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有點懵,他試探著說道:“公子的意思是,由我?guī)П??br />
宋鯤點了點頭,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項梁心里面發(fā)緊。破釜沉舟啊,這不是找死嗎?扶蘇這家伙,嘴上說的熱鬧無比,原來不打算自己上戰(zhàn)場啊。
項梁干笑了一聲,說道:“公子,項梁乃是降將,承蒙公子信任,委以重任,我本不應該推辭,然而我覺得,這個計劃有些冒險了!
宋鯤皺著眉頭說道:“方才老將軍還對這計劃贊不絕口,怎么片刻之間,又換了一種說辭?”
項梁心中暗罵,如果是你帶兵,那我當然贊不絕口了。
他撓了撓頭,支支吾吾的說道:“計劃若成功,自然無妨,可若是失敗,數萬將士性命不保啊。老夫身死,倒也沒什么?蓴等f義軍,都是跟隨公子南征北戰(zhàn)的老兵,太過可惜啊。”
宋鯤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些老兵自楚地一路跟隨我來到趙地,我也不忍心將他們送到絕地!
項梁連忙一拍手,說道:“是啊,是啊。所以老夫以為,還是穩(wěn)扎穩(wěn)打,比較妥當。等王離攻下巨鹿,長城軍必定疲憊不堪,到那時候,我軍再一鼓作氣,擊破王離不成問題。總好過拿數萬義軍做賭注!
宋鯤笑瞇瞇的說道:“誰說要拿義軍作賭注了?”
項梁愣了一下,小聲說道:“破釜沉舟,不是用義軍做賭注嗎?”
宋鯤拍了拍項梁的肩膀,說道:“你恐怕有所不知。在趙地,有一人名叫張耳。張耳此人,手下有數萬趙軍。這數萬趙軍,若能組織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戰(zhàn)力。再加上老將軍指揮得當,破釜沉舟,一鼓作氣。王離大軍必潰,巨鹿之圍必解啊!
項梁都聽傻了。什么意思?帶兵的將軍用降將,打仗的兵用趙軍。那你扶蘇干什么?一直跟在后面撿現成的?天吶,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宋鯤興致勃勃的拉著項梁坐下,然后和他討論如何帶領趙軍打仗,如何破釜,如何沉舟
項梁聽得苦笑不已。
而旁邊的步搖,忍不住想道:“張耳確實有數萬趙軍,然而,他憑什么替你攻打王離?憑什么用你破釜沉舟之計?張耳的面還沒有見到,便開始討論如何訓練張耳士卒,是不是早了點?”
一匹快馬從巨鹿城方向跑來,馬上那人,身背四箭,氣息奄奄,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死掉了。
這人是陳余派出來的信使。
王離確實已經把巨鹿城團團圍住了,然而個別信使想要沖出來,還是可以的。
無非是耗費一些人命罷了。
這次是十個信使,從四個方向沖出來。每個方向有一百人掩護。不交戰(zhàn),不防守,只求能沖破王離的大軍。
這一百人,每向前走一步,都會死一個人。一百人相繼死去,露出保護在最里面的信使。
信使暴露在秦軍之下,迅速的受傷,迅速的死掉。
最后,十個信使當中,只有他沖了出來,不過也已經身受重傷了。
信使的運氣還不錯,逃出巨鹿城之后,就被一個老農給救了。
這老農真是淳樸啊,將信使接到家里面,又是酒又是肉,讓信使飽餐了一頓。
甚至主動告訴信使,在某個地方,疑似有張耳的蹤跡。
信使感慨不已,激動萬分,臨走的時候,拉著老農的手,千恩萬謝。
即使上馬之后,信使依然在感嘆,想不到趙地百姓,如此忠于趙國。
他倒不知道,他前腳走了,老農后腳就到了本村伍長那里,領取了一些獎勵。
而其他的村民都分外羨慕,怎么他們就沒有碰見這信使呢?他們明明也把詞都背熟了
信使按照老農指點的方位,快馬加鞭,第二日中午,在一片密林之中,果然找到了張耳的軍隊。
信使見到張耳之后,頓時嚎啕大哭,跪在地上死活不肯起來,嘴里面一個勁地念叨著:“張大人,如今巨鹿城危在旦夕,再不救援,全城君臣,死于非命,我趙國灰飛煙滅啊!
張耳煩躁的很,他無奈的說道:“王離有三十萬長城軍,章邯有二十萬驪山囚徒。我手下滿打滿算,不過五萬人,如何救援?”
信使卻不管這個,只是一個勁的哭訴。
張耳無奈,只能命人將信使拉走,先給他治治傷再說。
那信使卻一路哭個不停,大聲念叨著巨鹿城中的凄慘景象。
這時候不僅張耳有些慚愧,他手下的士卒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親友都在巨鹿城中,眼看要被秦人屠戮,可他們卻躲在城外的密林之中不出戰(zhàn),實在有點不好意思啊。
張耳嘆了口氣,坐在營帳之中,憂心不已。
想要救人,根本沒有能力。想要一走了之,又過不去道德上那道坎。
就在這時候,有人小心翼翼的走進來了。
張耳抬頭一看,見這人挺面熟,皺了皺眉頭,問道:“何事?”
那人說道:“小人乃是第三隊隊長。姓木,有事稟報將軍。”
“木隊長?”張耳愣了一下,忽然臉色和緩了一些,說道:“坐吧!
這木隊長,他是有些印象的。原本跟隨一伙流民投靠過來,然而作戰(zhàn)英勇,很快升到了隊長。
這樣的勇士,無論在哪里,都會令人高看一眼。
木隊長恭敬的說道:“將軍,如今巨鹿城危若累卵,我等不能坐視啊。”
張耳一聽這個,心里面頓時有些煩躁:“然而我這五萬人,豈能撼動王離軍?”
木隊長說道:“我軍自然不行,然而,將軍可以求助他人啊!
張耳頓時一愣:“求助他人?何人?”
木隊長低聲說道:“南方軍,戰(zhàn)力不弱!
張耳堅定的搖了搖頭:“不可。章邯在我趙地攻城略地,便是這南方軍在背后搗鬼,我若求助于南方軍,那是飲鴆止渴了!
木隊長說道:“不求助南方軍,將軍便要承擔見死不救的罪名。一生受到煎熬,死后受人唾棄。而求助南方軍,或許便失敗了,或許便成功了。其中利害,清清楚楚,是否要做,全憑將軍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