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微怒。不過是想順便打探一句而已,這青年居然就下此狠手,看來原本也是個欺壓良善的蠻狠角色。
此時的武松,身負達摩心經上的內功心法,雖然才突破一層,比起真正的武林高手來還算不得什么,但對付這種三腳貓的街頭混混,就算他沒有修煉過達摩心經,那也是綽綽有余的。
只揮拳一劈,砍在那青年飛來的腿上。
“啊呀!”那青年立即慘叫一聲,跪倒在地。他那條腿,只怕骨頭已經被砍斷了。
這青年果然是不折不扣的潑皮嘴臉。疼得哭爹喊娘,卻也知道今天踢到了鐵板,得罪了硬角色,立即換了嘴臉,求饒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這不過是略施懲戒,哪里談得上要他的命。但這種街頭潑皮,就是這么夸張。武松也不去和他糾纏,只喝問:“你們這些人是要去做什么?”
潑皮一聽,忙道:“哎呀,好漢,你原來連這個都不知道?這是意拳的師兄弟要比武了,大家都趕著去看呢。對了,你還是別去看的好,那意拳師兄弟武功高強,專門挑高手挑戰,你去了招惹他們,被他們打傷了可不好!”
這分明是激將法,想挑動武松前去,借那意拳師兄弟之手來對付武松,報武松剛才這一拳之仇。
武松哪能不明白這種小潑皮的陰暗心理,不過,自然不屑和他計較。
倒是聽到“意拳”這兩個字,讓武松若有所思。
穿越前的武松,只不過是個小職員,手無縛雞之力,但作為男人,看武俠電影還是會的。記憶中,武林里似乎有一種很厲害的拳術,叫“形意拳”。
依稀記得,曾經在哪本書上偶然讀到過,這“形意拳”,是清代深州竇王莊村人李老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創立,位列中國四大名拳。而這心意拳,據說又為宋代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所創。
武松現在穿越所至的這個時代,還早于岳飛嶄露頭角的年代。因此,此時的“心意拳”應該也還沒有誕生。但是,“心意拳”和“意拳”只有一字之差,會不會有什么聯系呢?
“武松哥,我們去看看吧!”這時候,潘金蓮一掃之前的失落,美麗的雙眼重新變得熠熠生輝,看著武松。
她知道,武藝超群的武松,對于武術自然會有特殊的興趣,因此主動提出來去看看。
武松心知這是潘金蓮善解人意,卻擔心潘金蓮不喜歡看比武,道:“我還是繼續陪你到街上隨便逛逛吧,女孩子不喜歡看比武的!”
潘金蓮道:“不是的。我看到武松哥的武功那么厲害,很佩服很羨慕的。其實,要是可以,我也想學點武術呢,這樣就能和武松哥。。。。。。”
她本來想說,如果自己學武術,就可以能和武松多在一起切磋,有更多的時間相處,更多的共同語言。不過,后面的話當然不好都說出來。
武松卻被潘金蓮的這句話小小地震動了一下。潘金蓮學武術?雖說穿越過來后許多事情都變了,但歷史不至于開這樣的玩笑吧?
不過,認真想一想,如果潘金蓮能夠學點武術,作為女子防身術,那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畢竟,她太漂亮了,覬覦她的人太多。她要是會點武術,多少有點用處。
于是,武松帶著潘金蓮,跟著人群,來到了小街東邊的一片空地上。
空地上已經圍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大家圍成一圈,中間留出一個場地,場地里點著幾支火把,兩個漢子正在那里互懟。在他們的旁邊,地上放著一本書。那書看上去有點年月了,封面上寫著“意拳”兩字。
看熱鬧的人中,還有不少人嫌現場光線暗,自己帶著火把來的,真是看熱鬧的不怕事多。
武松一表人才,身材高大,有些看熱鬧的人見到他自動地避讓,因此,他帶著潘金蓮,很輕松就進入了中間場地邊,把現場看得真真切切。
兩個互懟的漢子之中,左邊那個年紀大些,個子也粗壯些,右邊那個年紀更輕,顯得精瘦許多,人也顯得機靈精明許多。
左邊那個道:“師弟,師傅尸骨未寒,你我兄弟,真的就要恩斷義絕么?”
右邊那個“師弟”道:“師兄,你若真是顧念兄弟情分,不想恩斷義絕,那就把拳譜給我。這拳譜是師傅留下的,有能者得之,只有我才能光大意拳門楣!”
“師兄”道:“非是師兄不愿意把拳譜給你,實在是師傅臨終前遺言,這拳譜只能我來保管,不能落入你手!”
“師弟”道:“放屁!師傅死的時候,只有你一個人在現場,他說了什么誰知道?這話究竟是你編造的還是師傅說的?”
“師兄”大怒,氣憤地道:“你。。。。。”卻又強行忍耐下來,努力把語氣放懇切,道:“師弟,我們還是算了吧,這事咱兄弟倆再好好商量。你看這大庭廣眾之下,你我兄弟同室操戈,沒的讓人笑話!”
“師弟”嗤之以鼻,冷笑道:“嘿嘿!師傅的拳譜落在你的手里,意拳不能發揚光大,那才叫讓人笑話。別羅嗦了,當著這么多鄉親的面,你我兄弟就拳腳上見個高小,公平競爭,誰贏誰拿拳譜吧!”
“是啊,老是磨嘰干什么,要打就快點打啊!”圍觀的人中,好事者已經忍不住起哄了。
那“師兄”眼看今天這一戰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只好一言不發,拉開架勢。“師弟”卻懶得擺這些架勢,大吼一聲:“我來了!”騰地上前,宛如惡狗撲食,就像“師兄”撲過去。
師兄弟倆便你來我往,比斗起來。看得出,兩人雖然是師兄弟,但一交上手,誰也沒有保留,全都使出了自己最大的本事。拳腳飛舞,引得圍觀人群中的好事之徒連連叫好。叫好聲又引得更多的人圍觀,現場愈發熱鬧。
武松一邊護著潘金蓮,不讓那些登徒子趁機占她的便宜,一邊冷眼旁觀場中師兄弟爭斗。只見這師兄弟拳腳招式相似,果然是同一個師傅所授。那些招式看上去都很美觀,類似于穿越前一些武打電影里的架勢,讓人眼花繚亂,引人入勝。
但此時的武松,雖然不是什么武術大家,卻和馬奎、趙爾這樣的高手都交手過,更修煉了達摩心經,眼力自然非同一般。見這些招式,也有很精妙很實用的,但在場中兩兄弟手上,還是以花架子居多。相比之下,那“師兄”的花架子更多些,顯見的他在對這些拳術的領悟上,確實比不上自己的師弟。
“師弟”很快就把“師兄”給壓制住了,圍觀者中,為他叫好的人很多。他便有意賣弄,愈發把招式使得凌厲,逼迫得“師兄”連連后退,接連被他踢翻在地幾次。顯然,“師兄”的武功,和他相比確實差了一個檔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