諾大的天下,除了皇帝之外,便是他李斯了。
現如今,始皇帝已經故去了,換上胡亥這個資歷深淺的年輕人。可是李斯卻發現,自己弄不明白這年輕人的心思。
他的建議,他的主張,他的奏折。秦二世沒有任何興趣,對他也日漸冷淡。這讓李斯極其失落。他覺得人還沒有走,茶就已經涼了。
李斯嘗試著用他數十年的官場經驗,想要找出問題所在,可是他什么也沒找出來。
最后李斯只能得出來一個結論,胡亥并不是官場中人,他從不按照官場中的那一套規則來。
胡亥的性格雖然像極了始皇帝,狂躁易怒。但是始皇帝的怒,至少在一個框架之內,便是要大秦蒸蒸日上。而胡亥的怒,就有點由著性子來了。
李斯冥思苦想了很久,終于決定,學習趙高,投皇帝所好。于是他費了極大的心思,得到了一塊玉佩。這玉佩質地精美,上面的花紋尤其漂亮。想必胡亥會喜歡。
只要皇帝對他的態度有所改觀,以他的能力,應該可以重新站在帝國的中心。
當李斯來到宮中的時候,卻被一陣哭聲吸引住了。
他循聲看過去,見一人四肢和頭顱都被綁住,繩子的另一頭則系在五匹馬上。
這刑罰他聽說過,乃是五馬分尸之刑。死狀極慘,看上一眼,都會不寒而栗。
緊接著,李斯忽然發現,在附近有一個人正興致勃勃的圍觀,而這人是郎中令趙成。
李斯看到趙成,從心底中沒由來生出一股厭惡。他轉身想走,但是轉念一想,又回來了,并且主動向趙成走過去。
趙成乃是趙高的胞弟。隨著趙高在朝中地位越來越高,趙成也精神抖擻起來了。
這兄弟倆性格一模一樣,貪婪陰險,刻薄寡恩,厚顏無恥,冷酷無情
以往李斯見了趙高和趙成二人,都冷淡的很,大多假裝沒看見。不過如今既然要改弦更張,討胡亥的喜歡,也就不得不親近一下趙高的人了。
于是李斯走了過去,熱情的和趙成打了個招呼。
趙成頗有些意外的看了李斯一眼,然后也點了點頭。
李斯沒話找話,問道:“此人是誰?”
趙成說道:“淮陰縣令。姓熊,至于名字,下官倒忘了。”
李斯奇道:“淮陰縣令,為何在此處受刑?”
趙成說道:“這個,下官也不清楚。我只知道,這縣令將一顆夜明珠進獻皇帝,或許想用這等稀奇古怪的奇珍討皇帝歡心。而皇帝不知為何,忽然大怒,下令將此人五馬分尸。”
李斯聽到這里,不由得心中一顫,連忙將手中的玉佩藏了起來。
他看見那縣令躺在地上,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良久之后,那縣令嘟囔了一句:“一生未雨綢繆,只疏忽了這一次。不料,便再無機會了。”
遠處的小宦官喊了一聲:“行刑。”
五匹馬嘶鳴一聲,向不同方向狂奔出去。
噗的一聲悶響,地上那人已經四分五裂了。鮮血和內臟噴涌而出,淋淋漓漓撒了一地。
李斯捂著嘴干嘔了一聲,掉頭向宮外走去。
趙成在后面說道:“丞相大人,何故離開?不去覲見皇帝了嗎?”
李斯緊緊握著手中的玉佩,說道:“皇帝不喜見俗人,我就不要自討沒趣了。”
宋鯤很忙,他在平定東海郡。
和秦將預料之中的一模一樣,當整個東海郡的精銳在淮陰城下喪失殆盡之后,其他的城池沒有怎么抵抗,便紛紛投降了。
于是宋鯤的義軍,從占有幾個村,變成了占有一座城,從占有一座城,變成了占有一個郡。
地盤的迅速擴張,讓義軍有點不適應。這種感覺很不踏實。
其實這種不踏實是正確的,東海郡地盤很大,想要完全消化,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義軍在此地根基尚淺,根本無力控制這么大的地方,一旦有人挑起是非,到手的城池,轉眼之間就會易手。
所以宋鯤以淮陰為中心,將士卒分散出去。進入各城中、鄉中,甚至村中。
每一隊兵卒都代表了義軍。每一隊兵卒都肩負著一個重任,即得民心。
得民心的方法很簡單,無非是讓受欺壓者,冤屈可以得到伸張。讓衣食無著者,可以獲得溫飽。讓對人生無望者,看到希望。
義軍一路走來,這種事已經做的輕車熟路了,于是很快就展開了強大的攻勢。
一時間,整個東海郡,像是一鍋煮開了的熱水,迅速的沸騰起來了。
有無數的鄉紳被義軍抓住,宣布罪狀,然后受到懲處。
罪大惡極者,已經身首異處了。痛苦的是那些罪不致死,卻又要受刑之人。
他們白天的時候做苦工,晚上的時候,胸中恨意滔滔,難以入眠。
這些鄉紳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夜之間,自己從豪強變成了階下囚。
以前自己在鄉中隨便咳嗽一聲,那些該死的黔首都嚇得心驚膽戰。為何突然之間,他們如此大膽,全部都造起反來了?到底是何人在給他們撐腰?
是那些義軍在撐腰嗎?不可能啊,村中只來了十個義軍,最大的軍官,也不過是個伍長。難道就憑這十個人,便把自己延續數百年的豪族一腳踢倒了?
有這樣疑問的鄉紳并不是一個人,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老實巴交的黔首們為什么會像是瘋了一樣,膽大包天至此。
不過還好,那些義軍還算講道理。哪怕將自己的金銀、土地分給黔首,也是有依據的。
自己早年間確實做了些錯事,用財富來贖罪,也完全說得過去。何況這些義軍定罪的時候,頗有條理。重罪重罰,輕罪輕罰,倒也沒有亂來。
只要這些義軍講規矩便好啊。待勞役結束,只需要勤勤懇懇,未必不能再把家底攢起來,只是日后不要再仗著富貴,隨意欺壓百姓便好了。
那些鄉紳雖然怨恨義軍,但是義軍畢竟給他們留了一絲希望。所以他們的反抗,遠不如宋鯤想象的激烈。
整個東海郡,在迅速的沸騰之后,又開始迅速的降溫了。它恢復了平靜,只是平靜過后,它再也不姓秦了。
所有的黔首都知道,他們乃是宋鯤治下百姓。他們很樂意這樣,因為只要宋鯤的義軍還在,他們便有土地,便不會再受到繁重租稅徭役和的盤剝。
可以簡單地說,若有人進攻東海郡。郡中百姓或許沒有膽量拿起武器上戰場,可是暗中給義軍提供幫助,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